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夭寿!老朱照着我小说抓人 > 第五十三章 论取才之道(求追读)

第五十三章 论取才之道(求追读)

    朱标回到东宫,把东宫属官全部喊了过来。

    “今日将你们聚集在此,实在是有一件事需要和你们商量,还望各位商讨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太子请讲,我等必将竭尽全力。”

    看着众人,朱标心头也不由放松,这么多饱学之士在一起,总会有个说的过去的答案吧。

    “我想请问下,朝廷的取才之道!不知各位的看法如何,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众人闻言,没有立即回话,深思起来。

    毕竟这取才之道,乃是国之根本,重之又重,如果张嘴就来,无的放矢,反而会遭众人耻笑,让太子看轻。

    朱标也不着急,毕竟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坐在书桌前慢慢等待。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人主动开口。

    朱标只好道;

    “诸位有什么想法,但讲无妨,今日只是讨论,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准泄露。”

    诸人行礼称是。

    这时才有人站出,开口道;

    “取才之道,本是国之重事,我等不该妄议。不过今日既然太子问起,臣也就斗胆说一下,臣自己的一些微薄看法。”

    朱标慢慢喝了一口茶水,听他接着讲下去。

    “如今,朝廷使用的乃是荐举制。这个制度,想必各位也都了解。荐举制形成极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雏形。”

    “到西汉时,察举制是荐举制度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新的朝代当做最重要的人才选拔途径之一。”

    “直至魏晋南北朝的实行九品中正制后,荐举制才逐渐走向没落。”

    众人点头,这是荐举制的由来,众人都清楚。

    见到众人认同,他接着说道;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荐举制的主要形式。”

    “一般分为唯贤是举与唯才是举两种形式。“才”指的是具胜德行,“贤”指的是德才兼备。唯贤是举在群雄逐鹿的战乱时代更为适用,唯才是举更适合国泰民安的鼎盛时期。”

    “我大明如今开国不久,这两种发法都使用过。”

    “如今看来效果不错,确实是为朝廷增添了不少有识之士。”

    朱标点头,这些他都经历过,自然知道。

    比如那刘基刘伯温,宋濂,叶琛,朱升等人,都是举荐这种制度下出来的人才。

    “荐举有三途:礼聘,征召和举荐,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今站在此处的诸位,恐怕都和我一样,是属于前两种吧!”

    众人点头。

    毕竟朱元璋为了培养太子,给太子配备的师资力量是全国顶级的,放在任何一个小地方,都是堪称大儒的。

    “如今圣上对荐举制加以改革,举荐的人才需要考核,通过之后才能为官,这也是很好的改良了和完善荐举制。

    “可是荐举制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这个制度,在战乱时,由于危机四伏,所以荐举是把真才实干放到首位,因此荐举的人,往往确实是能力出众。青田刘伯温,刘大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是在国泰民安时期,没有了危机束缚,人的私心和贪欲很快就会暴露出来,荐举制也就没有了其存在的理性和公平。”

    “荐举的名额有限,谁不想举荐自己熟悉之人,亲朋故吏,所以现在荐举上来的人,往往容易造成德不配位的情况。”

    朱标听得连连点头,这就是大明如今面临的情况,分析的完全正确。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同。

    虽然他们都是荐举制的受益者,可是刚才所说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那你认为如何?”

    朱标问道。问题他都知道,目前就是看看有没有解决之法。

    略一沉吟,此人斟酌说道;

    “臣以为,相对于荐举制,臣认为科举制相比较来说,更为公平,也是为天下士子打开了一道大门,将会有更多的读书人投入其中报效朝廷。”

    朱标不置可否,端起茶杯,拨弄茶水。

    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些道理,可是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看着朱标不说话,众人知道,这个答案不能令人满意。

    又有人站出来说道;

    “臣以为刚才刘大人说的大部分都是对的,但是也不是全对。”

    朱标放下茶杯,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荐举制度是有缺点,可是也不是绝对,它目前最能适合我大明朝廷当前的需求。”

    “如今我大明开国不久,百废待兴。从朝廷到地方,需要的是大量的官吏,这些靠科举制度是万万做不到的。“

    “科举制度培养人才的周期太长,短期内不能高效的产出实干型的官吏。”

    “而且蛮夷蒙元的的高危统治下,科举形同虚设。其后社会动荡,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无疑就是一种奢侈。”

    “当今圣上,在大明开创之初,也曾举办过几次科举,可是结果呢?诸位想必心里有数。这些科举出来的读书人,是我大明目前需要的人才么?”

    众人无话反驳,前段时间的孔乙己,大家都知道,无疑是把这层遮羞布给掀了起来。

    如此大的动静,身在应天府为官的他们,又如何不知?

    对于科举,洪武三年,圣上曾下旨举办科举,连着举办了三年。

    在洪武六年,圣上乾纲独断又暂停了科举取士。

    是科举制度不行么?

    不是的,只是因为科举考上来的读书人,都是一群少年后生,缺乏实际经验,根本不符合大明朝廷此刻的需求。

    看着众人无人反驳,他接着说道;

    “所以,我们不能只说制度,还是要看哪种情形更适合现在的朝廷,要不然与那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何异?“

    这人的说法,朱标也是认同,这也是他和皇上一直纠结的原因所在。

    现在不是哪种制度更好的问题,都有其好处,可是对于当前的大明,特别是对朱元璋来说,目前这两种方式,很难满足他对于人才的要求。

    要不然他也不会让朱标刻意去问林然了。

    也是想打开思路,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商讨了半天,这些人把两种制度的利弊都分析了出来,可是却分成了两派,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服谁。

    朱标听的一阵头大,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啊。

    要是这个答案回复皇上,恐怕林然命不久矣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