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夭寿!老朱照着我小说抓人 > 第四十六章 该死的草堂明人

第四十六章 该死的草堂明人

    可是此时却不能点破,只好道;

    “我们不需要出面,只要让书店多加印刷就好,让他们主动去售卖。”

    众人脸色这才好看了一点,只要自己不出面就行。

    就在众人想要散去之时,有一书生跑了进来,大喊道:

    “诸位,那草堂明人露面了!”

    众书生闻言大喜,只要草堂明人露面,那他们的人物也就完成了,可以和恩师交差了。

    “快说,在哪!”

    只见那书生扬起手中紧紧攥着得到一本书,大声道;

    “在这里!”

    众书生疑惑,这是搞什么名堂。

    “只见那书生继续道;

    “那草堂明人没有表露身份,不过他又新写了一篇小说。叫【孔乙己】”

    众书生闻言大失所望,此刻哪里还有闲心看小说。

    只有黑书生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上前一把夺过那书生手中的书,迅速的翻看了几页。

    顿时满脸震惊,大怒道;

    “这草堂明人好大的胆子,这是准备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众书生见此,也明白了其中定有不妥,一个个焦急的看着黑书生。

    毕竟此刻书只有一本,还在黑书生手里。

    只见黑书生合上书页,快速的说道;

    “诸位,还是尽快把这本小说买回去给各位的恩师大人们看看吧。这是要挖读书人的祖坟哪。”

    说完,黑书生拿着此书,急匆匆的出了门。

    等到其余书生回过神来,那黑书生已经消失不见。

    众人只好望向那来送书之人,

    “快说,那本书写了什么?”

    送书之人也是一脸无辜,他只是刚才在街上偶然听到此书是草堂明人所写,就买来准备告诉众人,准备一起商量。

    来时匆匆,哪里顾得上看书中所写的是什么。

    就只看了书名和作者,确定是草堂明人所写。

    此刻面对着众人的眼神,他只能实话实说。

    心中暗恨那黑书生,如此匆忙的把他的书拿走了,连买书的钱都没有给他,现在还剩下他一个人一头雾水的面对着这些书生。

    看着这书生不像说谎,只得问道;

    “这本小说哪里还有的卖?”

    毕竟黑书生这几日在这群书生之间,还是很让人佩服的,改编小说的点子,也是黑书生第一个提起的。

    现在他都如此说,说明这本小说确实事关重大,由不得众人不着急。

    毕竟自己的前途可都是压在了此事上面。

    “现在这本书,听说整个应天府到处都是,只要是书店都可以买到。”

    刚说完,就见众书生们一哄而散,茶楼瞬间空了。

    仅仅不过一日,这本小说的已经传遍了整座应天府。

    草堂明人的名字不知道被人暗中骂了多少回。

    国子监祭酒在看到此书的第一时间,就把此书列为禁书,在国子监求学的学生,一旦发现有看此书的,一律撵出国子监。

    毕竟国子监祭酒是孔氏族人,这本小说在他看来,就是在指名道姓的骂孔氏族人。

    不过应天府不只有国子监有读书人。

    作为大明京师,这里是天下读书人汇聚之地。

    几乎所有人都看了一遍这本孔乙己。

    不屑者有之,愤怒者有之,不在意的也有。

    不过,对于草堂明人的身份,众人都很是好奇。

    上一本小说,牵连了一位皇亲国戚。

    这一本小说,直接骂尽了天下读书人。

    他们都很想知道,究竟是谁,有如此大的胆子。

    “这是把天下读书人都说成了是那孔乙己啊。”

    “恐怕看过此书的人,特别是那些没有科举及第的读书人,现状和孔乙己的现状何其相似?”

    宋濂手里拿着孔乙己小说,不禁叹道。

    “恐怕自己这当代大儒的名头,在这草堂明人的眼里,也不值一提。”

    “大明什么时候出了这等人才!”

    本来宋濂对取消科举就颇有微词,不过明白其中内情的他,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圣威难测。

    可是这本小说,如此堂而皇之的将之说了出来,这让以后谁还敢自称自己是读书人?

    这是把读书人的脊梁都打断了啊。

    看来,自己接下来想要清闲怕是也不成了。

    ……

    胡府

    胡惟庸端坐在正堂上,看着下面站着的黑书生。

    “丞相,此书已经传遍了整个应天府,要不要学生做点什么?”

    黑书生好不容易才得胡惟庸看重,现在没了科举,自己以后的的前途就只能靠胡惟庸了。

    因此,他在茶楼里看到小说的第一时间,就来了胡府。

    胡惟庸满意的看着黑书生,此人甚是机灵,和那些只会读书的人不一样,是个可用之才。不由想要考考他。

    “那你说说,应该怎么做?”

    黑书生小心翼翼,明白这是在看他的处事能力,仔细斟酌了一下道;

    “丞相大人作为文官之首,学生认为,丞相可以站出来在朝堂之上,上奏疏,请求皇上处理那草堂明人对读书人乃至孔圣人的不敬之罪。

    这样,丞相大人帮助那些文官们出了气,以后那些人会更加拥护丞相大人。”

    胡惟庸面带微笑,摇了摇头,叹道;

    “你还是太年轻,没有经历过官场,更不懂官场上的生存之道,不懂圣心!”

    “如果此事真有这么简单,其他人会想不到?”

    黑书生一想也是,自己确实有点想当然了,面露愧色。

    “行了,这也不怪你。看你是个可用之人,今天我就给你上一课。”

    “我问你,这草堂明人一个山野村夫,为什么忽然会被百官重视?”

    黑书生好像想到了什么,满脸震惊,差点脱口而出。

    “呵呵,明白了吧。此事从一开始就是圣上在背后操控。形成今日这种局面,说不得也是圣上故意为之。”

    “枪打出头鸟,说不得圣上就在幕后看着谁第一个跳出来。”

    “你们这些书生如何,圣上不会在意,他在意的肯定是朝堂之上。”

    “所以,此事我不能出头。”

    “我告诉你一点,你可要记清楚了,这也是为官最重要的一点。”

    黑书生十分恭敬的听着胡惟庸的话,毕竟能得胡惟庸亲自教导,那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想要在这大明朝廷上为官,屹立不倒,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会揣摩圣心。”

    “只有明白圣心了,你接下来的所作所为,才会有人暗中替你撑腰!”

    “至于得百官的拥护,重要么?”

    “重要,也不重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