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夭寿!老朱照着我小说抓人 > 第七十章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第七十章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却是时来运转!

    明春就考了监元,至秋发魁。

    来春又中了第十名会魁,殿试二甲,考选庶吉士。上表给假还乡,焚黄谒墓,圣旨准了。

    说到这里,说书老先生停顿了一会,端起茶杯,慢慢饮了两口。

    在座的各位听书人,也是为子照感到开心,毕竟如此付出,那么多年如一日,最终高中,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结果。

    人们相信,付出肯定就会有回报。

    这个子照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么。

    以后教育孩子,就可以把子照当做典型。

    涂节也是深以为然,不过他认为这个故事肯定是哪个读书人自己写的,说不得就是来夸耀自己的过去的。

    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呢?

    涂节心里后悔。

    这可是赚官声的机会啊。

    涂节不由得也是佩服书中的子照。

    “老先生,故事结束了?”

    有人好奇问道。

    毕竟故事说道这里,子照已经高中,也是众人想要看得结局。

    而且大多故事都是如此,最后咸鱼翻身,幸福快乐。

    “不应该吧,如果这就结束了,那这个故事也无甚稀奇啊。”

    有人反驳道。

    只见老先生呵呵一笑,说道;

    “这位看官说得对。”

    “既然说书,那肯定要说精彩的书,如果只是这种平淡结局,岂不是让诸位意犹未尽?恐怕各位也会看低咱的本事。”

    “行了,老先生,别卖关子了,大家都想知道还能发生什么?”

    被老先生一句话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貌似故事的高潮还没有来。

    众人都迫切的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涂节也是来了好奇心。

    按理说,咸鱼翻身,富贵还乡,这已经是完美的结局了。

    可是听这老先生的意思,还有下文?

    涂节刚站起来的身子,又坐了下去。

    他倒是要看看这后续如何。

    毕竟能想出这种方法夸赞自己的人,即使在朝堂之上,也不是个等闲之辈。

    自己正好可以趁机多学习下。

    “砰!”

    惊堂木再响,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茶楼鸦雀无声。

    只见说书老先生缓缓开口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且说那子照自从高中,回乡祭祖过后,被朝廷封了官,做了那国子监官员。

    涂节听到这里,心中恍然。

    自己还道是谁,写出了这样的一本小说来夸赞自己。

    原来是国子监的人。

    那此事倒也不足为奇了。

    那些人,为了虚无的名声可是什么都做得出的。

    虽然同为读书人,可是读书人和读书人还是有区别的。

    涂节接着听下去,不过自认已经猜到是一篇自卖自夸的小说,此刻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兴致。

    只听说书老先生继续说道;

    “说来那子照也是争气,在饱受了人情冷暖之后,奋发图强,官运倒也亨通,一路晋升无阻。”

    “适时科举再度停止,读书人没有了晋升之路。”

    “国子监就成为了众读书人的心中圣地。”

    茶楼众人点头,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

    毕竟读书人寻苦读书,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既然科举已停,只能另想他法,国子监就成为了最好的去处。

    进入国子监的读书人,不仅家属可以免除丁役,而且变现良好,更有很大的机会直接进入仕途。

    毕竟朝廷总是需要一直有人才的。

    可是国子监却并非那么容易进去的。

    只听老先生继续说道;

    “国子监,汇聚天下有才能的读书人,众人皆是把它当做鲤鱼跃龙门的那道龙门。

    可是想要鱼跃龙门,脱胎换骨,首先得能接近那道门。”

    “可是如何才能接近呢?”

    众人顿时来了好奇心,知道恐怕接下来就是故事的最高潮了。

    “子照掌管国子监,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虽然是苦学出身,可是前些年的遭遇,让他心性大变,对于钱财之物有着莫名的迷恋。”

    随着老先生的娓娓道来,一名“清官”的形象生动的出现了众人脑海里。

    子照明白读书人的不易,可他也明白世事的艰难。

    起初官职卑微,还阿能勉强抵挡住诱惑。

    可是随着官运的亨通,权力逐渐变大。

    国子监成了一家之堂。

    众书生想要进入国子监,必定要登门拜谢。

    子照也是谨慎,不熟之人,不会帮助。

    对于那些有识之士,也会大力举荐。

    因此,倒也落得个好名声。

    真是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端的是个清官。

    众人默然,这其中的潜规则,众人哪会不明白,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头皮想要做官的原因。

    本不在意的涂节,现在可是坐不住了。

    自己本以为是国子监哪个腐儒,写出来夸赞自己,提高官声的。

    可是故事的最后一段,超出了他的预料。

    这哪是故事,这是杀人的刀啊。

    说不知道当今皇上最恨贪污腐败,手段之狠厉,让人闻之丧胆。

    可是那最后一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杀人诛心。

    恐怕是谁也承受不住这样的指控啊。

    此刻的涂节,脑袋已然发懵。

    不过凭借着在官场之中的直觉,他知道,朝廷之中,有人要倒大霉了。

    这次会牵连到谁,他也不知道。

    为今之计,还得是赶快找人商量才行。

    涂节想到了百官之首,胡惟庸,他早就有意拜在胡惟庸门下,一直没有很好的机会。

    今天这倒是个很好的机会。

    想必那些朝中大臣们还都没听过这个故事。

    想到这里,涂节再也坐不住来了,起身欲走。

    恰在此时,听到老先生说道;

    “此故事只为博君一肖,当不得真。此外,这个故事不是小老儿我自己编的,故事已经编纂成书,城中书店尽可买到,有兴趣的感官可以买回家里一阅。”

    “名字叫【子照官记】”

    涂节听到这里,急匆匆的出了门,这件事自己要抓紧时间才行。

    凡事抢占先机,才能得到最大的好处。

    涂节按照老先生所说,果然随便就在一家书店买到了这本小说。

    越是这样,涂节心里越是激动。

    现在说明这件事的影响必定不小,就看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一路不敢停歇,直接来到了丞相府。

    直接递拜帖,说是有紧急情况要禀告丞相,人命关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