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龙应台.

    二0一七年十月一日国庆节时,夫人放了几天假,本来打算回老家的,但是我没有放假,也没有假期。又刚好那会儿计划买车了,所以她就也没有回家,正好有时间一起去逛4S店。也巧的是,去年的十月雨水真的太多了,上海的十月前几天一直在下雨,而老家则下的更大。姐在国庆期间回家过了几天,一直在家里呆着。因为外面一直在下雨,时而急、时而缓,但就是不停。这也导致她的国庆假期几乎都在室内度过。上海的雨虽然下的不大,但天却一直阴沉着,中秋前后的上海,遇到阴雨天会带有些许清凉。1至2号连阴雨,刚好3号的时候,天稍微好转。虽然没有放晴,但多云的天气至少可以外出走走。夫人便想出去溜达溜达,怀着宝宝的她也许前两天在家待久了,有些烦闷。也许觉得散步溜达,对身体好对宝。刚好我也没有航班,最近飞的不好,也不敢去升级检查,那就一起出去转悠一下。

    手机上下载了一个APP,名为“好日子“,主要推荐各种书店,工作室之类的去处。于是便看了看其中的书店,正好看到了附近的“之禾书店”,这才有了这本《目送》,当时一起购买的还有一本《我的音乐笔记》。去逛书店只是想出去走走,起初也并不想买书。只是之前有看过龙应台的《野火集》,觉得这书沟起了自己对台湾的兴趣,还在之后买了电子书《我们台湾这些年》。前些时日,也在网刚看到作者的书有优惠活动,但因手边的书没看完,也就没有买,今日刚好碰到,也就拿下了。

    前不久看完的《丝绸之路“》虽是2018年看完的,但开始时间是从去年2017年起,所以准确来说不能算作今年看完的第一本书,这本《目送》才是真真实实的2018年的第一本书。至于书的内容吗?就如同它的页面上所说的:是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路,散文的形式,一篇接着一篇让你看完之后觉的很是经松。而且书中每一篇都配有相关的彩色图片,更让你在视觉疲劳时,可以瞅一眼彩色图片,看看文字描述的东西与你看完之后脑补的画面是否一致。

    书中对自己触动最为深刻的是作者以第三人称写了自己与孩子和母亲父亲的回忆。孩子被自己教育成才、养大成人之后,又是如何反过来再教育自己的。而母亲和父亲的篇章就写了很多,也许是因为爱之深、痛之切。书中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作者真实生活中的父母。写道他们一点一点的老去,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细节,无处不体现流露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而这些都被神奇的文字,娓娓道来般的详细记述下来。每每看到感人之处,也难免会联想到自己。联想自己以后怎样去养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将他抚养长大、教育成才。联想爸妈的老去,以及他们百年之后,自己是否也会在生活中的一个不经意间想念他们。联想到夫人的老去,想到深远之处时,也有动过“写回忆录”的念头。因为自己真的害怕脑海里那些儿时的画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模糊,渐渐被淡忘,更或着随着孩子的出生成长而被新的记忆所取代。也许以后的生活、工作更加忙碌,自己不在有时间去怀念曾经自己的儿时美好。

    2018年都已过了十多天了,而自己的2017年的总结至今还没写出,新的一年的计划也尚未列好,也许自己应该抽一丁点时间去做些自己该做的事情了,而不是没有任务时打打游戏,闲坐发呆,不然真等到若干年以后,我又该如何“目送”自己人生。

    2018.01.12上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