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医者晚明 > 第七十三章 太医院分科

第七十三章 太医院分科

    一晃三天过去,一百八十一人的成绩今日就要公布。张介宾一大早赶来太医院,这次到没有再跑错地方。

    众人都来到右学房外,按照十一科房整齐列队,张介宾所在大方脉有八十几人,占了近半人数。

    “首先公布大方脉科入选名额。”阎平之手持卷轴,大声念道:

    “第一名杞县刘伋;

    第二名信阳方应时;

    第三名南皮汤性鲁;

    第四名滨州周宗岳;

    ……;

    第七名山阴张介宾;

    ……;

    第十名滨州刘梦松;

    ……;

    第十九名祥符郑谊;

    ……;

    第四十四名濮州李先芳;

    第四十五名大梁张昶。

    以上45人入大方脉科学习。”

    听到名字的45人悲喜交加,悲的是成绩不理想,喜的是好歹入了大方脉科。而未念到名字的三十多人,各个如丧考妣,他们都是一时人杰,没想到竟铩羽而归,一个个都大受打击。

    阎平之安慰道:“微店的名字的不用沮丧,你们还可以补进其他科,平时也能来大方脉科听讲,我们随时欢迎。明年大考,还是有机会考上的。”

    赵凤翔闻言点了点头,他也是落榜中的一员,就看待会哪个科房缺人了。

    马莳站了出来,说道:“下面由我念针灸科入选名额。”

    “第一名潍县孙出声;

    第二名平阳府宁县郑晖;

    ……

    第六名平阳府宁县郑郊;

    第七名抚州府临川县汤显祖;

    针灸科入选七人,尚缺员二人。”

    接着是妇人科、眼科、正骨、喉鼻等科,都有缺员。

    全面都是医士念的名单,到小方脉时,万邦宁亲自上场。他一上来,众人便都安静了下来。

    “小方脉科第一名保定府安州王廷辅;

    ……

    第四名开封府禹州刘宇;

    ……

    第三十名泽州程应宠。

    小方脉尚缺额六人,欢迎大家前来小方脉学习。”

    说完,万邦宁便下去,而尹林庵却走了上来,开口说道:“下面我宣布伤寒科情况。”

    “第一名平阳府芮城张吾仁;

    第二名汝宁府光州黄朴;

    ……

    第三名青州府益都杨惟正;

    ……

    第十四名潞安府长治县申相。

    伤寒科缺额四人,还请有志伤寒的前来找我。”

    很快,包括外科在内的名单陆续念了出来,毫不意外,陈实功获得了外科第一。

    等十一科念完,姚宏站了出来:“兖州府巨野姚宏愿转针灸科学习。”

    此言一出,众皆愕然,大家都知道姚宏一向痴迷本草,这会怎么会突然想到去学针灸呢?

    “杨师前几日说得好,医者治病当简便廉效,我研究本草也是了这个目的,可现在有当世第一的针灸大家,可以学更简便廉效的方法,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草我有基础,去旁听也不会跟不上,但针灸不行,必须从头开始学,如果马师兄觉得我还可以,请带我去见杨师,我要转入针灸科学习。”

    众人闻言若有所思,杨惟正也站了出来说道:“青州府益都杨惟正,愿转入痘疹学习,世间疾病除伤寒外,唯有儿科最致命,六年前,太医院改组,特设痘科,只因痘疹夺走了太多幼儿性命。杨某不才,愿入痘科,习得良法,拯救更多幼儿性命于顷刻间。”

    此言一出,更多人受到了震撼,他二人舍弃自身优势,转而从头开始学习针灸、痘疹,只是因为时代需要,病者需要他们。

    这是真正的大医精诚。

    有了他二人带头,先前因为落选而沮丧之人,纷纷振奋起精神,开始热火朝天的选起科来。

    很快十一科皆满员,万邦宁最后说道:“现在跟着各房师兄走,要调号舍的,先各自协调,协调不了的,找各自师兄。换好号舍,认清学房,今日可以休息一日,明日开始,正式开讲。每月只有初一十五两日休沐,其余时间不得外出。”

    张介宾一听,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再也不能随意出去,变得跟王鸣鹤一样倒霉。

    大方脉在医林东边的北廊房教习厅,张介宾等人也需要搬号舍。而陈实功、汤显祖却不用动,外科、针灸等六科,外加本草都在科房(左学房)上课。

    右学房,只有伤寒、小方脉、妇人科、痘疹四科。

    当然十一科学习的不仅只有他们一百八十一人,还有三年内未通过考核的近百医生。

    另外百余医士都在景惠殿前的大堂学习,只是大半医士和部分医生都外派,院内人数并不多。

    张介宾搬完号舍,就邀请舍友去家里吃饭,有几人心动,但见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安排,那几人也婉拒了。最后。还是只有张介宾独自一人走了出去。

    刚出大门,就见汤显祖正和二人在太医院与钦天监相邻处说着话,张介宾一时好奇,也凑了过去。

    只听一人说:“义仍兄、郭兄,今日凑巧,不妨与我去会友如何?”

    另一人说道:“好,前几日未能好好与义仍畅聊,此时正好。”

    汤显祖说道:“正好今日也无事,同去。”

    先前说话那人正是朱国祚,而另一人正是广信府郭澹。他二人早已认识,一人是钦天监天文生,一人是太医院吏目之子。

    今日又知晓三人间互相认识,更是激动不已。

    “加上我一个吧!”张介宾一开口,便将三人目光吸引了过来。

    朱国祚朝他点了点头,他二人也见过几面,算是点头之交。

    汤显祖介绍道:“这是我太医院同窗,山阴张介宾。介宾,这是我太医院娇子朱国祚,钦天监大才郭澹。”

    “朱兄、郭兄,幸会幸会!”

    “介宾,你也来了?”

    “张贤弟好!”

    三人互相见礼完,张介宾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带上我呗!”

    朱国祚开口道:“正好,我们几个部门晚辈今日聚会,人当然越多越好,这样更热闹。”

    “哦?不知都有哪些部门呢?”汤显祖也很是好奇。

    “四夷馆译字生,翰林苑童子生,这在加上钦天监天文生,太医院医学生。我嘛,也算是顺天府府学生。”

    朱国祚挨个介绍道,说完还一阵感慨道。

    “可惜今日不是休沐日,若等十五休假,聚的人更多,还有京卫武学生、国子监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