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熟能生巧

    晚自习这会,秦诚正在埋头学习地理的时候,突然今天的坐班老师,陈佳新走了过来。

    “秦诚,等下晚自习下课以后,来一趟我的办公室呗。”

    陈佳新突然找到自己,秦诚也有点诧异。

    明明最近都没有什么学习困难,需要向他这个语文老师求助的,他却还主动找上自己。

    秦诚的思维其实是比较偏向于大学的自主学习的。

    进入大学以后,老师说是老师,其实都是各个专业学术或者科研领域的教授。

    平时要承担教学任务不说,还得负责自己的课题研究、项目报告撰写,甚至还要经常参加各式各样的官方论证研讨会。

    这也就决定了,这些教授或者导师们,平时只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日常的讲课中。

    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或者精力,关注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情况。

    除非你自己不懂了,可以主动来问。

    要不然老师根本不会像高中那会那样,还为了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每过一段时间就来一次随堂小测。

    测试完之后,还要改分排名,最后还要再细致地讲解一下试卷,再鼓励一下后进的同学,表扬一波考得好的学生。

    这在大学老师这,根本都是没有的事情。

    很多大学老师给某个班级上了一年课,基本上学生脸和姓名都对不上的,都大有人在。

    秦诚正是基于这个认知,才会下意识觉得陈佳新找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过度关注了。

    另外几次测试下来,秦诚的语文成绩在整个年级,也是名列前茅的。

    在秦诚看来,只有考得差的同学,才有约谈的必要和价值。

    像他这种成绩还蛮可以的学生,难道去到办公室,还要特地表扬一番吗?

    ……

    晚自习之后,秦诚还是硬着头皮来到了陈佳新的办公室。

    虽然吐槽归吐槽,但是陈佳新毕竟在学校,还是一个小有派面的校党政办副主任。

    语文老师的邀请偶尔可以推脱一下,但是陈主任的请求,还是可以稍微听一下的。

    秦诚这回,用的是社会人的行事准则,来看待这件事情的。

    虽然秦诚只是一个学生,跟陈佳新在行政关系上,也没有很强的人生依附关系,但是陈佳新确实帮了他很多。

    如果这个面子都不给的话,那秦诚之前在体制内,也就白混这么多年了。

    “陈老师,找我来请问有什么事情嘛?”

    秦诚开口问道。

    “坐坐坐,不用这么拘谨,把这里当自己家就好了。”

    陈主任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先招呼秦诚坐下来,然后自己去泡茶叶去了。

    下晚自习之后,这会都已经快十点半了。

    秦诚以前就是老材料狗,看到陈佳新在这个点数泡茶,下意识地感觉到他肯定是今晚不想睡,想着挑灯夜战加班码字了。

    毕竟这么晚喝浓茶,肯定会整晚失眠睡不着的。

    “我就不喝茶了,我怕睡不着。”

    想到这,秦诚礼貌地拒绝道:

    “给我一杯白开水就好了。”

    “对对对,瞧我这个记性,都忘了这会是几点了,喝茶确实容易睡不着哈哈哈。”

    陈佳新拍了拍额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他这副无奈的样子,秦诚感觉似曾相识。

    之前在部委里,还是苦逼材料狗的秦诚。

    写不出材料苦恼的时候,或者拖着疲惫的身子,坚持挑灯夜战的时候,那个难受的样子,跟现在的陈佳新不说一模一样,基本上姿态神韵,也有个九分相像了。

    或许是在陈佳新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

    秦诚大概也猜到了陈佳新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

    “陈老师,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材料,这会儿写不出来吗?”

    秦诚的猜测一语中的。

    “你咋知道的啊?!”

    陈佳新被说中心事之后,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确实有篇材料完全没有头绪,所以才想着找秦诚你过来讨论一下的。”

    其实说来也挺搞笑的。

    一个校党政办副主任,竟然找秦诚这个高三学生,一起讨论怎么写材料。

    这如果说出去给外人知道,肯定会觉得这是天荒夜谈。

    但很不巧的是,这种事情现在却是真实发生了。

    秦诚想着既然自己来都来了,那就帮忙陈佳新看一下怎么写呗。

    而且如果能帮上忙,也算是还了陈佳新上次帮忙争取免初试名额的人情。

    想到这,秦诚就对着陈佳新点点头。

    陈佳新立马心领神会,把一份通知要求递给了秦诚。

    秦诚大概瞄了一眼,通知里的大意是需要阐述一下,高中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

    想要写好这类材料,那就得先有充足的样本,去掌握和了解哪种模式,对于学生的生本教育发展,是最有效和最直接起作用的。

    像陈佳新这样一直干坐在这里,哪怕语言功底再好,词汇掌握得再多,也是写不出来的啊。

    这里就有个学问或者说道理。

    不管是写什么材料,撰稿人都不能坐井观天,想当然地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靠着自己的现象来行文撰稿,那样的话哪怕文章写出来了,也是一坨不接地气的垃圾大便。

    根本没办法反映真实情况,也无法引起其他人的共鸣,这样根本就不是在写稿子,而是在杜撰不存在的情况。

    还好秦诚是一个有良心的撰稿人,之前在部委里,写的每一份材料,都是经过多方调研和取数之后,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多次打磨,才最终成稿的。

    写出来之后,秦诚还会征求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如果得到反馈哪些地方要改过来的,秦诚也会毫不含糊立马改正过来。

    其实写材料跟做学问,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

    如果不能脚踏实地从实际需求出发,那痛苦的不仅是撰稿人自己,还有审稿人也会顺带被折磨。

    试想一下,你写得稿子一直不过关,那负责审稿的上级,就得反复帮忙把关和提出指导意见。

    久而久之,写稿子的人会逐渐产生自我怀疑,会反复质问自己是不是写材料的那块料。

    而审稿的人,也会给撰稿人贴上文笔一般或者拉胯的标签,以后甚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也不会让这个人写材料都有可能。

    这对于在前途上有所追求的年轻人来说,其实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管在什么单位,能够被上级看中,负责写稿子的人,一般在提拔升迁还有个人待遇上都是比较优越的。

    除非你是上了年纪的或者已经功成名就的老同志,要不然只要是有上进心的年轻人,都会想着搏一搏,看看能不能被领导看上自己的文字能力,然后获得快人一步的发展机会。

    陈佳新这会的心理状态,估计也是差不多这种意思。

    他想把这篇文章写好,但是却无从下手。

    万幸的是,他没有想着自己闭门造车,瞎编杜撰一波。

    那样的话,肯定就是治学态度有问题了。

    而秦诚作为一个有良心、有节操的老材料狗,自然也不会帮忙这样的人。

    “老师,我看了一下,如果要把这篇稿子写好的话,还得去找一下我们学校的生本教育实践案例,掌握一下相关数据,并且最好访谈一下已经在搞生本教育的老师,看看她们都是什么样的想法。”

    “把素材收集齐了,摸透了整个生本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才能写出来符合要求的文稿。”

    秦诚的一番建议直切要害之余,又不拖泥带水。

    这正是陈佳新想要的意见和建议。

    “秦诚,你这样一说我就懂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其实陈佳新不懂这些,也不是他的个人能力问题。

    这还没上升到这个层次。

    主要是陈佳新一直都在知名高校的象牙塔里,专研文学作品之类,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行政文稿。

    就连党政办副主任这个位置,也是才坐上这个位置不久。

    雷建军校长平时也很忙,根本没有时间指导陈主任怎么撰写行政文稿。

    这就相当于陈佳新得自己从头摸索,什么都得靠自己去钻研和研究了。

    本来呢,靠着自己去研究,甚至碰壁多了,也能慢慢取得进步,最后也能成为数一数二的文稿高手。

    毕竟秦诚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多写多改多练,总没有错。

    可是陈佳新现在已经没这个机会,失去这个阶段了。

    一上来就是一个必须很快出稿子的位置,而且还没有什么试错的机会。

    只要雷校长有需要,就必须拿出一份百分百过关的稿子给他。

    要不然就是陈佳新不称职,或者说不胜任这个位置。

    尤其是陈佳新的前任陆军,正是因为在这方面上弄虚作假,才被雷校长给拉下来的。

    要不然也轮不到陈佳新坐这个位置了。

    所以,陈佳新想把这件事情的迫切之情,秦诚是能够很好理解的。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秦诚一直给陈佳新介绍和指导行文思路。

    陈佳新毕竟是文学底蕴深厚的才子,经秦诚这么一点拨,立马就对这篇稿子的行文思路,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也就不再这么担忧和焦虑了。

    “秦诚,没想到你在写行政文稿方面,也这么有研究啊。”

    陈佳新忍不住夸赞道。

    “无他,熟能生巧而已~”

    秦诚淡淡地回复道。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