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山夫木郎

    瀛洲亨德八年,瀛洲大内国山冈城。

    山夫木郎早早就在家中洗漱完毕。

    等到家中在的来自大明帝国产的钟表开始敲响他设定的时辰后,他准时迈出了家门。

    单从装扮来看,山夫木郎身上装扮并不像是瀛洲标准的武士打扮。

    反而更像是来自明国的士子。

    他头上虽然顶着瀛洲常见的黑色斗笠,但是身上却穿着藏青色长衫。

    如果有识货的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来自大明帝国的得意坊所制的长衫。

    也正是因为此,哪怕这件长衫有些褪色但是山夫木郎依然每次有重要事情的时候都会穿着他。

    只不过,很有可能因为穿着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哪怕是被明人戏称为穿不旧的得意坊的长衫,都被他穿的已经老旧不堪了起来。

    山夫木郎腰间挂着一把长剑,这是瀛洲常见的长剑式样。

    在出门之前,山夫木郎仔细地擦拭了一下长剑,又仔仔细细地把包裹内到东西好好的细数了一遍。

    才推开房门。

    今日倒是十分凑巧。

    刚刚开门,就遇到了山夫木郎熟识的一位同事。

    “典膳大人,您这么早就要出去啊?”

    山夫木郎的同事看到他出来,行了一个礼。

    “是啊,非常时期嘛。”

    山夫木郎也微笑着回答。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典膳。

    但是也是堂堂正正的从七位下品的官员。

    比对方一个最低品级的左兵卫少志,还是地位高许多的。

    “位”即位阶,在瀛洲,这既是⾝份等级,⼜有待遇⾼低的意味。

    瀛洲的位阶深受大明帝国盛唐之时九品正从上下阶制的影响,⾃⼀位到⼋位,各分正、从两级。

    从三位以下,每⼀级再分上、下两阶--即四位⾄⼋位每⼀位之内有四阶(例如四位分为正四位上、正四位下、从四位上、从四位下);在从⼋位下之下尚有⼤初位(上、下)和少初位(上、下),类似大明帝国常常戏称的“不⼊流”。

    或许是要显摆一下自己的身份。

    山夫木郎开始直接接机与他聊起天来。

    “今年国内已经打了三次大海仗,据说南面的盗寇已经开始登陆,这段时间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国主们不得不积极备战,他们这些的大人开始加班加点,那么我们这些小官吏自然也就忙的不可开交。”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在不知不觉里特别突出了官吏二字。

    要知道虽然山夫木郎只是一个从七位下品的身份,并且还有官身,所以无论如何,他都算得上是官员身份。

    哪怕他这个官员被那些看不起他的武士讽刺为厨子。

    但是还是拥有高人一等的身份。

    因此,哪怕山夫木郎的口中微微有所轻蔑,但是对面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武士。

    虽说在战场上立下了一点功劳,蒙国主开恩,赐了一个位阶,但是却没有官身。

    因此这样的身份,与官员相比还是相差较大的。

    在尊卑上下讲究非常的瀛洲,官员与这些不入流的武士进行回话都已经是相当亲民的态度了。

    “典膳大人,您这身装束,今日是又有宴席吗?”

    或许是山夫木郎的态度对于他来说过于亲切,这位同事也为了表达亲热开始攀谈了几句。

    “今日国主召集各位大人商议军机要事,要事结束后大概率会有宴席。”山夫木郎解释了一下。

    这或许是他的习惯。

    说什么事情都想带上一下国主大人,仿佛为了彰显自己不同一般的身份。

    事实也是如此。

    作为从七位下品的典膳,他的工作就是负责尚食局里的相关工作。

    尚食局里的主事一般设有两人,是正五位的官人,一般掌管在御前进奉饮食的事情,凡是要进奉的美食,都需要先尝一尝。

    尚食局下面分别设有四司,即是司膳、司酝、司药、司禧。

    典膳就是司膳司里的二把手了。

    典膳负责调和国主食物的温性,凉性等,在适合时节的节令给国主与国后食用。

    这也是大内国渊源深厚,才有如此富含神州正统文化的官职位阶。

    要知道大内国国主大内氏是真正的血统高贵,大内氏祖上相传为百济圣明王的儿子——琳圣太子。

    哪怕作为瀛洲人的山夫木郎,他虽然素来看不起高丽国的那些人的做派。

    但是还是不得不承认,在传承神州文化中,高丽国比现如今一团乱麻的瀛洲要好很多。

    也或许是家学渊源,大内国现如今国内的这一套官职位阶,是最为正统,最不逊色于瀛洲帝都天子那边的。

    当然,山夫木郎也常常会说,正是感受大内国的渊源文化,因此才来效忠。

    对方一听山夫木郎关于自己工作的介绍,立马恭敬的“哦”了一声,又恰到好处的吹捧了一下山夫木郎,在山夫木郎欣欣然的话语下,两个人又寒暄了几句,然后各自告辞。

    大街上人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身覆黑甲的大内国的士兵,他们排成长长的队伍来回巡视街上的一举一动,整齐划一的步伐仿佛在提醒过往的行人:现在是战时。

    山冈城位于瀛洲本洲西部的最南边,属于瀛洲地域中的中国地方。其面对濑户内海,与瀛洲的伊予二名洲岛隔海相望,北面呈带状地,周边从东到西分布着山地,山地的南面延续着吉备高原和津山盆地。

    而山冈城正式建在附近为数不多的平原之上。它的辖区内大多为丘陵地,为了增长自己的生存地盘,缓解膨胀的人口数量,从前几代都国主开始,山冈城都朝着海岸线进行干拓,以取得的土地来增长城市圈的范围。

    山冈城是天然的良港,自古就是瀛洲中国地方主要的物流集散地。

    也正是因为此。

    它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是前往瀛洲本洲腹部的咽喉之地。

    随着战火的肆虐,伊予二名洲岛以及部分地方沦陷在南胜天的势力手中。

    一些识时务的大名以及野武士,竟然公然宣布加入南胜天的势力。

    这让本来觉得是看戏的瀛洲本洲岛西南势力们顿时压力大增。

    特别是大内国,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进攻,国主在这一年都移驾到了离伊予二名洲岛最近的大内城。

    想起现在的国主大人。

    山夫木郎一边加快了步伐,一边内心充满了尊敬。

    当今国主大内义隆,是完完整整继承了前任几代国主宏愿的一代枭雄。

    在当今国主的任上,大内国已经成为瀛洲西中国与北九州一代的最强势力;并完全的垄断了自上代大内义兴时开始与细川氏所争夺的对大明的贸易权。

    可以这么说,大内国现如今风头无双,是现在瀛洲最强的大名之一。

    但是权力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

    南胜天的到来,受到最大挑战的,莫过于拥有着对大明贸易权的大内国。

    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

    大内国的贸易总额下降了百分之八十之多。

    这些损失,都是拜那位海天子所赐。

    想到这里,山夫木郎都忍不住掐痛了手上的指心肉。

    也正是因为贸易额的吃紧,加上军事开支的大大增加。

    这也让国主大人,自他起,降低了官吏们都工资待遇。

    也正是因为工资待遇的降低,再加上因为进出口贸易风险增加,从大明帝国进口过来的货物价格每日上涨,一日一个价格。

    使得他一个堂堂的大内国,从七位下品位阶的官员,穿得还是一件破旧的长衫。

    或许国主大人就是用这个方式,来营造同仇敌忾,御敌以外的氛围吧。

    山夫木郎努力绕过这些军士,直接来到了位于城北的国主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