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天道承轮 > 第四章 兽道终非天所愿,解惑量劫始与终

第四章 兽道终非天所愿,解惑量劫始与终

    看着雀跃的女娲,伏羲不由得一阵失笑。

    不过看着新生的洪荒大地,感受着这片世界的气息,伏羲却是觉得带女娲来此算是做对了。

    从能量到意识是一种蜕变,而从意识到生灵一样是一种蜕变,可最终都要为繁衍服务,洪荒世界阴阳不显确实由于当初他作为源的时候出手斩了阴阳魔神近半本源,导致这阴阳造化始终隐匿。

    而女娲作为另一片世界残存的种子,其本身就有大气运,若是算起位格来说,其本身甚至可与洪荒世界的盘古比肩。

    现在看来,仅仅作为激发洪荒世界阴阳大道的引子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过就结果而言,对整个洪荒世界却是极好的,而女娲自身由于是外来,原本是被洪荒天道排斥的,而这补全阴阳的大功德却是抵消了这种排斥之力。

    而整个“无”之世界目前也只有这一片洪荒勉强算是成型,女娲目前的状态根本就像是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孩儿,要是没有洪荒这片大地,伏羲真担心这丫头成天闹腾。

    毕竟整个无之世界,现在除了球,真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

    况且,它源还要分出注意力和力量去保护女娲,现在却是情况刚好,女娲有地方闹腾,自己也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新生的生灵,甚至可以补全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而女娲的到来也对洪荒大地有着最直观的影响,首先就是当初盘古身殒之时留下的精血幻化的十二个生灵。

    其中玄冥、翕兹、奢比尸、后土四位便明显受到女娲的影响,化为了女性形象,四位皆双耳垂挂青蛇,而后土更是人身蛇尾,其形象与女娲近乎如出一辙。

    只可惜女娲只是引子,目前的洪荒世界还是有些阴阳不调,最明显的便是祖巫之中的蓐收,这位却是单耳挂蛇,身居阴阳之中,却又不属阴阳任何一方。

    可以说除去先天魔神那一批,只要是洪荒重塑之后诞生或是化形的生灵,其本源都默认了女娲为母,虽然女娲并未生过娃……

    这些都是源在化作伏羲陪伴女娲游历洪荒大地之后慢慢观察而的出来的结论。

    而说实话,这个时候的洪荒其实不太适合生灵游历,而这些却要从先天魔神大战说起。

    洪荒世界的前身实际上是源当初造出来的球体世界,然后演化出一群意识体,而最终意识体互相吞噬不断强化力量,形成了强大的三千先天魔神。

    随着最后的一场大战,盘古最终破开球体世界,又献祭了自身这才堪堪创造出洪荒世界的雏形,而后又有残存的魔神自我献祭补全了天道,最终才使得洪荒世界拥有了可以孕育生灵环境。

    然而最初的这一批生灵除去祖巫与三清这一类之外,都是由当初战死的那些先天魔神的力量与血肉精气滋养而得以出生。

    这些生灵天生便带着当初那些战死的先天魔神的无尽怨念,似乎从诞生于这片天地之间开始,便似乎只知道杀戮,任何生灵只要出现在他们面前便只有你死我亡,别无它途可选。

    女娲游历洪荒,虽说是由伏羲带着,尽量避开了大部分的杀戮场,可一路走来,血肉的气息与惨烈的杀伐之念依旧让女娲感到非常不适。

    如今接近了天柱,这才让女娲心情放松了些。

    毕竟这个世界都是盘古所开辟,这些只知杀戮的野兽本能的抗拒这里。

    而诸多先天生灵本能之中也是对天柱十分亲昵,就像是幼年的孩童,面对危险本能的寻求父母的庇护一般,包括三清与十二祖巫尽皆落足于天柱之中避世修炼。

    它们给天柱取了个名字:不周山!

    这些往事多年以来都成了女娲的睡前故事,而女娲跟着伏羲游历了洪荒大地多年,对于这座不周山也是仰慕已久。

    这也是女娲如此雀跃的原因,毕竟游历了那么久,终于能找到其他可以交流的生灵了,女娲对此那是非常期待的。

    随着不周山的临近,女娲也渐渐变得严肃起来,毕竟是洪荒世界的重塑之主,保持尊敬还是有必要的。

    伏羲见状,轻笑出声:“娲儿不必如此拘谨,不过这盘古也算对你有恩,你可拜上一拜,以示尊重即可。”

    女娲闻言,连忙幻化出双腿,以道体形态严肃的正了正衣冠,遥遥的对着不周山躬身施礼,却是不曾跪下。

    伏羲见状微笑颔首,紧接着抬头看了看山巅的方向,略一沉思之后盘膝而坐,又取下瑶琴,静静弹奏了起来……

    女娲听见琴声之后便安静了下来,盘膝坐于伏羲身侧,不久便陷入入定状态。

    而随着琴声传出,慢慢的越来越多的生灵奇物渐渐汇于伏羲四周,整座不周山陷入了一片安详之中。

    伏羲一曲整整弹了四十九个日升月落,而余音又悠悠环绕天地之间整整一日夜,这才消散而去。

    伏羲收了琴缓缓睁眼,眼前确是坐满了无数生灵,为首五人皆以道体形象出现,除却女娲之外,皆为男性形象。

    只见其中一人全身似乎笼罩于光芒之中,躬身施礼之后一跃之间化作流光飞逝天际。

    伏羲点头回礼,转而看向又一人,之间这人周身空间扭曲,隐约可见其长眉垂地,须发皆白,端的是一副老者模样。

    老人手掐指决躬身一礼之后,也是身形消散无形。

    伏羲再次颔首。

    第三人却是目光灼灼的看着伏羲久久不语,良久之后这才叹息一声,双手抱拳一礼之后翩然消失。

    最后一人则是一位中年人形象,之间他先施一礼,随后问道:

    “不知先生何人,兄长以身为祭补全这一方世界,如今却是凶兽横行,杀戮盈天,我修为浅薄,无法为兄长守护这一方世界,愧也,不知先生可有法教我一二?”

    伏羲沉思了片刻之后望向天穹,缓缓传音道:“此事我称之为量劫,量劫之始源于盘古开天之时,彼时盘古斩杀先天魔神大半,而大战的戾气却无法消除。”

    “而后四十九位先天魔神献祭自身化为天道,却是为了消除这大战产生的戾气,然而其本源同出一脉,戾气每除一分,化身天道的魔神便失一分真灵,待到天道真灵消弥殆尽之时,天道便彻底化为此界公理,再无私念。”

    “而戾气不会除尽,维持于天地允许的范围之内,化为天道至理之一,至于道友自身,梳理地脉视为大功德,对于量劫,顺其自然便可。”

    中年人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颔首抱拳道:“多谢先生解惑,听闻先生一席话,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说完,中年人缓缓起身,原本一副短打装束忽然一变,头带青云冠,身着两极袍,竹杖掌中握,脚下纤云飘,缓缓飞向远方。

    随着道人远去一道声音缓缓传入众生耳中。

    “今得悟大道,吾名始为鸿钧,愿为天下生灵取那一份均……”

    伏羲眼看着生灵膜拜,不由得有些失笑,鸿钧,鸿均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