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蛊道纵横 > 第三十章 今古之别

第三十章 今古之别

    在徐林思考的这段时间,冰蚕已经将他掌心的那朵淡蓝色小花啃噬完毕,再次直立起身体,小脑袋左摇右晃,明显一副还没吃饱,随时可能离开,去其他地方觅食的样子。

    徐林连忙又掏出了一枚如冰晶般的果子放在手心上,见冰蚕重新抱着果子啃了起来,才松了口气。

    “再这样下去不行!”

    徐林晃了晃脑袋。

    “既然决定要用这条冰蚕筑基,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时间开窍,否则这条冰蚕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跑掉了!”

    若是将冰蚕强行禁锢,只会让冰蚕对徐林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这对徐林日后将其炼化为本命灵蛊极为不利。

    对于任何一位蛊师来说,炼化本命灵蛊无疑都是修道途中最重要的一步,要将自身性命,与一只灵蛊合而为一,稍有不慎,把握不好其中平衡,或直接因气息紊乱爆体而亡,或被灵蛊混乱的思绪污染而变成疯子,或被灵蛊同化,成为半虫半人的怪物!

    这也是修真界蛊师如此稀少的原因。

    就拿玄火观中的白水道人来打比方,他已是开窍期的修为,却因年岁太大,气衰神弱,难有筑基之望,为何不转而走蛊师的路子,融合一只灵蛊,强行进入筑基境界?皆因这以蛊入道的路子,难以预测的意外实在太多,白水道人赌不起。

    而徐林虽有《蛊道经》……这门对蛊修之士来说可以被称之为至理经典的神书……炼化本命灵蛊时,能将发生意外的概率降到最低,但也并非有十成十的把握,因此任何可能导致炼化本命灵蛊失败的事,徐林都需要尽量避免。

    想到白水道人,徐林也反应过来。

    “白水道人不正是开窍期的修士吗?或许我可以去向他请教一番。”

    在以前时,像徐林他们这样的散修,终日里躲躲藏藏,虽然互相之间组织了一个散修之间的聚会,但在这个聚会里,徐林的修为反而算是最高的那一批,平日里都是别人来请教他,而他自己却是无人可以请教,对于修行之上的疑惑,他也是靠着翻看各种古籍,自己钻研。

    而如今却有不同。

    经过青牛岭一事,徐林勉强与玄火宗攀上了一点关系,与白水道人也算是相识,虽因各自立场,这层关系无法放到明面上,但他若只是偷偷前往玄火观拜访,想来白水道人应该也不会在意才是。

    作为散修,任何一点有可能提升修为的机会,徐林都不会轻易放弃。

    心中既有想法,便不再瞻前顾后,一株株冰寒属性的灵草灵花灵果,不断从六眼金蟾腹中掏出,让冰蚕吃到尽兴。

    吃饱就睡,对于一只还处于成长期的灵蛊来说,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因此冰蚕在吃饱后,便在徐林掌心蜷缩成一团,沉沉睡了过去。

    徐林也不知其什么时候会醒来,只能抓紧一切时间,先将已沉睡过去的冰蚕用一只玉盒装好,贴身携带,接着便强忍阳光明媚的不适,向玄火观行去。

    ……

    ……

    因为五个月前青牛岭一事,卧江镇不少人看到了天边魔焰滔天的景象,他们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感到惶恐不安,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到玄火观祈福的人多了不少,白水道人和那小道童整日忙前忙后,徐林在登门拜访后,也是在后殿等了不短的时间,他们才有空闲。

    后殿客堂内。

    小道童端茶倒水,伺立于一旁。

    白水道人则与徐林隔着一张桌子相对而坐,在听清徐林来意后,抿了一口清茶,问道:“徐小友要向贫道询问开窍的法门?”

    “呃,没错,我现在已凝气期圆满,神识增无可增,却一直未能寻到开窍的关键,想到道长你早已开窍,对徐某而言,是修道路上的先行者,厚颜来此,还请道长指教一二。”

    毕竟有求于他人,徐林姿态还是放得极低的。

    “徐小友你年纪轻轻,距离开窍便已只剩半步之遥,天赋比贫道不知强多少倍,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将贫道远远抛诸身后,这‘指教’二字,贫道可受不起。”

    白水道人放下茶碗,轻轻摇头,正当徐林以为他将要发表高见时,却见他一抚长须,无奈道:“只是开窍一事,贫道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传授的经验。”

    果然如此……徐林叹气道:“唉!古籍有云,开窍之事玄之又玄,在乎对道心的理解,对天地的感悟,外人难以用言语说明,没想到真是如此。”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结果真实发生时,徐林还是难掩失望之意。

    见徐林垂头丧气,白水道人轻笑道:“倒不是因为这个……”

    “啊?”徐林猛然抬头,眨了眨眼睛,不明所以,不解道:“那是为何?”

    “徐小友作为散修,修行资源稀缺,对此不知也是理所当然。”

    经过青牛岭一事,白水道人倒是对徐林多了几分亲近,今日徐林主动登门拜访,更是让他生出对晚辈的呵护之意,因此没有隐瞒,侃侃而谈道:

    “徐小友所说那玄之又玄的开窍方法,都是数千年前的老生常谈了,如今修真界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特别是我玄门五大宗,联合其他正道宗门,集思广益,早已推陈出新,开创出了有别于小友所说那种古法的开窍方式。”他摇了摇头,“我说没有经验传授,实在是因为贫道和小友走的不是一个路子。”

    “不知道长可否与我详细说说?”

    徐林一路走来,全靠自己摸索,全然没有想到,只是开窍而已,竟还有古今之别。

    “小友非我玄火宗弟子,贫道碍于宗规,也只能说个大概。”

    白水道人神色有些勉强。

    “愿闻其详。”

    徐林自然不会逼迫太甚,这是他从未了解过的新知识,就算只知一个大概,也定能开阔眼界,增长见闻。

    白水道人沉吟道:“徐小友既然常翻古籍,应该知道,作为人的身体,有其极限存在,灵魂与肉体息息相关,当肉身达到极限后,灵魂也便难以得到增长。而这所谓开窍,就是随着修士对天地感悟的加深,使得体内天地,与体外天地产生共鸣,以头顶三寸之处的灵窍为枢纽,将内外天地勾联起来。天地广渺无限,借用天地之力滋养神魂,神魂壮大至圆满后,由于修士早已在感悟天地那一步中明心见性,所以可以水到渠成地筑就求道根基,不会有丝毫阻碍。”

    徐林点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人对道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对天地的感悟也因人而异,因此开窍的契机无法用文字书写,无法用言语述说,因为那是他人之道,而非自己之道。”

    白水道人笑道:“呵呵,徐小友扯远了,我们今日要说的,却并非是这些。”

    见徐林正襟危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白水道人也不由多说了两句。

    “开窍有古法和今法之分。所谓古法,就是如我方才所说,先感悟天地,再开窍,然后借用天地之力滋养神魂。而今法则反其道而行之,先壮大神魂,再强行冲开灵窍,而此时,灵窍已开,内天地自然与外天地产生共鸣,修士最后再借用强大的神魂,去感悟和拆解那共鸣产生的原因,明悟自己的求道之心。”

    还能这样?!

    徐林瞪大了双眼,宛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很满意徐林的反应,白水道人继续道:“这两种方法最后殊途同归,都是筑基,但相较于古法,今法可以提前掌握开窍期的神通,而且开窍之后,共鸣自生,感悟天地不再玄之又玄,而变得有迹可循,加之神魂先已圆满,悟性得以增强,思维更加敏锐聪慧,为明心见性更添助力,因此到现在,我们正道五大宗,加上大部分其他正道宗门,都是摒弃了古法开窍,而转用今法。”

    徐林突然想到了什么,惊喜道:“我的血魔观想图,不正是壮大神魂的法门吗?”

    血魔观想图是从顾老三身上得到,而顾老三之事,白水道人是知晓的,因此徐林没有必要隐瞒。

    白水道人点头道:“正是,今法开窍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观想壮大神魂,一个是借秘法强行破开灵窍。前者徐小友已有自己的机缘,而后者秘法贫道虽有,但那是本宗不传之秘,恕难传授了。”

    说到最后,他端起桌上的茶碗,将其中清茶一饮而尽,暗示这个话题到此结束,碍于宗规,再多便不能说了。

    徐林怅然若失,恨不得打开白水道人的脑子,将其中有关今法开窍的内容全部复刻一份!

    可惜他没这个本事,因此只能想想而已。

    倒是徐林视线一瞟之下,见到站在白水道人身后小道童张了张嘴,有什么话要说的样子,可当徐林看过去时,他又马上慌张地将脑袋低下,将要说的话咽进了肚子里。

    咦?

    徐林好奇问道:“小道长,你是有什话想对我说吗?”

    “没……没有!”

    小道童头摇得像是波浪鼓,接着不管徐林再怎么询问,他都只是闷不作声,只管倒水沏茶,这让徐林郁闷不已。

    又再和白水道人闲谈了一会儿,见白水道人口风紧得很,着实是再套不出有用的信息,只能无奈告辞离开。

    在白水道人和小道童相送之下,徐林拐过街道尽头的一条岔路,不见了踪影。

    白水道人师徒相续回观。

    又过了一会儿。

    徐林从另一个方向偷偷溜了回来。

    他这次没有进入观中,望了望左右,见无人注意,跳上了一旁的一株大树,躲藏在层层叠叠的树叶之中。

    “那小道童绝对有问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