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且试英豪

    于是在这优美平静的湖水上,身形挺拔俊朗的男子站在船首,怀抱着一个仙女般沉睡的女子。

    两人一船几叶扁舟,外加湖面上杲杲升起的阳光,形成了一副静谧优美的水墨画卷。

    不知过了多久,李清露的眼帘慢慢张开,露出她那灿若星辰,波光潋滟的曼睩。

    见到自己还在苏隐的怀抱当中,她微微伸展了下腰肢,对他露出一个娇憨的笑容。

    “我睡了多久?”

    苏隐看了看天色道:“大概三个时辰吧。”

    李清露闻言,双手搂在他的后颈,小鸟琢食般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随即将脸颊贴靠在他的胸口。

    “你就这么将我抱了一夜?”

    苏隐点点头,这船上没有被褥,天已六月,但夜间还是颇为寒冷,生怕她着凉,便一直将她抱在怀里。

    “我想拥着你到天荒,到地老。”

    李清露“噗呲”一声娇笑,旋即眼神含情脉脉的看着他,苏隐也以双目温柔相对,一时间空气中仿佛生出电花,将两人牢牢吸引。

    耳鬓厮磨,缱绻旖旎片刻,两人终究是止住了心中欲望。

    李清露将身子挪了挪,调整到了舒适的位子,手抚鬓角,言道:“隐哥何必去以身犯险呢,不若与我归家,我爸爸妈妈瞧见你定会允许我们婚事,到时候宫中典籍还不是任你察看。”

    “清露你终归是一国之公主,千金之躯,而我不过山间闲云野鹤,不闯些名头出来,怎能堵住众口纷说。”

    不是他有什么大男子主义的想法,这婚姻嫁娶素来讲究门当户对,不止是古代,就连现代人也是如此。

    一路南下,除穿越一事外,二人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秘密,而他之所以要找慕容复,这却要说起前些日他在泸州时的遭遇了。

    那日二人在去往泸州的路上,途经一处村庄,突然听见村子里一阵阵妇孺儿童的恸哭声。

    本着侠义之心他就过去查看,到了近前知是一伙山匪在抢劫杀人,便要行侠仗义。

    他才动手,就见远处一位青年急掠而来,那青年名叫黄羿,已是二十八岁年纪,一身功力已至四十多年,年轻一辈也只有乔峰,慕容复能压他一头。

    二人因剿贼结识,一番切磋交流,互为标榜,双放越说越投机,便寻了一处酒楼宴饮。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酒醉微醺时黄羿突然说起半年前与慕容复比武情形。

    当时他虽败于慕容复之手,但也将慕容复的实力全部探出,更直言苏隐功力与之相若。

    听者有意,自那日起他便有心寻慕容复较量较量,他正好缺名望,既已知慕容复实力,自然不可错过。

    回想起当时情景,黄羿言谈举止显然憋着口气,还有他右掌缺失的一指,只怕不是无心之言,而是故意激他。

    李清露虽对情郎的本事有着万分自信,但还是不免有些担忧。

    “隐哥可有把握战胜那慕容复吗?”

    摇了摇头,看到李清露神色有些忧虑,拍了拍她似白玉般的手背,安慰道:“那黄羿亦是侠义之士,料来不会诓我,且我们只是前来拜访切磋,又不是什么生死大仇,不必为我担忧。”

    两人交谈间,忽然一阵歌声从远处传来:“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

    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

    两人回身去看,见是一个绿杉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一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便如透明一般。

    那少女到了近前,见除苏隐二人所乘的小船,另外几叶小舟上皆是或多或少的躺着几具尸体,脸上顿时露出戒备之色。

    这少女也非甚美,比之李清露颇有不如,但八分容貌,加上十二分的温柔,让人不免有些亲近,李清露见她脸色神态,知道其中有误会。

    “这位姐姐,舟中尸首都是些湖中的水匪,昨日我们到此处漫游被劫,幸而有些身手,将他们全部剿灭,才没有身首异处。”

    少女闻言,却不敢大意,仍是戒备,目光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二人数遍,见二人衣着华贵,气度非凡,又看了看这些尸体衣着样貌,辨明了是非,这才放松。

    “这太湖甚大,水草茂盛,芦苇繁密,其中强盗劫匪多矣,你们还是早些回家去吧。”

    少女说罢便要划船离去。

    江湖上说,四等人最惹不得:和尚、道士、乞丐还有独行的女人。

    而这位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女正在此列,虽然没到先天,但一身内力业已修炼了六成。

    在苏隐想来,这太湖之中能有如此人物的,除了琅琊王家,便只有姑苏慕容了,何不向她打听打听?

    “不知这位姑娘是哪家小姐,该当如何称呼,我闻南慕容之名久矣,听人说起慕容公子府邸在这太湖之中,便来湖中寻觅,怎耐此湖甚大,无从寻找。”

    那少女嫣然一笑,道:“我是服侍慕容公子抚琴吹笛的小丫头,你们唤我阿碧便是,不知你们找我家公子有什么事?”

    苏隐笑道:“我云游四海,行走时常听人言慕容公子是侠肝义胆的大英雄,大豪杰,此来只为验证一番艺业,交一交朋友。”

    阿碧闻言,沉吟一番,道:“那到是不巧了,慕容公子前日接到书信赴约去了,不只何时才会归来,这位公子不如留下姓名住址,等慕容公子归来好书信告知。”

    苏隐也不知这话是真是假,口中连声叹息,告知了姓名,说到下次再来拜会,便告辞离去。

    等离得稍微远了些,他便抱着李清露弃船堕在阿碧身后跟着。

    湖中芦苇繁密,易与藏身,总算没有被发现的风险。

    他打定主意要先寻到燕子坞参合庄处,若慕容复真真不在家中,便先去大理无量山一趟,反之则定要与他较量较量。

    这阿碧也是机警,七绕八绕的在湖中转圈,装作采摘莲子,等到暮烟四起,暝色苍茫,这才慢慢悠悠的划向一个小岛。

    二人跟着后面上岛,苏隐见这岛上只有五座房子,三四个仆从,猜是阿碧所居的琴韵小筑。

    这些房子大多没人居住,二人草草吃了些干粮肉脯,便随便找了间空房藏身。

    这么过了三日,第四天晚间,阿碧没有再回琴韵小筑,而是划到了另一座小岛。

    这小岛颇大,苏隐眺目看去,见小岛上十五六间房屋,其中三座是楼房,每间房子窗中都有灯火映射出来,颇为热闹。

    苏隐见状,便将李清露安置在琴韵小筑,以免待会打起来又像上回那样出现意外,然后才借着黑暗到了岛上。

    岛上柳树繁密,影影绰绰,声音嘈杂,很轻易的就让他摸到三座楼房旁边。

    此时,中间一座楼房三楼内,一位二十七八岁年纪,身穿淡黄轻衫,面目俊朗,潇洒闲雅,腰悬长剑的青年正与一位少女说着什么。

    一女声道:“公子爷,前些日阿碧本欲去苏州城采买些物件,途中遇到位年轻公子,言谈间说要找公子切磋武艺,我看那人不过十八九的年龄,想来又是些不知天高的狂妄之徒,便给他说公子爷外出赴约了。”

    稍微辨别语气,就知说话的女声是少女阿碧,而那位公子想来就是慕容复了。

    苏隐在外面听的仔细,心中有些好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侧耳倾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