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东北酒事 > 第37章 酒话古今

第37章 酒话古今

    祖屋改造项目奠基仪式在小山顶进行,来的人并不多,仅一位生面孔,是老廖带来的,据说是黄廷一——老黄帮他找来的专家,与平日里看到的专家有些出入,30出头,白白净净文弱书生打扮,操着淡淡的四川口音自我介绍:“各位领导好,小弟姓何,名三酉,请多关照。”

    仪式在潘大师的指导下顺利进行,其实就是用铁锹在地上挖个小坑,用大锤子在几个固定方位的石头上象征性敲几下,就礼成了。让多数人诧异的是,奠基仪式的重头戏,或者说主角并不是东家小新,而是“专家”——何三酉。

    离祖屋不远处,临时搭建的凉棚下,众人围坐在圆形转桌旁,何三酉端坐主位,身后是五只大酒坛子,离他最近一只已经开封,浓浓的酒香已然逸散周遭。他右手边立着一只实木的架子,形似试管架,但是上面放的不是试管,而是十几只造型有些奇怪的透明玻璃瓶子,瓶内装有透明度和颜色都不同的液体,瓶身上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最奇怪的是瓶口,有一个像胶头滴管的装置,轻按胶头,瓶子里的液体就可以滴出来。

    小婕最先发言:“何老师,这是要带我们做实验吗?”

    何三酉点头微笑道:“哈哈,可以说是实验,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品酒。”说完示意小兰。小兰会意,拿出几只精美的酒盅分发给众人。

    众同学都没经历过这个架势,心中不禁暗道:“这么点小盅也不过瘾啊!”

    “没菜,干拉啊!”

    “喝勾兑酒,会不会瞎?”

    何三酉拿出一张塑封得光洁平整的A4打印纸说:“这份是泉水的成分报告,首先我要告诉各位领导一个好消息,这水非常好,完全符合酿酒的标准,甚至超过我的预期。各位领导都酒精考验,酒经杀场,也都应该知道,水是酒的灵魂,中国顶级水源——赤水河是:茅台、习酒、郎酒、董酒四大酱香酒的源泉,好水才有好酒!五粮液水源取自长江,但对外宣传却说是赤水河,只是因为赤水河最终一定会流入长江。所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好水就是好酒的富亲戚!”

    众人惊叹,何三酉拿出一本古色古香的册子,说的通俗些这是一本油渍麻黑,快要掉渣的小本子,讲解:“这是新总祖传的酿酒秘法。”

    小新双手合十对众人道:“这是我收拾祖屋里遗存物品时发现的,据说是我奶奶的父亲传给她老人家的宝贝。”

    何三酉礼貌地等小新说完,接着讲解:“我国是酿制酒的发源地,酒文化传承几千年至今,酿造方法繁多,配方工艺等也数不胜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对好酒的标准也参差不齐,当然也没有绝对权威的评判标准。新总祖传秘法来自山东,具体位置我预计是胶州湾,也就是青岛一带。”

    董胖小声嘀咕:“青岛不是产啤酒吗?”

    小婕照着董胖脑后就是一电炮,呵斥道:“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插嘴!”

    何三酉微笑着说:“这位壮士说到点子上了,青岛啤酒甲天下,世界驰名,但是白酒也不差,比如琅邪台酒,拥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可以比肩国名酒。”

    老廖举手问:“小何老师,你说小新这祖传的方子能好喝吗?”

    小婕对着董胖恶狠狠地说:“你看人家老廖同学,回答问题都知道举手。”

    何三酉点头称是:“廖哥,咱们今天主要目的是品酒,那么第一道就品一品新总的祖传秘方吧。”

    在众人的惊叹中,何三酉熟练地用提娄在坛子中打了满满一斤,灌到一只大号的广口杯中,然后分别取出木架子上3、5、6号瓶子,滴入适量的液体到广口杯中。其间,他不断用一根细细的纯白色陶瓷棒搅拌,也会适时沾几滴混合物,滴入自己的杯中,闻闻尝尝。不多时,他满意地点头,把广口杯放在转桌上,说:“各位领导可以品尝一下。”

    众人非常期待小新祖传神酒的味道,依次倾倒,细细品尝,离得最近的老廖砸吧几下嘴说:“绵甜,像尖庄;回甘也可以,有点西凤的味道;就是有一点点酸。”

    何三酉微笑着点头,小美分两口喝干说:“挺柔的,度数不是很高,像洋河蓝色经典。就是像老廖说的,不知道什么原因,有点酸,牙不太舒服。”

    董胖和老孟对撞了一杯,一饮而尽,朗声道:“同归于尽!麻倒了,就是好酒,没麻倒就多喝点!”

    ……

    听完众人的点评,何三酉说:“综合来说,新总祖传的秘方如果用现代的制法酿造,可以说是:地方,中、高端酒。”

    小新沮丧地说:“那就不是好酒呗!”

    何三酉安慰道:“那不至于,事在人为。酒文化传承至今,技法和材料都有长足的发展,传统技法与高科技相结合,可谓锦上添花啊!”

    小新举手嘱咐:“何老师,咱们酿的酒质量必须保证啊,勾兑酒会不会喝出事儿?”

    何三酉笑着解释:“新总不用担心,我所说的高科技,不是用工业合成的原料,而是用现代的分析仪器和先进的加工设备。”他边说边指向木架子:“这十几只玻璃瓶里装载的液体全部来自天然食材,内服外敷都可以,绝对符合国际标准,3C认证。”

    小兰与小婕、小美对了一下眼神,偷笑道:“内服,还外敷,哈哈!”

    何三酉对小兰说:“各位美女领导使用的香水等化妆品,很多都有酒精或者醇类的成分。”众人醒悟!小婕拍着小兰的大腿说:“今天你没白来吧,涨知识了!”

    何三酉提高一个声调说:“我们课题组有一个论调:古代的白酒没有现代的好喝。”何三酉没有给众人讨论时间,紧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组内同仁,包括我个人有幸多次品尝高年份古代藏酒,这里不乏千年以上的古董酒。”

    所有人都傻了,在座的都自认为是酒中魁首,东北话就是“酒人儿”,但很少有人喝过百年以上的老酒,更别提千年藏酒了!这就叫专业,业余选手和高端专业选手的区别实在太大了!

    何三酉拱手道:“我有幸与家师参加过一次抢救性发掘,一座汉代的古墓里,发掘出一些形似丹炉的青铜容器,里面有少许液体,打开封口后有酒香散出,有关部门立即联系我的老师。经过检测,容器内液体确实含有酒的成分,所以后来给青铜容器命名为:汉代青铜尖顶盛酒瓮,瓮中之酒命名为:丹炉御酒。”

    小新眼珠子差点掉地上,跑到何三酉身边,蹲在他脚下,焦急的问:“你喝了?”

    何三酉眼中闪烁出别样的光辉,点头道:“是的,我有幸尝了几口。”

    小新抹了一把即将溢出的口水说:“咋样,味道?”

    老廖一把扒拉开搁在他和何三酉之间的小新说:“你能不能消停儿坐下,挡着我了!”小新失去平衡,痴痴地坐在地上,耳朵却支棱起来对着何三酉,恐怕漏过半字。

    何三酉也砸吧一下嘴说:“味道一般!有点像咱们东北的小烧儿,主材为玉米的低度小烧。”

    四座唉声叹气,潘大师无奈地说:“估计是装酒的容器不行,影响酒的品质了,不然存了两千多年的酒,那味道必然不会太差。”

    小兰痴痴地问:“这汉代的墓主估计也是爱酒之人啊,陪葬品里都放酒?”

    何三酉点头道:“一同发掘出来还有许多酒器,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三只白玉杯和一只黄金酒壶,所以墓主应该是爱酒之人。”说完拍着身边的酒缸说:“那装酒的瓮跟这酒缸体积差不多,里面幸存的酒不超过三斤。”

    老孟大眼睛翻了翻,搓着手说:“这酒可值银子了!”

    何三酉接着说:“研究过程中,最为神奇的发现是容器内壁上竟然附着厚厚的一层膏体,乳白色类似动物脂肪,是我们从未发现过的高聚物有机质。经过大量的检测研究,应该是丹炉御酒经过长达两千年缓慢反应,生成的大分子团聚合物。”

    董胖不知道哪根筋对上了,突然来了一句:“会不会是酒精膏儿?”

    所有人把目光聚焦在董胖身上,原本有些浮躁的空气,突然安静下来。何三酉解释:“酒精膏是由工业酒精、硬脂酸、氢氧化钠等化学制剂合成的化合物,跟咱们这个膏体的成分完全不同。但壮士的想法也不无道理,酒瓮内膏体的形成,应该跟青铜瓮内的矿质元素撇不开关系,特别是青铜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

    老孟和老廖顾不上小何老师的长篇大论,直接走到董胖身后,给他来了个大力金刚指“马杀鸡”。

    耐心等待玩闹停止,何三酉继续话题:“今酒味道优于古酒,原因颇多:原材料迭代进化,加工工艺逐步提升,例如多次蒸馏、脱醇、脱糖等等,都可以自内而外的提升酒的口感。入口绵柔,回甘长久,不上头等这些评比元素上,古法古酒很难与今酒匹敌的。”

    何三酉起身,鞠躬后说:“好了,各位领导,我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从专业角度阐述一下我个人的卓见,希望能为廖哥、新总和在座的好同学,好朋友提供一些灵感。我个人建议:新总祖传的古方我们仍然使用,但是如果想酿造出今人,或者说现在的我们喜欢喝的美酒,那就需要加入现代工艺,在合理的范畴内,用天然合规的原料调配出多数人喜爱的味道。”掌声起,众人终于明白小何老师的用意,也赞同他引经据典,科学的论据。

    何三酉拿起陶瓷棒,指着广口杯说:“新总祖传秘方配制出的酒,之所以会有一些酸涩,是因为酒花,其实就是啤酒酿制的经典材料,酒花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发酵过程,缩短整体成酒时间,但却会产生如早期啤酒般的酸涩。祛除这种酸涩,很简单,我们可以用酒花精,也就是酒花的提纯物代替酒花,人为剔除酸涩成分,仅留酒花萃取物参与发酵酿制,就可以避免这个缺陷了。时间关系,其中的原理我也不多解释了”说完他又选取木架子上的十号液体,滴进广口杯,搅拌后放在转桌上,让众人品味。

    老廖赞不绝口道:“这感觉档次噌一下就上来了,太明显了!”

    “不酸了,感觉度数也高了一些呢?”小美捏着酒杯说。

    “牛,我服了!”潘大师举大指赞扬。

    广口杯再次转到老廖面前,他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再次品尝后,好似发现新大陆,眼中放光,欣喜异常的偷偷问何三酉:“何老师,你身后的大坛子里是什么酒?贵吗?给我尝一口?”

    何三酉哈哈一笑,拍着身后的酒坛子说:“这坛子里是专业作坊生产的基酒,产地四川,水源也是赤水河,价格也不高,一斤的成本不足20元。”说完用提娄给老廖倒了一小杯。老廖迫不及待的倒进口中,漱了漱口才咽下去,然后说:“这基酒跟散白没啥区别!还不如一些好的散白好喝。”然后又指着木架子上的玻璃瓶子说:“这里面的贵吗?”

    何三酉已经猜出老廖的想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自顾自的拿出好几只广口杯,飞速地勾兑,弄好一杯就放在转桌上,让众人品尝。

    老廖捏着杯惊讶的问:“茅台?”

    小婕喝了一口,也总结出同样的论调:“茅台?”

    潘大师:“30年,飞天茅台。”

    何三酉递出第二杯,在递出前,让小兰给众人分发矿泉水,用于漱口。

    第二杯入口,众人惊呼:“五粮液?”

    ……

    第三杯:“洋河大曲?”

    ……

    第四杯:“西凤?”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