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清刽子手 > 第十四章百家姓

第十四章百家姓

    “红糖和盐!”

    糖上奢侈品,虽然这时代红糖、白糖都已经很普及了,却不是普通贫民能享受的,一斤红糖就得四十文,而且还是因为江津县自己就有糖厂,别的不产糖的地方只会更贵。

    剩下二十文陈刽买了一斤盐,这东西是必需品,都是用得着的。

    陈刽的声音并不大,可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娃从东厢房第一间屋子冲了出来,嘴里咋咋呼呼的喊着,“糖,糖,糖糖糖!”

    女娃使劲倒腾着小短腿直直的对这陈刽扑了过来,然后一把抱住陈刽的腿,睁着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着陈刽,“师叔,二妹要吃糖。”

    陈刽的声音不大,陈二妹的声音缺不小,好几间屋子的房门都打开了来,就连正屋门都打开了,师母陈刁氏站在门口微笑着看了过来。

    陈刽蹲下身以极快极低的声音说道:“二妹别说话,明日师叔带糖给二妹一个人吃,现在二妹把糖拿给婆婆去。”

    在别人看来,陈刽就是蹲下抱了抱陈二妹安抚了一下,接着陈二妹就提着陈刽带来的三包东西跌跌撞撞的跑向了陈刁氏。

    “婆,师叔给咱们家送糖来了!”

    陈刁氏接过小孙女送过来的三个纸封,蹲下似笑非笑的对陈二妹低声说道:“你个小机灵鬼,你师叔许诺了你什么好处?”

    “没有啊!”陈二妹同样小声的回答道,声音充满真诚和天真无邪。

    陈刁氏起身看了看满院子的人,宣布道:“都别望着了,明早吃汤圆,甜的。”

    “喔~!”小孩子们瞬间就欢呼了起来。

    酸秀才不由得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妻子不是个小气的人,奈何家中进项不多,就算心疼娃娃们,也只能扮演个恶婆婆了。

    毕竟小孩子都嘴馋,要是由着他们,可就要乱套了。

    陈刽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不敢大庭广众之下单独给陈二妹糖,那怕陈二妹露出可怜巴巴的表情,因为这关系到规矩。

    酸秀才和师母的威严必须要维护。

    陈家两个儿子都没有分家,下面孙子孙女五六个,还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女儿,这么多人,没有规矩可是要乱套的。

    大家都对陈刽友好的笑了笑,然后回到了自己的房中,陈二妹眼睛转了转,却跟在陈刽身后进入了私塾中。

    酸秀才陈明华家业败落后,就不让家中子孙读书了,两个儿子其实读过书,却没有参加科举,和酸秀才一起在衙门中做事,一个是捕快,一个是狱吏。

    父子三人的月俸只能勉强养家,不过倒是有些外水,虽然不多,可也能让日子过下去,同时衙门的差事,还能帮扶一下族人,如此一来江津陈氏,会给酸秀才一家一些补贴。

    可那怕如此,这么一大家子拖着,对于糖、肉等奢侈品,也是经常能吃到的。

    所以陈二妹此时粘着陈刽,以期陈刽能更好的兑现承诺也就很好理解了。

    酸秀才看了一眼腻在陈刽身上的孙女,也没有驱赶,而是拿着百家姓讲解了起来。

    说来惭愧,陈刽自问也是读过初中的人,可是一本百家姓居然学了十好几天还没学完。

    因为认识那几百个字简单,可想要学明白每个姓的出处和历史,那就难了。

    按照酸秀才的说法,他只会教陈刽三本书,也就是百千三,所以不用急,百家姓学一年,千字文学一年,三字经再学一年,如果还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学一本论语。

    这个时间是说陈刽还没有正式成为刽子手之前。

    学好百千三,学透百千三,虽然达不到参加科举的程度,可出去说一句自己是读书人,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酸秀才讲完了赵钱孙李后,接着讲的是江、杨、韩、夏、刁、曹、董、卞、白、周,这是如今江津县的十大姓。

    今日讲到了卞这个姓。

    “卞读变,这个字只用于姓,就连相似的字也只有一个,卞梁为宋朝开封的称谓,汴水乃是一条发源于河南的河流,与泗水合流后,流向淮河,而泗水边的泗水县乃是卞国故地。

    卞明是黄帝的七世孙,鲧是卞明之子,禹是鲧之子。舜因鲧治水不力处死鲧,之后封卞明于卞地,建古卞国(也称卞明国)。大禹儿子启取代伯益(一说杀死伯益)建立夏朝,作为同姓的古卞国受夏朝的庇护,发展较好。

    商代夏后,《山东通志》载:“汤伐有卞。”又将卞地封给了伯益之后——“汤伐有卞,存其祀,别分其地,封伯益之裔费昌为奄国(今曲阜城),兼有今县西及曲阜、邹、费之境,国虽改称,地仍卞名。”

    卞国直到春秋时期还有记载,最后为鲁国所灭,之后卞国不复存在,国人以卞为姓氏分散四方。

    曹操皇后为卞氏,两晋时期卞姓族人活跃于朝堂之上,东晋之时有卞粹为中书令,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与汉末三国时期荀家的荀氏八龙有异曲同工之妙。

    卞粹之子卞壸,也为中书令,与两个儿子一同以身殉国,获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贞,葬于南京朝天宫西侧。

    之后卞氏堂号为忠贞堂,卞家之人历朝历代也大多为忠贞之士。”

    “历朝历代都是忠贞之士?”听见这话陈刽不由得笑了!

    你既然是前朝的忠贞之氏,那就不应该在当朝为官,毕竟就拿明清两朝来说,清朝对老朱家可没有手软。

    酸秀才叹了口气,说道:“人家确实算得上历朝历代都是忠贞之士,就拿本朝来说,江津县卞氏直到雍正帝时期才有族人参加科举,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为前朝守而不仕。”

    陈刽闻言也不由得有些动容,这可比世修降表的孔家强多了。

    清朝入关后根本不顾及什么士林,一路上就是杀杀杀,反正打下天下之后,自有大儒来为我辩经。

    首先就是孔家。

    相比之下,这卞家反而好的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