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浮生 > 第24章 讨伐王和尚

第24章 讨伐王和尚

    这件事闹出来之后,陕西都察院和三边总督府相继介入,打算上表北京弹劾王正贤渎职。

    “腌臜阉贼高起潜!欲害老夫性命!”

    “枉他来兰州上任的时候,老夫还请他吃过饭呢!”

    王正贤在房间里疯狂咆哮着,手下的军将们却浑不为意,继续溜须拍马,大骂高起潜不过是个废物,以道台的神武,不日必能杀掉高起潜,听得王正贤心里火气腾腾腾的往上窜,拿下一群军将就是一顿廷杖毒打,三个家将当场丢了命,被活活打死,一群千户半身不遂。

    “高!起!潜!”

    杀了三个家将,王道台仍不解气。

    双目圆睁,咬牙启齿,从嘴里怨毒地蹦出来三个字。

    “别以为有皇帝撑腰,老夫就不敢杀你!”

    听到这句话,衙内文武禁不住都齐齐一哆嗦。

    道台胆子也太大了,连皇帝的近卫家臣都敢打主意……

    也许是意识到这话过分了,王正贤冷哼一声,一转话题道:“去告诉高起潜,老夫打算表奏五军都督府,拜千户李师道为武威军指挥使,择日与河西五军开赴陕西讨贼!”

    “他要是没什么要说的,老夫今晚就急报京师了。”

    几个文官面面相觑,看来王道台也只是一时过把嘴瘾,还是不敢跟高起潜翻脸。

    当然,事情还没有那一步。

    摆了摆手,屏退文武,王道台缓缓闭上了眼睛。

    王道台这些日子忙得焦头烂额,杨肇基那个老东西,临要下野了还不忘折腾,居然召集各府主官宣布了一项军事行动,王佐挂、王自用、王嘉胤等寇大举攻打延绥,三边总督杨肇基深感担忧,因此决定在离任前发动冬季攻势,把王和尚的主力打垮,保陕西五年稳定。

    目前已经通牒甘肃巡抚梅之焕、陕西总兵钱中远、甘肃总兵徐永寿、陕西巡抚乔应甲、甘肃副总兵贺虎臣、宁夏总兵杜弘城、宁夏副总兵尤世禄、固原总兵苏宗本、延绥巡抚岳和声、榆林守备贺人龙、韩城陕西道督粮参政洪承畴等部,操练兵马,择日围剿王和尚。

    除了以上数万营兵边军,杨肇基还打算调动王正贤管辖的甘肃道卫军参战,计划抽调武威军、镇虏军、中卫军、河西军、朔方军、凉州军六个指挥使入陕作战,打击大寇王佐挂。

    营军的钱粮用度不归王正贤管,但这六支被点卯的卫军却要他负责供军。

    虽然现在卫人逃籍严重,但这六个卫所加起来,再怎么也能凑出来三万正军。

    为了这些破事,王正贤已经焦头烂额了,一想起杨肇基那个不让人安生的老畜牲,王道台就气得七窍生烟,结果武威军指挥使又兵变被害,高起潜那个畜牲也趁机落井下石。

    再闹出两起兵变,北京就要来逮来人了!

    一想到朱由检暴怒时的那张脸,王道台就忍不住害怕,本来他以为把李师道这个心狠手辣有勇有谋的响马派到武威能替他做些事,结果上任不到五天指挥使就死在他了他的辖区。

    再联想到高起潜派人假扮马贼杀害他派去的侦查官的行为,王道台心里就怀疑李师道这贼响马是不是已经被高起潜收买了?沉默了半晌,王道台抬手道:“召李师道带兵来。”

    ……

    ……

    崇祯元年十一月十七日,就在李师道在武威卫整备兵马钱粮大肆虐待当地官绅的时候,朝廷诏书又至,高起潜作为监军,与总督杨肇基、兵备王正贤、巡抚梅之焕一起领旨。

    诏书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求杨肇基带本兵东进陕西辖境,都统贺虎臣、徐永寿、尤世禄、杜弘城、钱中远、苏宗本、洪承畴、贺人龙、乔应甲等部,讨伐王和尚等十三大寇。

    许是收了好处,天使也不惮多说了几句话。

    他着重透露了如今北京的局势,魏忠贤已经被赐死在去往凤阳守陵的路上。

    虎首崔呈秀自杀,彪狗田尔耕和许显纯被皇帝处决,孩儿李夔龙、吴淳夫、倪文焕、田吉等抄家充军辽东,崔应元、杨寰、孙云鹤等刺配九边罪户,狗头吏部尚书周应秋获罪。

    廷杖八十,筋骨俱碎,再入诏狱拷打,追赃共计一百玖拾万两。

    三日贬辽东,曹化淳使人诏至,寻赐死于河西务。

    除此以外,东厂、锦衣卫、司礼监、二十四局,共有数百宦官遭到皇帝处决,东林党新任兵部尚书王在晋触怒皇帝,人已经进了诏狱,所以陕西三边想要请饷,还得再等等。

    一番话听得王正贤心里麻麻的悲伤,一想到自己前途性命堪忧,居然忍不住当场落泪。

    另外天使还介绍了陕西等处的流贼现状,目前王嘉胤、王自用、王佐挂、张孟存、刘国能、高迎祥等大寇已经有了会师延安的迹象,就在上个月,高迎祥进攻韩城,一路饥民士兵群起响应,暴民、叛军、流贼、逃兵混在一起,屠州县,杀官绅,杀人放火,嚣张至极。

    朝廷第一次针对陕西十三路起义军组织的围剿因为天启皇帝的暴毙于途而宣告失败,如今数月过去,权力交接完成的北京很快又组织了第二次攻势,以杨肇基为三边总督,陕西都司指挥使马科为关西道招讨草贼使,节制陕南境内的汉中、凤翔、西安、渭南等各府兵马。

    彼时陕西人心惶惶,陕西巡抚乔应甲虽然政绩很不错,却是个心软的温柔郎君,不愿意对活不下去被迫造反的老百姓痛下杀手,威望严也重不足,不太镇得住那些骄兵悍将。

    而且他本人也有点慌,竟然大发徭役到处挖沟筑城,想以此让流贼不要来攻,引得诸军轻视。这还不算,派遣去各地布防的士兵时常哗变讨薪邀赏,乔应甲一点办法也没有。

    最严重的一次,他派遣过去催促凤翔军出动的推官刘汉年被士兵杀害,哗变的凤翔军带着西安府推官刘汉年的尸体到长安聚众讨薪,还陈军灞上,响鼓布旗列阵操练,名曰震慑流贼。

    喊杀声撼天动地,长安全县惊恐,老百姓半夜都不敢睡觉,布政使、参政、道台、御史、巡抚、监军、府君惊慌失措,连夜开会商讨对策,最后挤了点钱出来发下去才算完事。

    哗变邀赏,捉杀朝廷命官,居然没有任何惩罚,而且还有犒军赏赐!陕西诸军一下子都懂了,于是纷纷要求发饷,不然就闹事,尤其是渭北、潼关、泾邠、商洛等关内关南道的军队。

    乔应甲无奈,只好以私人名义从商人那里借了五万两驴打滚高利贷拿来补发秦兵欠饷,这才堪堪稳住局面,但显然已经没人把他当回事了,乔应甲举止失措,朝廷也看不下去。

    太平时候,你废物就废物点吧,当个陕西巡抚节帅,镀镀金,捞捞钱,也未尝不可,但眼下什么时候了?肯定不能让他胡闹,于是朝廷很快走马换将,让陕西都司指挥使代之。

    统一指挥陕西十九道兵马,听命三边总督杨肇基,讨伐王自用等大寇。

    最后天使还好心提了一嘴,这回打了败仗的官员,九成可能会被皇帝下狱。

    王正贤当然毫不怀疑这一点,他打的主意是尽快带着自己的兵马南下,先跟王佐挂大战一场,

    只要把气势打出来,加上自己兵多,他觉得还是有些胜算的,而且他很看好李师道。

    而且,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本着提高胜率的初衷,王道台还上奏朝廷,奏请武威军千户李师道为指挥使,河西、汉羌、阴山、张掖等部兵马归其节制,尽速出兵。

    虽然怀疑李师道被高起潜收买了,但王道台现在也没有别的路能走了。

    部下的军将们,溜须拍马都是炉火纯青,打起仗来却连他这个文官都不如。

    那李师道倒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显然很适合现在这个非常时候。

    在王道台看来,他觉得自己是能控制住李师道的。

    丘八嘛,只要棍棒甜枣屠刀换着来,那就没有不听话的!

    ,……

    反正事就是这么个事了,朝廷诏令已下,陕西甘肃宁夏三省都要出兵!

    除了王道台和监军高起潜这些高层,其他人的情绪都有些低落,本来以为是一场郊游一般的军事行动,结果竟然是要去跟王和尚那些悍匪拼命,继续拖延肯定是不行的了。

    此时明廷威望甚重,各院府官员再不情愿,但是诏书已经到了,再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但心情很差就是了,也有人在想办法怎么请假,比如突然坠马摔断了腿。

    冬月二十二,王正贤的调令来到了武威,紧随其后的是高起潜的命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