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 > 第六十一章 三座城市

第六十一章 三座城市

    半年后。

    天气逐渐转冷。

    光明山的土地上,雨水渐渐多了起来。

    阴雨的天气总是不那么美妙。

    海之城最后一批撤离的船队已经靠岸了。

    它们静静地停在海盐城初具规模的港口。

    “这便是最后一批了。”海盐站在码头上,与海云、海丰交谈着。

    “是呀,这是最后一批了。”海云轻叹道。

    海之城接近20000的人口,最终撤离了12000千出来。

    其中7000奴隶,5000居民。

    其余的人都还留在海之城中,包括那数百贵人。

    “这群人已经没救了。”

    “谁说不是呢,早让他们信仰太易神了,可他们偏不。”

    如今海盐城成了太易族第二座城市。

    得益于海之城的工匠和学者们帮助,在众多自由民的劳作下,这里很快便仿照海之城建立起了港口和船坞。

    同样的,他们按照太易城城市的布局,在海盐部落原址的河流旁建立起了太易神殿以及市政厅。

    城市中心附近的树木被大量砍伐,成为海盐城新居民的住所。

    而在海丰等人的帮助下,太易城第一版贝币也在前不久正式发行了。

    “走吧,下雨了,得赶紧回去!”

    “嘿,淋一会儿雨又不会怎么样!”

    “等着凉了可有你好受的。”

    太易族还没发明出雨伞,不过却早已学会使用干草编制蓑衣和斗笠。

    只是凑巧他们都没带蓑衣。

    ……

    火龙城外。

    雨渐渐下得大了起来,火龙城的居民们纷纷返回了各自的居所。

    自从海之城向光明山大移民后,更多的自由民涌入了太易城中,其中绝大部分被送往了火龙定居点,成了开荒的主力。

    如今火龙定居点也已经大变样了,自由民们惊叹于劳瓦等熔岩亚龙的恐怖和强大,又得到火龙定居点居民的大力帮助,如今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太易族。

    在这些太易族新成员和前辈们的共同努力下,火龙定居点也成了一座城市。

    只是不同于太易城和海盐城。

    这里除了仿照太易城建造的市政厅和太易神殿外,并没有围绕市中心建立起大量的住房。

    而这里标志性的建筑则是四个超大的粮仓,分别在火龙城的四方。

    每一个粮仓由一组卫兵看管。

    火龙城的居民们更多的是居住在自己田地旁搭造的临时遮蔽所内。

    农田相邻的居民便将各自的遮蔽所建在一起,自天空望去仿佛是大地网格中落下的一枚枚棋子。

    “早知道就不费大力气造这么多房子了!”劳瓦有些不爽道。

    它与火峰两人此时正在市政厅内喝着太易城出产的浆果汁,吃着海盐城出产的鲜鱼,烤着自太易城畜牧场中运来的猎头鸡,生活好不惬意。

    令它不爽的只有一个,火龙城太冷清了。

    全然不复太易城和海盐城中的热闹。

    “乐得清闲不是。”火峰安慰道。

    他是知道火龙城最初的定位的,只是太易族的粮食生产地。

    如今火龙城大量出产着毛草籽,连种植浆果的都很少。

    人总是会想着先填饱肚子,再去考虑其他的。

    “这个月就会有那个啥了?”

    “工钱、工钱!”

    “我会有多少?”

    “唔,好像我们是没有工钱的。”

    “啊?!”

    “只有工匠们才会有工钱。”

    工钱是太易城先知和海盐、海丰等货币研究者们发明的新概念。

    准备首先在工匠身上试点。

    海盐城已经在市中心旁建立了一座集市,准备以海盐城官方的名义设立售卖处。

    售卖浆果汁、盐、浆果、毛草籽等一切常见的太易族物产。

    而工匠们则是唯一的消费对象。

    “为什么工匠们才有工钱啊?!”劳瓦心中有心不平衡,那漂亮的宝贝它已经眼馋很久了。

    “先知是怎么说的来着?”火峰转动眼珠子思考了一下后道:“我们是太易族的管理者,我们暂时不能要工钱。”

    事实上太易族如今管理者、军队都是以太易族之力供养的。

    而太易族的种植者、捕鱼者则是上缴50%的收获后剩下的都归于自己。

    以上两类人都暂时没有发放和使用货币的需求。

    “那以后可以有吧,我真的很想要宝贝!”劳瓦嘀咕道。

    “会有的,会有的,都会有的!”

    ……

    海之城的学者们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太易城。

    这座太易族最早的城市,也是太易神最初降临之地。

    在石钺和先知的鼎力支持下,他们在太易神殿旁建立了一所学院。

    太易族第一所学院。

    “就叫太易学院吧!”

    先知见到新落成的通体碧蓝色的建筑,说道。

    海知没有反对,他望着这座高大的仅次于太易神殿的建筑有些感叹。

    他终于是把学院给建成了。

    不过这个学院与顾易在蓝星上的学院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虽然依旧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可这里更类似于工作的场所。

    学者们在这里设计、研究同时制作样品,而学生们便跟着动手,在实践中学习。

    “可惜还没能够发明神明所说的纸张。”先知轻声道。

    “现阶段有泥板就足够了。”海知宽慰着先知。

    太易学院中最多东西便是泥板了。

    这便是太易城的“纸”,以青铜器做笔,他们如今也能够记录很多东西。

    海知不止一次感叹着太易族文字的美妙。

    这些兼具象形,又书写规范的文字,令每个人的记录都能畅通无阻地被另一个人阅读。

    为此海知甚至不止一次去拜访雪山,想让雪山同他一起进行研究。

    于是雪山便成为了太易学院的两位副院长之一。

    另一位副院长是海盐。

    而海知则以学者中威望最高、年龄最高、学识最高的身份出任了太易学院的第一任院长。

    他们为太易族带来航海术、带来了造船术。

    同时他们根据先知提供的研究方向对车轮进行研发,同时研究对狼群的驯化以及工具的改良。

    原海之城的学者们可并非理论派,他们先是工匠,而后是学者。

    如今伴随着他们的加入,太易族原本薄弱的科研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太易族原本的天启者、英雄们也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天赋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