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皇帝开始 > 第四十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收藏、推荐票】

第四十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收藏、推荐票】

    文华殿内。

    在乾清宫与曹化淳商议结束后,朱由检又赶到了这里,召见内阁的四位阁臣。

    朱由检坐在正中的御座上,王承恩提前准备了椅子,四位阁臣分列左右在朱由检的下首坐下。

    “几位老先生,你们先看看这个。”

    朱由检说罢,示意王承恩把魏忠贤的口供拿上去给首辅黄立极。

    口供有十几页纸,黄立极认真地看完,传给了旁边的施凤来。

    大约两刻钟后,四位阁臣互相传阅完毕,顿时一阵沉默。

    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泄愤,魏忠贤口供上涉及的官员太多了,差不多有六十人,远远超过了今天早朝朱由检宣布处理的人数。

    更重要的一点是,除了李国木普,内阁的其余三位阁臣也在名单上,还特意标注了因为何事与魏忠贤有牵连。

    这估计只是魏忠贤能记住的人数,如果往下深挖,不知道还要牵连多少人。

    看到其余人都看着自己,黄立极也不好继续沉默,开口道:“陛下的意思是,这份名单上的官员全部都罢官吗?”

    朱由检笑了笑,反问道:“首辅认为该如何处理?”

    黄立极顿时无言,魏忠贤将他的名字写在了首位,当事人应该回避才对。

    黄立极跟魏忠贤算是老乡,他能进入内阁并且当上首辅,跟这个有一定的关系。

    陛下这么问,估计是想给自己留一些面子。

    想到这里,黄立极语气有些落寞道:“老臣回去便上疏乞骸骨。”

    朱由检没有接这个话,转而看向了另外三位阁臣,问道:“几位老先生的意思呢?”

    施凤来向来是个滑不溜秋的,此刻也不接这个茬,回道:“老臣一切以陛下的旨意为准。”

    朱由检:“……”

    老滑头。

    朱由检随即把目光看向神色微微紧张的张瑞图。

    此刻,张瑞图惴惴不安,因为魏忠贤的生祠碑文,大部分都是他写的。

    这个要说有罪,也不一定。

    顶多是拍马屁,名声难听一些。

    “臣请乞骸骨。”张瑞图没有想到怎么应对,干脆学黄立极乞归。

    朱由检顿时有些失望,内阁的几位老头子都是和稀泥的吗。

    看来以后是指望不上了。

    这时,李国木普正声道:“回陛下,臣认为严惩首恶即可,朝臣攀附阉党,多数是迫不得已,若是全部免官,难免人心惶惶,恐怕将再起党争之弊,现在边镇不宁,局势动荡,一切应该以平稳为主,请陛下三思。”

    李国木普也算是魏忠贤的老乡,但却几乎从不买魏忠贤的账。

    魏忠贤倒是挺重视这份乡情,还把李国木普推入了内阁。

    听到李国木普这番话,朱由检眼睛一亮,到底还是有一个能看清局势,明白事理的阁臣。

    “李老先生说得有理,朕深以为然。”

    说罢,朱由检便从御座上走了下来,接着大声道:“朕登基以来,战战兢兢,宵衣旰食,夜不能寐。

    为了认清形势,朕不停地翻阅这几年的奏疏,以地方督抚和边镇的军报为主,其中又以辽东地区为重。

    我大明土地广阔,物产丰饶,却有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农民终年辛勤劳作,却食不果腹,朕痛心啊!

    我大明兵多将广,人才济济,却只能依靠坚城固守在弹丸之地,关外上千里河山落入敌手,区区奴酋竟敢称国,朕愤怒啊!

    我大明传承国祚二百余年,何曾受过如此奇耻大辱,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大半是党同伐异所致,朕决不允许再起党争之祸。

    国难当头,正是需要尽力为朝廷效命的时候,几位老先生却想着乞骸骨保全自身,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听着皇帝这么一番话,黄立极几人脸上忽然一阵红一阵白的,都觉得羞愧不已,心里害臊得慌。

    这时候哪里还坐得住,几人纷纷起身跪下叩首道:“老臣愿为陛下效死。”

    看到煽动的目的已经达到,朱由检内心一喜,心想着前世在辩论队真没有白待。

    气氛已经烘托起来,这出戏还得继续唱下去。

    朱由检脸上依然怒气冲冲,道:“哼!都起来吧,光嘴上表忠心是不够的,要切切实实地把事情做起来,须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八个字落入黄立极等人耳中,如同一记大锤撞响了钟声,几乎是振聋发聩。

    治国理政,这八个字足矣。

    看到几位阁臣依然精神恍惚,朱由检不禁有些得意,思想纲领的教育可不是闹着玩的。

    只要这几位阁臣接受了这一点,朱由检相信在强大的宣传手段下,大明的官员都会接受这个思想。

    要是大明的官员都变成了实干家,那其他势力就乖乖滚下牌桌得了,都不用玩了。

    良久,等到几位阁臣都回过神来,朱由检便颁布了几条命令:

    “召前礼部侍郎徐光启带着荷兰薯、朱薯等良种即刻进京。”

    “召前兵部尚书孙承宗、前户部尚书毕自严、前兵部侍郎李邦华和前登莱巡抚袁可立即刻入京。”

    “明日,由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联合会审魏忠贤一案。”

    之前起复徐光启的敕谕被驳回,朱由检心里一直记着这一点。

    无农不稳,徐老爷子太重要了,只好阻断他的退休生活。

    清除阉党的主要成员只是手段,朱由检的目的在于将这一批有能力又愿意为大明干实事的官员调回朝廷入职。

    听到这几个大臣的名字,黄立极等人内心微微震惊,知道陛下是有备而来的。

    不过因为在魏忠贤一案达成了“惩处首恶”的目的,加上方才的一番谈话,几位内阁大臣倒也没有反对。

    后续的商议又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时辰。

    直到天色已晚,宫门即将关闭,几位阁臣便陆续告退。

    回去路上,黄立极感叹道:“陛下这语言真是犀利啊,偏偏分析起来,又是一针见血。”

    施凤来接过话头,道:“是啊,以后我们这几把老骨头,怕是有得折腾咯。”

    张瑞图也如释重负,笑道:“老夫只觉得云开雾散,终于可以认认真真做一番事业了,陛下圣明。”

    李国木普故作严肃,拉长了语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哈哈哈哈哈哈……”

    几位阁臣大笑离去。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