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医路巅峰 > 第44章 标准(求收藏,拜谢!)

第44章 标准(求收藏,拜谢!)

    房处这次专门请来李一汇,动机很明确。

    就是要让这位市里最高水准的急诊科医生。

    查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在医疗技术上,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金宝山和王一兵眼神简单交流了一下。

    这次检查,房处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

    急诊科就是他的目标。

    一旦从急诊这里查出问题。

    他上任以后第一笔政绩就有着落了。

    金宝山和王一兵两人心知形势不妙,两人目光立刻在急诊科所有医生脸上扫过。

    遗憾的是,找不出一个可以对抗李一汇的人。

    这可真是个难题。

    李一汇站在房处身边,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但并不紧张,反而神态自若。

    想了想房处的问题,他坦然回答道:“房处,我就说说我们医院急诊科的技术标准吧。”

    “好,你说说看。”房处饶有兴致地点头。

    医科大学一附院急诊科,技术实力全省领先。

    把一附院的急诊科标准,拿到台面上作示例,自然是可以的。

    “第一,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都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第二,全体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除颤仪的使用。”

    “第三,医护人员掌握吸痰技术,人工气道技术及管理。”

    听到这里,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们心里都是坦坦的。

    都是最基础的东西,没难度。

    医学院的学生都可以做到。

    “第四,医师、护士能通过心电图判断心室纤颤、宽QRS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

    “第五,主治医师能够熟练掌握深静脉穿刺、动静脉置管等有创监测技术。”

    “第六,主治医师能够熟练掌握主动脉内球囊泵、血滤机的使用。”

    “第七,主治医师熟练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技术、床旁超声技术。”

    “第八,医护人员能够掌握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D-二聚体、心力衰竭标志物、血栓弹力图、降钙素原等。”

    李一汇一口气说完了所有的技术标准。

    以李志军为首的急诊科医护人员,稍微松了一口气。

    这八条技术标准,绝大多数他们都可以做到。

    看来医科大学一附院的急诊科,也不过如此。

    李志军正准备开口在领导面前装个逼,说这些事都是小菜一碟。

    李一汇却先一步说道:“这些都是急诊科的基础,一般的小医院都可以做到。”

    这话一出,李志军就没法张嘴了。

    小医院都能做到的标准,三甲医院要是还引以为豪。

    那不成笑话了。

    李志军只好闷不吭声。

    事实上,拉开急诊差距的,从来都不会是这种硬性标准。

    而是实际病例操作。

    诊断精准无误,抢救迅速且有效。

    这些技术标准上看不见摸不着的,才是精华。

    “房处,我刚说的是技术标准,下面我再说一下质量标准。”

    李一汇是有备而来,很快抛出第二种打分标准。

    “第一,院内急会诊10分钟到位。”

    “第二,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80%。”

    “第三,急诊留观患者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

    “第四,手术绿色通道畅通,需紧急手术者30分钟内做好术前准备。”

    “第五,抢救室、监护室采用科学的病情评估标准。”

    这五条说出来之后,急诊科医护人员明显就开始慌了。

    首先第二条,做不到,他们抢救成功率只有65%。

    然后第四条,更要命,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压根没手术室。

    这是硬伤。

    房处第一次皱起眉头,质问道:

    “抢救成功率低,我可以理解为技术不到位,但手术室为什么不建?”

    金宝山和王一兵不知道怎么回答。

    支支吾吾半天,给不出合理的解释。

    杨巅峰倒是大概可以理解。

    如果把医院的科室看做投资项目的话。

    最值得投资的,肯定是ICU和手术室。

    因为病人在这两个科室动辄花费上万,甚至几十万,是很正常的事。

    医院可以从这两个科室获得最大化的收入。

    其次是放射科和检验科。

    这两个科室的检查费用最高,也最能为医院创收。

    所以,急诊科这种既没技术又没回报的科室,哪个领导愿意花心思投资?

    不如流放出去,自生自灭。

    就连急诊科的医生,也有很多是其他科混不下去,才到急诊混日子的。

    “金院长,王书记。”房处看向两人,“这两条不达标,我就如实扣分了。”

    他话一说完,身边立刻专人在一张打分表上记录下来。

    金宝山和王一兵只能苦笑着点头。

    “走,我们上二楼看看门诊,如果还有扣分项,那今年你们医院新院区的建设项目,我只能向上级回报,暂时叫停了。”

    “啊?”

    金宝山和王一兵脑袋里轰隆一声!

    新院区项目,是目前第一人民医院最重要的事情。

    医院能不能再发展,再更上一层楼。

    全都离不开新院区的带动。

    另外,开发新院区,这牵扯到两位院领导千丝万缕的个人利益。

    所以,如果新院区项目被叫停。

    不论是对医院,还是对金宝山和王一兵个人。

    都将是十分重大的打击。

    金宝山和王一兵这会儿是真的急了。

    检查过不去,还可以整改,项目被叫停,再想复工可就难了!

    而且鬼知道房处上二楼又要检查什么。

    根本无从下手去布置啊。

    房处可不管这些,背着双手,大步上了二楼。

    李一汇和其他检查组成员纷纷跟上。

    金宝山和王一兵忧心忡忡地走在后面,大脑飞速思考对策。

    “叔,情况不妙啊。”李佳航在队伍里小声道。

    李志军紧张道:“二楼这里要是被扣分,我两就是全院的罪人!”

    “这么严重!”李佳航一脸惶恐。

    李志军点头,满面愁容。

    这是必然的啊。

    急诊科已经有两项被扣分了。

    再扣一项,这次检查就直接就以未通处理。

    那么等于是因为急诊科的无能,直接导致新院区项目强制性被叫停。

    这其中牵扯到多少人的利益。

    可想而知。

    急诊科变成了全医院的罪人。

    院领导还能饶你?

    李志军心知肚明,真要再扣分,自己这副主任铁定是保不住了。

    这该死的李一汇,万恶的李一汇。

    都怪他!

    一瞬间,李志军对李一汇的厌恶程度,直逼杨巅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