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浮生 > 第72章 姜瓖

第72章 姜瓖

    李师道去天华冷士贞他们那串门,老远就听他俩破口大骂老狗不要脸,净把好东西往自己身边扒拉。李师道听了有些汗颜,之前老狗给他分的物资,光是衣裳就有一千多套。

    李师道做主,给吴少诚、李怀仙、李光颜他们匀了一些,吩咐优先给那些裤裆都已经烂了的丘八们。剩下的则给了那些衣不蔽体的小儿少女妇人。

    没办法,好多女人身上连一件完衣都没有,一路上都被丘八们吹口哨抛眉眼,结了婚的妇女还好,少女大姑娘们就难堪了。

    算上凑合穿的兽皮棕毛旧衣服,他们这个小集体竟然人人有衣裳穿,很是惹人眼红。不过现在是战时,就连好勇斗狠的吴少诚都慑于军法,不敢随便找人打架,友军即便再眼红,也只能流口水,不敢明着抢。那些小儿少女拿到新衣裳,也是喜笑颜开,跟同亡者炫耀。

    “整个陕西境内,来自各省的兵马有十万,衣裳都齐了吗?怕是不乐观啊!”李师道叹了口气,行军打仗,却要为后勤所累,这真的很伤心。衣裳尚且不足,粮饷更就别说了。

    五月二十五日,甘肃军抵达南泥湾。

    这里距离宝塔山、清凉山、杨家岭只有五十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明末陕西虽然民不聊生,但因为延安一直被起义军控制,所以南泥湾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因为各路起义军庞大的家属营,人口不减反增,往来的客商也挺多。

    到了鞑清中期,鞑子挑起回汉互相残杀,终于把这里变成了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现在真的还挺不错,到处都是窑洞,时不时能到喊回家吃饭。

    看到官兵,大伙儿很害怕,都关起了门。

    老狗带着李师道等人在野外转了了小半个时辰,到一处新设驿站后方止。要是以前,刁民这么不识趣,老狗早就派兵征粮了,不过也许是死里逃生了一回,老狗这次没吭声。

    今天老狗来到这边,主要是为了护送一批归属于他们的物资。一共六十大车,每车装了五石小麦粟米盐茶之类的军粮,全部运回去的话,够他们所有人吃上大半个月了。

    其实营中还有一些,大概够吃十来天,但最近风声比较紧,据说王和尚被杨鹤重创后,似乎打算东渡黄河进军山西,另外王嘉胤和高迎祥也来到了这里,目前还不知道在哪里。

    虽然现在官军在延安境内集结了十六万兵马,但老狗还是非常小心,抵达南泥湾当天便下令清点物资。计算得知军中存粮只够十多天后,再想到柳林仓可能会被王和尚他们袭击,于是便让军头们来押粮。结果又怕粮草官缺斤短两,蒙骗李师道这些丘八,索性亲自出马。

    镇守这个粮草转运仓的武夫是山西道振武军指挥使姜瓖,作为李克用父子的老乡,这厮非常凶残,跟他两个哥哥一道,被军中士卒称为河东三虎,王国梁让他来到这么个危险的地方保卫转运粮仓,显然也是知道他凶悍。不过李师道今天没打算找姜瓖切磋,毕竟正事要紧。

    队伍抵达临时仓库后,前队三百人散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仔细警戒四周。剩下的五百军汉开始搬运物资。老狗亲自负责计数并抽检,确保各类物资没有数量质量问题。

    老狗做事是很仔细的,以至于粮仓管理员不断给他使白眼,让他搞快点。这个仓库马上就要撤了,外头风声越来越紧,三天两头看到流贼斥候,他们在这多耽搁一个时辰都觉得危险。不过老狗也是见过大风浪的人,脸皮奇厚,无动于衷,仍然按部就班,一丝不苟核验。

    “我说你们是不知道还是怎么着?王和尚的斥候时不时出现在附近,情势何等危急?你还这么慢吞吞,是要陷我等于险境么?咱河南来的粮草度支判官,可不用买你面子!”

    柳林仓判官黑着脸,在老狗身前走来走去。

    他只是个小小一个洛阳府判官,而王老狗是一省兵备道,按理来说不该如此过分。不过谁让他是从河南知府马士英手下调来的呢,而马士英又深受本朝内阁次辅周延儒的青睐。

    因为这层关系,他当然不把老狗放在眼里了。

    丁判官越想越气,干脆左手执笔,右手指着王正贤,正要骂些什么,两人突然从王正贤身后窜出,直接把这个嚣张的洛阳判官放倒在地,喝道:“敢对兵宪不敬,还有王法吗!”

    老狗有些意外,定睛一看,却是李师道和亲军校尉史宪诚。史宪诚是自己亲兵校尉,他站出来不意外,但李师道挺身而出,就有些玩味了。积极进步,为集体利益出头,很不错。

    李师道和史宪诚动手后,守卫仓库内外的振武军士兵先是愣住了,继而勃然大怒,纷纷操刀抽枪,破口大骂。

    老狗这边也不含糊,正在警戒的士卒迅速集结过来,第一排二十根锋利步槊直指振武军士卒,后面三排张弓搭箭上枪,随时准备开火。正在搬运物资的士兵见状也纷纷抽刀,跟仓库内外的振武军士兵对峙起来。吴少诚这厮更是从一辆大车上跳了下来,直接踹倒身旁一名晋兵,并将其手里的火铳抢了过来,大声呼喝叱骂,态度极为嚣张。

    振武军血战王自用,大败王子顺,重创神一魁,能击败五倍于己的悍匪高迎祥。过黄河,下榆林,坚守柳林,横扫延安府。士气高昂,凶残好战,早就横行惯了,却没想到甘肃兵居然这么暴躁,一言不合就要动手,而且还踏马的都很有配合的样子,步槊火铳都亮出来了。

    鲁迅曾说过,最怕空气突然安静。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形,双方虽然都凶性勃发,但谁也不敢先动手。

    不久,一个剽悍武士纵马飞驰过来,手持宋制步人斧,腰佩双刀·,马挎强弓三眼铳。生得英武高大,身高估计有一米八,面相很年轻,大概二十四五岁,面上看不到喜怒。

    “指挥使!”

    有军官快步上前,拱手大声报告道:“凉兵想火拼!”

    指挥使?那这厮应该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吕奉先姜瓖了,跟自己平级。

    李师道打量着姜瓖,姜瓖也在观察李师道这一群甘肃武夫。

    “想干什么?有对袍泽亮刀子的吗?还不收起来!”

    沉默中,老狗大声呵斥李师道等军将,心里一方面欣慰于自己这个集体拧成一股绳,对自己比较忠心,一方面也担心引发不可测的冲突。友军自相残杀,这是很愚蠢的行为。

    王正贤话音一落,士卒们便收了兵器,不过仍然站在那里,眼神不善。吴少诚骂骂咧咧地把步槊扔在地上,显然对没打成架有些不爽。李师道等人不似他那般成天好勇斗狠,此时听到命令很快就收手了,不过仍然围在老狗四周,没有继续去搬运粮食。

    “同为明臣,自当同心同德,共力剿匪。”

    老狗罕见地没有发火,看着正从地上爬起来的洛阳府判官,寒声道:“就是王和尚那厮杀来了又怎样?振武军五千猛士在此,还有老夫八千凉州儿郎,难道保不住这个粮仓?”

    “你等好不晓事,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还有些判官的样子吗?今日这事,老夫一力担下了,就是闹到总督面前,老夫也能分辨一二。李师道,继续干活,老夫看谁敢聒噪!”

    李师道应了一声,招呼士卒继续搬运物资。

    丁判官咽了口唾沫,再看看脸色阴沉如冰的老狗,终究没敢继续刁难,只能垂头丧气地退到一边,竟是管也不管了。李师道嘴角微微翘了翘,官场不讲黑白,最重恶名。你狠,那么别人就服你,你不狠,那么就只会被别人拿捏。老狗的恶名,想必这位丁判官也听说过。

    王国梁不在,姜瓖没敢吭声,吩咐部下不要滋事。

    装完军粮后,士兵们驾车往回走。吴少诚的三百甲字队居前引路警戒,乙字队丙字队在两侧保护,李师道缀在最后。八百士卒衣甲鲜明,士气昂扬,唱着歌儿,队伍也挺整齐。

    决定起义军走向的年度会战即将爆发,李师道感慨万千。

    不知道李自成在哪里呢,现在又过的好不好呢,但愿别犯浑吧。

    ……

    ……

    崇祯二年五月二十五,朝廷遣使昭告天下。

    司礼监秉笔魏忠贤谋反赐死,告祭太庙,鞭尸三百,再以肢解,悬首河间府。

    司礼监掌印王体乾革职抄家,周应秋、崔呈秀、李朝庆、王朝辅、孙进、王国泰、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等逆党,或赐死或双开。

    鞭死奉圣夫人客氏于浣衣局,再往净乐堂焚尸挫骨扬灰。

    杨涟、左光斗、赵南星、熊廷弼等各有追封,魏良卿、客光先、侯国兴、原辽东经略萨尔浒之战统帅杨镐等党羽,被曹化淳以弓弦处决于诏狱,然后暴尸街头,并追赃拷饷。

    诏书没有说袁崇焕参与其事,也没有公布从魏忠贤、杨镐、崔呈秀等人府中搜出的各省镇府与他们秘密来往的信件。各地要员自然知道这是一种妥协,都上表称贺,声讨了魏忠贤逆党的滔天罪行。表达了自己与叛逆不共戴天,坚决团结在以皇帝为核心的朝廷周围的决心。

    崇祯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皇帝杖毙内宫大小七百宦官。

    崇祯二年五月二十九日,魏忠贤党羽数千人被押赴通州斩首。

    这不光是大党羽,还有诸多小喽喽亦遭了大殃,连带全家老少,一共三千多人。家财被抄掠一空,妻女被人夺走享用,字画珠宝古玩金银各项财货相加,共计拷饷玖佰多万。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

    在大明这个时候,君臣下限只会更低。

    两京六部六科九寺十三省二十四局五十三司三百府,牵连者不可计数。

    京师一连十几天沙暴,草木枯黄,天地之间,一片萧索苍凉。

    大人们现在非常喜欢在内阁值房集体办公。

    空旷广大,一目了然啊,魏忠贤那厮也死了,只要声音小点,不虞被人偷听。韩爌、李标、来宗道、成基命、杨景辰、温体仁、周延儒联袂而至,向首辅钱龙锡行礼,首辅抬手回礼。

    七位阁臣皆坐于一侧,钱龙锡独坐一边,宫人上完茶水之后便退去了。

    八位宰辅先聊了聊清明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