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一介布衣 > 第二十五章 闲聊

第二十五章 闲聊

    家俱是要请师傅来家中打的,这个时候的家俱倒也简单。床是矮床,榻是矮榻,农村不讲究,床也可当榻来坐。

    这个时期还未出现椅子,在士族人家进入屋内还需要脱鞋,因为屋内往往铺席,人们习惯席地而坐。

    就算是坐在榻上,也是盘膝或跪坐,并不像后世那样脚是搭在地上的坐!

    木头山上倒是有,但是现在砍树却是迟了,便与村上邻居买,离得近,花不了几个钱。

    当确定了几个房间还是按这个时代的习惯定制了床和榻后,周平安却要求在自己的房间做一个书桌和高脚椅!

    木匠是石板桥村的卢木匠,他看着画得十分详细的书桌和高脚椅却是他生平第一次见!

    “能做得出来吗?”周平安问道。

    “这个恐怕有点难,这得加点钱才行。因为,需要点时间。”卢木匠倒也是个爱琢磨的人,看着那椅子很是稀奇!

    “我听说诸葛先生连木牛流马都做得出来咧!这事可是真的?”周平安觉得令他遗憾的事就是,来到这世界时,诸葛亮已经去世了,离他用木牛流马运送粮草的时间,相去不远。

    无法见证那些牛逼的历史,多少有些让他唏嘘!

    “神一样的人物,那里是俺能比的!”木匠眼里流露出仰慕之情。

    “加钱没问题,你可得保证按我的图做出来。”周平安要求道。

    木匠也连连应是,接过了图纸,慢慢研究。

    做这许多床榻、柜子,又是一笔不少的花费,这钱也就越发的不经用了。

    周平安感概这钱如流水般花了出去,赶紧再去山上找猎,马上就要下雪了,再不进山,雪后便不便再去了。

    这一次,村长家中有事,周吉文没有跟着进山。还是兄弟二人向山中而去。

    “这一次最少要打头鹿子才能出山!”周平安发愿道。

    “听兄长的。娘和青云姐给我做了好多吃的呢。起码得有四、五天的量!就是水少了点。”狗蛋拍拍水囊。

    “水没问题,我们进了几次山,知道哪里有水。中途有补给。起码能坚持个七八天。”周平安自信的道。

    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了,若不是为了赚点钱,周平安真是不愿意出门吹冷风,好在有狗蛋陪着他,也算不寂寞。

    “冷不冷?”周平安关切的问道。

    “穿着狼袄子呢。不冷!”狗蛋吸了吸流出来的清鼻涕答道。

    周平安不由得感概,这孩子年纪虽小,却是个能吃苦耐劳的,或者这就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

    山下,婶子是大好了,趁着姜青云不注意拿过换下的衣服塞桶里就出了门。

    “婶子!你放下,我去洗。”姜青云追了出来。

    “哎呀,都说婶子身体大好了,真的不碍事的。”婶子赶紧护住木桶。

    “婶子,你才刚刚好,这天气又冷,这洗衣服若洗出个好歹来,可怎么得了?”姜青云一脸的焦急!

    “哎呀,真的没事,天天呆在家里,婶子是待怕了,想去河边洗衣服,看看风景,跟村里的人聊聊天呢。”婶子执意不让。

    姜青云也不是一个嘴利索的,一时不知道怎么劝说了。

    “那婶子实在要去,我便与婶子一同去,婶子在岸上看着就行了。你想看风景便看风景,想聊天就聊天。”

    婶子无奈的摇摇头,这丫头一根筋啦!

    无法,两人便一同去到河边。

    众人见狗蛋娘来了,倒是稀奇,纷纷打招呼道:“稀客呀!往年这个时候,你不是都出不得门的嘛?现在看着精神倒是越发的好了。”

    狗蛋娘马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可不是嘛!铁蛋也不知道从那里找了个方子,帮俺配了药。俺现在身体可好了,再也不咳了,日日睡得好,吃得好。”

    姜青云微笑着听婶子显摆,这就是婶子非要来河边的原因吧。

    这个时间点,正是妇人们洗衣服,洗菜的高峰期。

    “哎哟哟,专门为你配了药,想必是花了不少心思和钱的。”

    “你可真是好福气呀!”

    果然众妇人羡慕极了。

    “如今俺家狗蛋跟着铁蛋还开始学起学问来了。他都会背《苍颉篇》了!”狗蛋娘一脸的得意,藏都藏不住。

    “啥?这学问也能说学就学得来的?”钱氏也在人堆中,马上第一个不屑的质问道。

    “别说,前段时间我倒看见铁蛋与俺们村的大才子在一起,关系可好啦。”一个婶子八卦道。

    “是咧,上回铁蛋打猎还带了周大才子呢。回家时,周大才子还提回家一只兔子。”村长家隔壁婶子答道。

    “可不是,我也见了。”

    “这么说周夫子竟然教这两小子学习了。”

    众人羡慕不已,谁不想家里能出个识文断字的?就算考不了秀才,也能在镇上做个掌柜什么的,那收入也是农村人无法比的。

    “反正,俺家狗蛋现在能把《苍颉篇》从头背到尾咧!”狗蛋娘愈发的自豪了。

    她本来就是个爽朗的性子,这些年不仅夫君去逝,婆家嫌弃,众邻瞧不起,娘家也是避而远之,再加上生病,真是没有一日是顺畅的,总之她憋是屈死了。

    如今,她可总算是扬眉吐气了,儿子有出息,铁蛋不仅有本事,还对她这婶子孝敬有加,她觉得这辈子值了。

    “噢哟!我的天啦!都能背完《苍颉篇》了,那可真是厉害咧!”

    “狗蛋可才八岁呀!”众人惊呼着。

    “现在虽然没有笔墨,不过我们拿着树枝也能写好多个字啦!”狗蛋娘又吐出一句让众人羡慕嫉妒的话来。

    “噢——”

    “能不能让我家小六子也跟着一块学学呀?”有人打起了小主意。

    “对呀。我家柱子也聪明咧,让他也去你家学学行不行。”

    “专门教,肯定是没时间的,一起玩的时候有空教两下还是可以的。”婶子得意道。学不学得到,那可是你们自己的事。

    姜青云不禁勾起唇角笑了笑,婶子是爽快人,不过心倒是极善的。

    待到他们回去时,便有不少人纷纷要把家里的菜塞进姜青云的桶里,几翻推辞,还推辞不掉。

    一路回村,也是被人簇拥着。

    钱氏看得眼鼓鼓,恨恨的捶打着手里的衣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