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造反开局,老朱崩溃了 > 第二十八章 可养百万兵而不费百姓一两银!

第二十八章 可养百万兵而不费百姓一两银!

    朱元璋仔细思考了下,认真的说道;

    “贪腐是一个人的本质,和有没有钱,,没有关系。”

    “不能说穷人就会贪腐,富人就不会贪腐!”

    “标儿,你的想法错了!”

    朱标认真的看着朱元璋,他对大明朝的官员突然生出了同情之感。

    “所以,父皇认为,只要温饱就可以?”

    朱元璋点了点头,一幅理所应当的样子。

    突然间,朱标有点词穷,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可是,父皇,如果不影响民生,不增加农民的负担的情况下,官员的待遇能得到改善,是不是他们会更用心的帮朝廷做事?”

    这点朱元璋到是不反对,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

    看见朱元璋终于认同,朱标长舒了口气。

    “儿臣打算做的就是如此。”

    “可是你的想法根本不切实际!”

    朱元璋立刻反驳。

    “没有试过,父皇又怎么知道儿臣的方法不行?”

    朱标此刻毫不退让,针锋相对。

    “就凭那些地方仓库?”

    朱元璋红着脸,大声的质问。

    “这些地方仓库,藏了多少财富,父皇可清楚?”

    “明明都是朝廷的财政,为什么户部却不清楚?”

    朱标也是越说越上头。

    他第一次发现,朱元璋是如此的固执。

    想要改变他的观念,实在是太难了。

    “为什么放任地方仓库?”

    “还不是为了他们不至于去搜刮民脂民膏?”

    这是朱元璋为了百姓着想。

    因为如果地方官府没有财政,必然会把主意打到百姓的身上。

    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

    “那父皇又如何确保,有了地方仓库,这些人就不会搜刮百姓?”

    朱标也是立马反击的说道。

    这和刚才朱元璋问他的问题一样。

    都是无法确保的东西。

    因为这里面包含了最复杂的东西,那就是人性。

    人性不可赌,逢赌必输!

    朱元璋张了张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还是做皇帝以来,第一次被别人怼的哑口无言。

    心中愤怒,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眼角看见桌子上的茶杯,伸手拿起,就朝朱标扔了过去。

    朱标连忙一个侧身,躲了过去。

    这老爹,太不讲武德了,说不过,就开始动手了。

    朱标捋了捋袖子,谁怕谁。

    屋里反正就俩人。

    朱元璋看见朱标的动作,更是生气。

    眼睛瞪大,宛若铜铃一般,死死的盯着朱标。

    怒声骂道;

    “怎么滴?你小子还想和老子动手试试?”

    朱标一愣,回过神来,连忙把袖口放下。

    脸上带笑,轻声道;

    “怎么会呢!您是我爹,爹打儿子天经地义!”

    没办法,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孝道为先。

    不管自己是不是太子,只要动手都是不对的。

    再说了,自己又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小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挨过打。

    朱元璋轻哼一声,对朱标的表现还算满意。

    好在自己没有真的养出来一个白眼狼。

    “行了,说回正事!”

    朱元璋颜色一正,缓缓坐了下来。

    “我大明如今也算富庶,可养百万兵而不费百姓一两银!”

    “但是地方财政,收回中央,始终会有很多麻烦。”

    “目前来看,这些钱财对于朝廷,可有可无!”

    这是朱元璋的真心话。

    如果朝廷真的是缺钱,他又怎么会放任不管?

    最真实的原因,就是大明现在完全可以不用百姓养活。

    “爹,目前来看,您说的是对的。”

    “可是长远来看呢?”

    “以后的大明又会如何?”

    朱标随手也搬了个板凳坐了下来。

    “爹,我知道,您要的是大明的万世太平,那些事就得提前去做。”

    “如今的大明,根本就没有统一的财政!”

    “户部发挥的作用更是有限。”

    “各项支出,都是需要银子。”

    “如果不提前未雨绸缪,到时候,银子将从哪里来?”

    朱元璋认真的看了看朱标,这么多年了,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仔细看过他。

    良久之后,朱元璋摆了摆手,张口说道;

    “咱知道,你的主意已定,咱劝不动你!”

    “你已经长大了,确实会自己拿主意了。”

    “如今的形式,你做你自己想做的吧。”

    “别忘了三月之期就行。”

    说完,朱元璋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不再言语。

    朱标咱起了身子,恭敬的行了个礼,转身离开。

    既然劝不动,那就用事实来说话。

    朱标出门的那一刻,朱元璋睁开了眼睛。

    如今的他,就像一只没有了牙的老虎,唯一就是一条风烛残年的老命而已。

    大明交给太子,不知道究竟是对是错。

    许久之后,房间里,响起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声。

    东宫太子府。

    刚从御书房中回来的朱标,只感到身心疲惫。

    还没有来得及歇息一下,就有太监来报,梁国公蓝玉求见。

    朱标揉了揉太阳穴,坐在椅子上,示意把人带进来。

    “臣蓝玉,参见太子殿下!”

    蓝玉轻车熟路,跪拜行礼。

    “免礼!请坐!”

    蓝玉也不客气,大大咧咧的就坐在了椅子上。

    看着太子脸色不太好,连忙出声说道;

    “太子,国事繁多,非一日能完成的,不可太过操劳,坏了身子。”

    蓝玉知道,太子的身体向来柔弱,可不想他累坏了。

    “放心好了,我心中有数。”

    有下人端来茶水,置于桌子之上。

    蓝玉拿起茶杯,轻轻呡了一口,然后就放下了。

    这才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臣今日前来,是特地来劝诫太子殿下。”

    “朝廷中事,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蓝玉没有明说,但是朱标却听懂了。

    他明白,蓝玉这是真心为了自己着想。

    “国公的劝诫,我自当听着。”

    “不过此事,我说的是真的,并不是随性的一个想法。”

    面对蓝玉,朱标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接下来,还需要他的配合。

    “现在重中之重,就是地方仓库,能不能安稳的,真实的收回朝廷!”

    “此事,你需要多费心在这上面。”

    蓝玉点点头,今日来此,也是想看看太子对于此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也好方便自己接下来做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