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信心十足

    一夜过去,休息好的赛特清醒了过来,并且从未感受过如此的神清气爽。

    回想昨天发生的事情,当真是一个奇迹。

    丰饶绿洲主力早上出发,下午老巢就发生了叛乱,晚上赛特就单人收复整个丰饶绿洲,而且勉强构建了一个运营的组织。

    赛特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这么拽。

    “不过这也只是第一步而已,万不可骄傲啊。”

    赛特警醒着自己。

    但摸了摸手里的发生了蜕变的神之眼,不禁信心十足。

    当赛特在三万子民中构建出来了一个勉强可以运营的军事组织时,所谓的信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理想和现实,既冲突也不冲突。

    沙漠子民们心中的神根深蒂固,赛特也没有办法,唯有缝合而已。

    假借神明的权力行驶人的意志,这种事情也是见怪不怪的了,教令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赛特将神明的信仰缝入他的愿望,以神明的名义许诺英雄之理念时,头疼自然就消失了,虽然也有点后遗症,但问题也不是不能接受。

    在把丰饶绿洲的体制给建起来后,赛特一时间竟然觉得教令院那帮子人干的还不错。

    “算了,还是先查缺补漏,提升部落的战斗力吧。”

    赛特摇了摇头。

    决定先干点活来提升一下组织度,毕竟虽然体制和人员都给定好了,但是能不能将这个体制给运转起来还很难说。

    统治机构初步搭建起来之后,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人口,武器,牛马羊的统计。

    任务下发之后,刚刚完成建设的军事组织是一阵手忙脚乱。

    赛特环视一圈竟发现自己找不到几个能数数的奴隶同志,但问题也不大,奴隶嘛,没文化不识字多正常啊,以后学就可以了。

    于是赛特就派人把刀架在那些原部落官员的头上,然后态度温和的让他们给赛特汇报工作,奈何他们中有人认不清现实,在被屠刀砍了一半后才终于老实了。

    当然也因此而出现了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不过赛特琢磨了一下表示问题也不大。

    收集数据让那些队长们收集就好,他们负责算就行。

    第一次嘛,总会有些困难的,行事混乱很正常,能改正就行。

    新丰饶绿洲的队长们很少有会数数的,大部分人的数学能力停留在用手指头掰扯,手指头不够用了就不知道该怎么计数。

    虽然规定是十人一队长,但全凭自选出来的,有多有少很正常。

    百夫长接到赛特命令之后安排麾下的队长们出去统计人口,很多人派出去之后,再回来的时候都是攥着一手的沙粒回来的。

    旧官员们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回答说怕忘记到底是几个人,就用了土办法,一个沙子一个人。

    就这样,他们把各家人口数量用沙粒的数目报告给官员,让官员自己数,然后记录在案。

    沙漠子民们就是如此的朴素。

    但尽管他们就是如此的朴素,却依然以极强的工作热情和极高的效率快速统计出了三万一千两百三十五人,让赛特对自己掌握的力量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效率比官僚们要高的太多了。

    这个任务的完成算是证明了赛特构建的组织已经可以完成最基础的一些工作,可以运行、独立自主的完成任务,这很好。

    文化上的缺失并不代表奴隶们不能完成最基础的治理工作,只要有人组织有人负责,给出方法,他们是可以完成类似工作的。

    哪怕用的方法非常“土”。

    赛特对于一个地区的统治和掌握也是第一次,而第一次的成功给了他信心和宝贵的经验。

    人口统计完成之后,赛特向各百夫长下达了动员令。

    他号召丰饶绿洲所有的奴隶一起突击训练,做好打一场丰饶绿洲保卫战的准备,同时往队里宣传“奴隶的军队”和“保卫家园”的概念。

    奴隶的军队,奴隶参加奴隶组成,会为奴隶撑腰帮、奴隶做主的军队。

    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有人说要帮奴隶撑腰给奴隶做主。

    但是这些奴隶并没有太多的疑虑。

    因为赛特是神明派来拯救他们的,自己没有要一亩地,还建设了奴隶的组织,让大家熟悉的乡亲们自己做主,行使权力。

    这是真的在用奴隶管理奴隶,大家客客气气商量事情,有什么重大问题,就大家一起商量,让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要做什么,以及他们个人该如何做。

    没人骑在他们脑袋上拉屎撒尿为所欲为。

    税收是大家一起商定的,把丰饶绿洲之主规定的苛捐杂税全部废除,只保留了最基础的畜牧税,连人头税都被取消了。

    牧民们激动的眼泪水直往地上掉。

    谁也不敢相信好日子居然就真的来了。

    更别说牧民们心里也清楚,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手上沾了贵族的血,要是不跟着起义军一直走下去,情况会很不妙的。

    别说到时候苛捐杂税要回来,那都是好的,最坏的情况是大家一起完蛋,整个九族都要被佣兵们屠杀殆尽。

    所以得到了自由而成为了牧民的丰饶绿洲的子民们个个都是积极配合。

    “不得不说,不愧是神王之遗安插在漠东的边境守门员,物资就是多啊。”

    赛特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的牧民们的骑马与砍杀的练习,颇为感慨。

    不愧是游牧民族,骑马与砍杀的技能就是熟练,而且在牛羊马这一块就是富裕啊。

    沙漠游牧民族的人与牛羊马的比例因民族和地区而异。

    赛特赛特便以阿拉伯地区的贝都因人为例,以下是他们通常的牲畜比例:

    1.骆驼:骆驼在沙漠环境中具有极高的适应性,被称为“沙漠之舟”。贝都因人通常每十人养大约30-50只骆驼。

    2.羊:羊是沙漠游牧民族主要的肉食来源。贝都因人通常每十人养大约50-80只羊。

    3.牛和马:牛和马在沙漠游牧民族的生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沙漠环境的限制,其数量通常少于骆驼和羊。贝都因人通常每十人养大约20-30头牛和20-30匹马。

    而丰饶绿洲地处战略要地,对于实力的要求很高,所以对于上述的比例都是翻了超乎两倍的。

    赛特也是清点过了。

    原来的丰饶绿洲部落里有,五十万的骆驼,八十万的羊,牛马个三十万,恐怖如斯。

    不要觉得很假,也不要以农耕民族的眼光打量游牧民族。

    《史记、大将军骠骑列传》元朔元年春,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

    元朔之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汉轻骑校尉郭成等逐数百里,不及,得右贤裨王十馀人,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于是引兵而还。

    《史记、匈奴列传》其明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馀万。

    要知道司马迁是什么人,人家可是最厌恶外戚了,就这还能把卫青的功绩写成这样,可信度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吧。

    所以啊,千万不要小瞧游牧民族的畜牧业的强盛程度,毕竟这可是他们的经济基础,命根子中的命根子啊。

    而在清点完手头的物资后,赛特瞬间膨胀了。

    “这波啊,这波就是优势在我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