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欢迎来到星河门 > 第24章 两千里加急奏折

第24章 两千里加急奏折

    天京城,大周朝的政治中心,腊月初八这天天亮没多久,整座城市都弥漫着腊八粥的香气。

    这天不只是寻常百姓家,当今太上皇永光帝与皇上永和皇帝也会在宫里请百官吃一碗腊八粥,然后放假放到明年元宵节后。

    巳时,永和皇帝亲自推着太上皇坐的小车来到了大殿前的广场上,身后跟着太子钱騚乾。

    皇帝一家子最大的特征就属那国字脸和粗眉毛,好在公主们基本上随妈。

    在后宫,皇后娘娘偕同其他宾妃、公主和未成年的王子们同样以腊八粥宴请京城有品级的妇人。

    大殿前的广场上已经摆满了矮桌和蒲团,永和皇帝推着永光帝从中间的大道上缓缓走过,同时对身边的太子钱騚乾说道:“往日朝会都是百官等我,今日我就等他们一回。”

    “恩与威的平衡,你要自己用心把握。”

    过完年就十六岁的钱騚乾马上低头说道:“皇儿受教。”

    三人走到了文武百官位置的最前方,武官那边排在最前面的四个位置矮桌雕龙画凤最为豪华。

    这时永光帝问道:“他们今年也不来了?”

    永和皇帝有点无奈地回答道:“刀帅这辈子就没离开过草原。近年倭寇似乎掌握了新法可在冬季到江南,剑帅需要亲自坐镇。弓帅又老来得子,就不打扰他了。枪帅这十八年来不知归隐何方,去处只有那些老部下知道,儿臣派人暗访多年都没有结果。”

    永光帝一副“又是如此”的模样,最后说道:“我看过完年了让太子去拜访他们吧,至少混个脸熟。”

    永和皇帝点头说道:“好,顺便再拜访各处宗门。”

    永光帝想了一下,又说道:“让他自己一个人去,就给十两银子。”

    旁边的钱騚乾静静地听着父皇和皇爷爷怎么折腾自己,同时心中有点小兴奋,在京城待久了早就想出去玩了。

    接下来,皇帝、太上皇、太子入座,随后文武百官进场。

    宫女们端着一碗碗腊八粥穿梭在百官之中,一时间裙带飞舞、环佩玎铛。

    滚烫的腊八粥装在双层的银碗中,盖上盖子,在这大冷天的不那么容易凉。

    待粥上齐,接下来是永和皇帝讲几句勉励百官,然后是各部门一把说两句感谢太上皇和皇上,说完腊八粥也没那么热了,大家吃完放假。

    就在此时,一阵号角声响彻云霄。

    永和皇帝目光一凝,广场上文武百官大惊失色,纷纷转头看着南门方向。

    南方,两千里加急,是倭寇入侵,还是南蛮又至?

    能动用两千里加急的驿报,恐怕是有哪个府县遭殃了。

    答案很快就出来了,一阵车轮声后,当值的御林军将军领着两个人快步走进广场,来到了皇帝的座位前方。

    文官之中,礼部尚书差点跳了起来,嘴巴张得老大,不可思议地看着身后背着一面红色小旗的龙潭先生。

    领路的将军跪下大声禀报:“启禀皇上,八桂省安州府南宾县都监赵昊两千里加急!”

    这下子上到太上皇,下到服侍的太监,在场的所有人都懵逼了。

    那个写《三国演义》的赵昊得封都监是什么情况大家都懂,有职无权的角色居然发两千里加急驿报,该不会是《三国演义》的结尾部分吧?

    驿报可是国之重器,私人私事用之轻则十倍罚款,重则一刀砍了,送书稿明显属于私事。

    场内这么想的人有很多,一时间诸如弄臣、佞幸之类的名词在他们的脑中冒出来。

    永和皇帝最先回过神来,他马上让人把驿报呈上来。

    跟随龙潭先生一同前来的是南宾县的洪县尉,他取下身后背着的红色包袱交到龙潭先生的手上。

    龙潭先生先是和前来取驿报的公公及带路的将军一同验明包袱里装驿报的铁筒上印记、封条完整,随后打开铁筒取出两个信封。

    永和皇帝看到信封的时候心中一惊,因为其中一封是普通驿报的红色印记,另一封是秘密情报的黑色印记。

    他马上打开普通驿报,第一眼看过去看到标点符号的时候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这是一种句读方法,于是马上一种阅读起来。

    下面文武百官大气不敢喘,眼神好的在盯着皇上的眉毛和胡子。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皇上高兴的时候捋捋胡子,生气的时候摸摸眉毛,眉毛摸得频繁了那是要杀人的。

    于是大家都看到永和皇帝一会眉毛一会胡子,看得所有人一头雾水。

    “杀得好!”

    永和皇帝突然一声大吼,兴奋地一巴掌拍在面前的桌上,桌面瞬间出现了一个巴掌型的洞,旁边金碗里的腊八粥晃都没晃一下。

    接着他把这封赵昊写的算是奏折的东西递给了钱騚乾,说道:“念给大家听。”

    太子接过奏折,看过一遍后大声念道:“都监赵昊谨”

    “奏为八桂省安州府南宾县突发瘟疫及县丞柳某、其父柳某某盗取库粮哄抬粮价”

    “臣永和五年腊月初一于十万大山中见弘医宗清铃采药,得知南宾县于十一月中旬爆发瘟疫,疫者腹痛吐泻不止,药石难医,逝者无数,疫者多且药石缺便奉秋月长老命入山采药。”

    “疫者满县而采药者屈指可数,杯水车薪,臣厚颜恳请山中修士助一臂之力。上天有好生之德,众修士纷纷予以援手。有江山门长眉长老,正值筑基华丹之关头,闻之即刻出关以飞船运药。(省略为其余修士邀功内容)”

    “臣于腊月初二至南宾县县城,一路火光冲天浓烟四起犹如焚城,戴孝者哭泣之声不绝于耳,竟使煮烹无柴薪。”

    “疫发后南宾县知县范公身临最前,每日筹措药材安抚百姓仅睡不足一时辰。天嫉英才,范公染疫,逝前言己命不久已汤将药让于百姓。”

    “时南宾县县尉洪淼快报至行政司,总督曰年关将近万事年后再说。”

    “范公仙逝,安州府知府李公亦亲临南宾,怎奈疫病凶险不慎染病。恰臣至南宾县,县中已无七品以上官员,逐依大周律李公将救灾之权移交于臣,并嘱咐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臣得知城内粮价飞涨已有十倍,米店悉数关门,府库粮食更是以救灾名义被县丞柳某以一文钱一石悉数买走。”

    “时百姓已无粮,县城内一私塾上进堂高秀才收留瘟疫孤儿二十余人,家中米粮告罄只能四处讨粮以米汤度日。”

    “臣登门寻县丞柳某央其以月前三倍粮价卖粮,其父柳某某曰自家库中均为贡米不可贩卖,柳某以黄金美人贿臣。”

    “臣念了一首诗:春插一株秧,秋收万颗米。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臣叱责曰:尔等奸贼想让大周朝现末世之相乎?”

    “柳某曰:贡米事大万不可失,若有虚言天打雷劈。”

    “逐天雷至,九道。”

    在场所有人惊得瞪大了眼睛,发誓召来天雷仅在书中见过,没想居然真的有。

    百官过于震惊,以至于后面赵都监砍了柳县丞和柳老太爷并将其全家收押都没在意。

    在太子读奏折的同时,永和皇帝把密信看了一遍,随后面不改色地交给太上皇。

    永光帝读过一遍秘信,面不改色地还了回去,同时点了四下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