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山后渤海日出 > 第二十章 第三回 冒死出使

第二十章 第三回 冒死出使

    早在正月十五,茵儿就发现裴蓉蓉与人幽会,她没有告诉楚岳,妾室的身份去告发这件事,多少有些瓜田李下。

    其实所谓的幽会也不过是隔着花墙,问候近况。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裴蓉蓉太过谨慎,反倒被人发现,加上她平时对待下人的态度很差,没有下人愿意替她隐瞒。

    茵儿是同情裴蓉蓉的,裴蓉蓉靠着孤高在楚家生活,丈夫连自己房间的门都不进,未出阁前的恋人旧情难忘,常来“关怀”,她控制不住自己。

    茵儿极力想保护他们暂时的相聚,否则事情闹出来,指不定下一步会怎样。

    从山后郡回京,楚岳就带妻妾及下人搬进靖恭坊老宅,他不接近裴蓉蓉,也冷淡茵儿,时常留宿书房,

    老宅地方不大,翻修之后,清雅舒适,距离皇宫和昆士牧场也近,方便走动。

    地方小了,很难藏住秘密,家里总有那么一两个爱嚼舌头的下人,裴蓉蓉的外情不久就传到楚岳的耳朵里。

    楚岳极要面子,裴蓉蓉是师傅刘仁轨做媒娶进家门的,不能休,不能退。

    他没有逼问裴蓉蓉,每天黑着一张脸睡在主屋的外间,不许裴蓉蓉解释,也不许她踏出房门半步。

    这样僵持不是长久之计,可除了这样,楚岳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听闻天皇派楚浩出使突厥,楚岳立刻请缨做副使。

    ***

    凭女人的直觉,燕西认为楚浩这次出使凶多吉少,大难即将降临。她生完孩子刚出满月,天后又远在洛阳,怎么才能免楚浩于水火呢?

    救出杨卫州确实冒险,楚浩知道这是一步险棋,可也不得不那样做。

    天皇只要起了戒心,再说什么都多余。他倒觉得这个时候出使突厥看似凶险,说不定比留在两京更安全。

    楚浩不混官场,上次出使让楚岳当正使,是为了楚岳的仕途。而这次楚岳主动请缨,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

    突厥的局势和天皇的态度很明显,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上阵亲兄弟,楚浩没有阻止楚岳,也没有再把正使的身份让给他。

    造船坊的船已经备好了,楚浩正计划和楚翰、楚旷、楚博一起开始新一季的海上之旅。他们计划去到西欧寻找失落文明亚特兰蒂斯,当然,楚浩主要的目的还是开展商路。

    虎鲸船队不过杭州湾,广州都督懦弱,下属官员跟着不作为,南海的商人总被僚人侵扰,胡商的货常常供不上,楚浩急切想去南海疏通。

    他并没有为自己的性命担忧,他恼火的是皇命打乱了他的出行计划。

    为了杨卫州,他已经耽误了几个月,连辽东、渤海都没有去。此次去的是西突厥,单就来回路途就需要一两个月,楚浩越想越光火。

    该来的总是要来,尽管极不情愿,出发的日子还是到了。

    饥荒之年,朝廷为了军心、战情大办裴行俭的丧事,排了七七四十九天。楚浩和楚岳没有来得及送葬,便带着两名文史官、几名随从踏上了出使之路。

    秘密出使,没有几个人知道,也没有人送行。

    西突厥群龙无首,部落各自为政,阿什那骨笃禄部最大,楚浩和楚岳带着一封天皇的责问书去见这位首领。

    因为今天五月阿什那车簿联合西域三国侵扰唐境,被安西都护王方翼击败,王方翼擒住各部酋长三百多人,所以天皇发责问书给突厥,令突厥各部安分守己,如有反叛,定当剿灭。

    就算突厥与唐没有过往那些恩怨,单单打开这封责问书也会把唐使杀了。

    楚浩不想那么多,他跟突厥人打过交道,只要能当面晓以利害,陈述阐明立场,他就不会有危险。

    突厥虽然战败,突厥军队反倒更加逼近唐境。他们得到吐蕃的支援,迅速壮大队伍,很快就成了气候,与吐蕃你消我涨,不断在大唐边境作乱。

    楚浩想,既然来了,一定要把突厥收拢,畅通河西走廊,让西方的货物能顺利运到大唐。

    他是商人头脑,楚岳可不是。楚岳天生就是个战士,上次去东突厥,这次西突厥,他把地形、气候、路线一一记下分析,为今后统兵做准备。他时刻警惕四周,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刻让众人隐藏起来。

    其实楚浩秘密出使,楚岳开始并不知道,是燕西找得他,燕西说楚浩满不在乎,担心他会出事,请楚岳做副使,好有个帮衬。

    天皇如此对待楚浩,楚岳心里对楚浩的那点儿嫉妒立刻转为同情,毕竟是亲兄弟,什么权势、钱财,危险时刻都不能和亲情比。

    兄弟二人在安西与王方翼会和,了解突厥所部的动向,故人相聚,分外亲切。

    “王叔擒拿西突厥首领三百多名,身受重伤,升任夏州都督,到东都面圣,接下来朝廷定会让王叔做大军总管,抵抗吐蕃。”楚岳三句话离不开作战立功。

    “别说做大总管,即便这个夏州都督恐怕也坐不稳。”王方翼苦笑道。

    “这是为何?”

    “我本是废皇后王氏的族兄,天皇忌惮天后,不会重用我。就算天后不表态,天皇终究因为没有保护我的族妹,以至于族妹惨死,他也不愿意面对我这个废皇后的亲戚,因为负罪感会让君臣关系尴尬。”

    王方翼与楚家世交,他说得是实话,发人深省。

    楚浩深切体会到什么叫伴君如伴虎,君王至高无上,君王所有的感觉、哪怕是负罪感,也可能会疏远甚至杀害一个人。

    楚浩以往一味逐利,为天皇、为自己,他以为他在为天皇赚钱,强国富民,可天皇拿大笔钱奢侈浪费,追求享乐。百姓饥荒,边境战乱,天皇仍然想着修建宫殿,遍封五岳。

    天皇不只害怕楚浩的影响范围,还因为楚浩不断让他和太子显捐钱救民,使得天皇负罪生厌,不愿意面对楚浩。

    关中开始暑热的时候,使团出了大唐边境,来到西北草原。

    天高地广的高原,凉爽的风让人忘了战乱。

    遇到第一个突厥部落,楚浩就命令文史官把使节举起来,向突厥深处进发。

    头顶苍鹰盘旋,楚浩曾经想用鹰代替鸽子传递信息。鹰难以驯化,多年来只有那么一两只鹰可以把信件传到目的地,它们就像突厥人一样自由,不受管束,能够吸引它们的只有食物。

    六月,草原的黎明居然还有些冷,能看到马匹的呼气结成白雾。

    楚浩一行人简单吃了早饭,开始赶路。

    当他们走进一个洼地,远处高坡上骨笛响起,三面围过来突厥的骑兵。

    骑兵看到大唐的使节,突然冲下来进攻。眼看就到马前,却并不交战,而是拉弓放箭,再回到高坡,然后再返回进攻。

    楚浩和楚岳忙于对付三面骑兵,还要保护文史官,有些力不从心。楚浩用突厥语问对方是那个部族的,却没有人回答他。

    突厥骑兵从三面不断俯冲,楚浩和楚岳两人招架不住,想回撤到过夜的古城里,可突厥人纠缠着不让他们走脱。纠缠之间,就有兵刃相见。

    骑兵轮番上来打,一人只过一两招,在楚浩不断追问下,一个骑兵终于说出他们是阿什那元珍部。

    阿什那元珍是阿什那车簿的儿子,五月因为在北方游猎,逃过一劫。

    阿什那元珍听说父亲被唐军俘虏,他号召车簿残余兵将,加上自己原有军队,与阿什那骨笃禄联合反唐。他的实力与阿什那骨笃禄旗鼓相当,不容小觑。

    楚浩表明唐使身份,说要见阿什那骨笃禄。正在与他交战的突厥人忽然停手,问明他的来历。

    双方互相介绍的时候,对面高坡上的突厥骑兵连发数支冷箭。楚浩来不及抵挡,一支箭深深扎进他的胸膛。

    上午温度高,他没听楚岳的劝说,脱了护甲,身上没有任何防护,突厥长箭几乎把他的身体穿透。

    放冷箭的那拨骑兵嚎叫着冲下来。楚岳护着楚浩,楚浩左手扶住胸前的箭,右手拿着刀,战了几个回合,跌落马下。

    突厥两个骑兵用网子把楚浩兜起来,飞速向西面高坡而去。

    楚岳被团团围住,等他杀出重围,楚浩早就不见了踪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