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蔷薇风起 > 第217章 轻婚礼模式

第217章 轻婚礼模式

    听秦宵说两个人有可能复合,金小希说:“你们可以说我嘴黑,就这样的,再找回来又得跳进火坑了!”

    雷蕾说:“应该不会了,女人已经醒悟了!”

    金小希说:“她醒悟了有啥用?大家想想,一个这么好的女婿,为什么女人的父母会任由女儿胡闹?”

    秦宵点着头说:“大姐说的对,不仅是任由女儿胡闹,两个老人还说三道四。有过好多次,女人的父母去我们店里胡说八道的,说他们姑爷怎么怎么样的。还说姑爷没能耐,说跟他们女儿一起打牌的那个大松怎么有能耐。我不太好意思赶他们走,我们家厨师厉害,每次他们说不好听的,厨师就说,您二位挪挪地儿,我们家只接受良言善语!”

    明霞问林樾檑:“师娘,你还记得我昕薇姨么?”

    林樾檑看着刘玉华说:“管管你姑娘,啥意思?”

    刘玉华笑着说:“师父的爱人可不就是师娘么?还能叫你师爹?”

    冷冰霜憋不住笑的说:“明霞,别欺负你师爹,哈哈哈!”

    林樾檑被她们气的红着脸说:“你们聊你们的,我旁听。我不说话,刚才也一直没说话。你们也别惹我,惹怒了我,有你们好果子吃!”

    胡明佳笑着对明霞说:“明霞,咱哥确实一直没插话……”

    冷冰雪问胡明佳:“明佳,你忘了他刚才咋说的了?说姨妈的二女儿的时候,居然说跟我一样,假小子性格,虎了吧唧的!”

    鲁妮笑着说:“怪不得明霞对你发难,人家是在替她五姐报仇!”

    金小希笑着说:“可不咋地,咱们都忘了这茬了!”

    刘玉华也笑着说:“该说不说,咱哥今天表现的是挺好,基本上没插话,就插那么一句话,顺手牵羊,还把小雪捎带了!”

    鲁妮问:“不对吧,刚才他好像还说我啥了的?”

    纳兰月按了下冷冰雪的脑袋说:“倒带,重复一遍!”

    冷冰雪重复着林樾檑说过的话:“第一段:我认识魏宇是十五年前的事,我俩也算一见如故,也算不打不相识。他大学刚毕业,就分配到了我们商场的税务所,在我那买了套音响,不咋会用,总来找我麻烦,呵呵呵!我惹不起人家,几乎天天伺候他,伺候了他老人家两个多月,我俩就成哥们了。

    第二段:魏宇喜欢小月了,就移情别恋了。

    第三段:那年我去看姨妈,姨妈没在家,说是被人请去救火了。小敏说,有个叫鲁妮的,在国外不好好读书,处了一个外国人当男朋友。”

    鲁妮惊奇的看着冷冰雪问:“小雪,你好厉害呀,这都能记住?”

    胡明佳笑着对冷冰雪说:“对了,雪姐也是我研究的目标。她这脑袋里到底是什么结构?”

    冷冰雪笑着看着大家说:“我也挺苦恼的,啥都忘不了!”

    林樾檑靠在靠背上说:“也是一种病,罕见的病!”

    胡明佳笑着对冷冰雪说:“姐,不用苦恼,从我知道你记忆力超群那天,我就开始观察你了。雪姐,你就是记忆力好,不是超忆症。咱哥使坏呢,你想啊,你要是超忆症,咱哥能说么?”

    冷冰霜也说:“我的记性也特别好,我曾经跟海林的几个专家探讨过,会不会是我们家族的遗传基因的原因。

    那些老师还专门请我姐去了上海,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俩都不是超忆症。其实就算是超忆症,也没什么可怕的,不传染,也不遗传,也不会对身心有什么伤害。超忆症极为罕见,超忆症的患者,主要的苦恼是什么事都忘不掉,特别是不想想起来的事,一直萦绕在脑海里。

    而我和我姐对于不好的事,几乎视而不记,并且很少能主动回忆起来。”

    她又看着明霞说:“明霞的记忆力也非凡,能记住那么多古诗的,恐怕也很罕见!”

    她又看着胡明佳和秦宵说:“于飞哥能记住那么多国文经典,明佳能那么年轻就学完了别人要比她至少多用十年功的课程,也都是记忆力超群的人。”

    冷冰雪笑着说:“小霜带我去上海,看完专家后,我确实挺开心的,因为我真是超能力,不是病!”

    纳兰月说:“咱哥捣乱,刚才他两条罪证针对魏宇,一条罪证针对妮姐,咋办吧?”

    冷冰霜笑着说:“咋办?你们说,大不了我多伺候他几天呗!”

    金小希笑着对纳兰月说:“嫂子讲情了,意思是说,咱们对哥下手,就是让嫂子挨累!”

    鲁妮笑着摇摇头说:“算了,这么好的嫂子,我可不忍心让她挨累!”

    纳兰月也说:“那我也大人有大量,咱们研究婚礼的事吧!”

    鲁妮第一个说:“我的意见,你们三对干脆就办个真正的集体婚礼。把咱们五家的场地都用上,把你们特别好的朋友都约来,不收礼,不用婚车,不用婚庆公司那一套。但是,不能太简单了,你们可是三家呢!”

    小雪也说:“对呀,我的舅舅家,还有我的两个叔叔,一个姑姑,都要请来,你们这么不吭不响的,回头都得挑理。”

    纳兰月也对冷冰霜说:“魏宇家有几个亲戚,他还有几个战友,同学,不来怎么行?”

    大家七嘴八舌的围攻着冷冰霜。

    林樾檑说:“你们说话我不该参言,但是不能欺负我老婆啊。这样吧,明霞你不是有个婚礼新概念么?你说说。”

    明霞说:“疫情的关系,各地都提倡小范围聚会,同时呢,现在的人们聚会也开始讲求质量。并且那些繁杂的婚礼程序主要是耗费金钱,成全婚庆公司和饭店,对新人的未来生活一点用都没有。

    还有,虽然交通发达了,但是停车位又是问题了,大家都来参加婚礼,车辆停车也是问题。另外,一些年纪大的人跑来跑去的,婚礼上又不认识谁,来不来的除了折腾也没什么意思。

    我研究过,以前之所以大办婚礼,主要是四邻八舍的都在一个村子,或者一个镇子里住,来往方便。而一些远道的亲属,来往不便,也可以借机会走动走动。

    还有个原因就是,大户人家讲排场。

    时代变了,这些都该变了。排场没用,亲戚朋友交通发达了也常走动,婚礼跟春节一样,就是个节日。所以,好多年轻人主张轻婚礼模式。把婚礼宴席和繁杂的形式的东西取消,只约一些特别好的朋友小聚一下,真正的热闹一下。

    对于亲属的长辈和重要的人,比如单位领导,一对新人,带着喜糖和喜酒,登门拜访,以示敬意。既走动了亲戚,又增添了情谊,也不会因婚礼当天人多而怠慢。”

    鲁妮说:“这个理念好,我也听说过。”

    金小希问:“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走动亲戚朋友,拜访领导,这需要花很多时间。”

    明霞说:“大姐,你也说会花很多时间。那平时都各忙各的,是不是就没机会走动亲戚了?

    可婚礼现场,事情多,来的客人也多,哪有时间去照顾好领导和长辈们呢?

    而且,很多人,为了表示尊重,是不是也要亲自去请?比如长辈或领导来参加婚礼,是不是需要亲自去请,是不是也需要时间呢?

    还有,姐姐们,你们想啊,平时,真的要想和领导接近,哪有那么多机会啊?去领导家里做客,哪有那么多理由呢?

    而借由结婚,去领导家送喜糖就不同了。一对新人,在筹备婚礼期间,百忙中,亲自去给领导送喜糖,是不是礼轻情意重?

    而借机会让自己的另一半和领导的另一半拉近关系,会不会给领导一个不错的印象?关键是,不收礼金,新事新办,会不会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呢?”

    金小希她们都不住的点头,表示赞同。

    纳兰月问:“具体的怎么办呢?”

    明霞说:“策划,策划必须有,包括从拜访到轻婚礼的小仪式,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策划案。”

    雷蕾说:“那策划还要请专业的人,这不又是一笔费用?”

    明佳笑着说:“看来养儿子的人和养闺女的人的出发点就不同。蕾姐一直琢磨的是将来娶儿媳妇花多少钱的问题!”

    雷蕾说:“那当然了,你们是不知道,听说现在一套婚礼流程走下来,加上酒席,少则十万,多则几十万呢!”

    明佳笑着说:“晓高我们俩的婚礼,这家伙居然花了十八万,礼金才收了十几万块,而且大部分都是需要未来去还的人情。你们说这个婚礼仪式有什么用?是能让以后的日子过得更好?还是能让自己升官发财?还不如听我的,拿钱付个首付,我俩拥有个固定资产多实惠呀!”

    雷蕾说:“那可不一样,现在好多女孩子都要面子,宁可不吃不喝,以后勒着肚皮过日子,也要有一个豪华的婚礼。特别是有些娘家人,要求婆家婚礼必须豪华,娘家还要去好多人,所谓的观摩!”

    鲁妮说:“呵呵,别胡扯了。哦,雷蕾,我没说你,我说那些女孩和娘家人,就是胡扯。

    还勒着肚皮过日子,她们能做到吗?还不是婚后天天闹心,又骂婆家穷,又骂丈夫无能的?

    是观摩了,观摩后有啥用呢?还有那些娘家人,以后人家小两口不过日子了?亲家不走动了?

    雷蕾,我是跟我儿子说了,将来找对象,啥也不要的,咱不能亏了人家。如果敢开口要一分钱的,你俩就远走他乡,我可不惯着。”

    雷蕾笑着说:“妮姐是这样的人,你越不要,她越给。你要张口要了,那就完了,啥也没有。”

    小月说:“跟哥一样,小霜啥也不要,他居然主动带小霜去看电影。”

    小霜说:“月姐,你说起看电影了,那可真难为我家大笨熊了。一场电影下来,他是满头大汗,哈气连天,坐立不安的,真的太难为他了。

    我问他,你这么难受,为啥要陪我看电影?

    他说,就因为你提了一句,我没答应,你就不提了,还笑呵呵的说,看不看无所谓的。”

    雷蕾说:“对,这点上,妮姐跟哥肯定是亲兄妹,吃软不吃硬。”

    林樾檑说:“你们聊你们的,别总带上我。

    明霞,刚才你蕾姐问你,策划一样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

    金小希说:“这个话题还没完事呢,现在先要统一思想。”

    刘玉华看着大家说:“咱们真是一类人。就说看电影的事,估计换个女人,早都忘了。就算不忘,也会说,那算啥呀?不就是一场电影么?

    再看看咱们嫂子,她就觉得哥那么为难的陪自己看了场电影,就像哥给了她一笔巨额财富一样,不仅一直记着,到今天,还特别感激。”

    鲁妮说:“主要是小霜能理解,哥为了她,什么都不会吝惜!”

    冷冰霜笑着说:“既然我们家大笨熊提议下一个环节你们不同意,那就先说回我徒弟的话题!”

    冷冰雪也说:“对对对,刚才明霞提到昕薇姨了,被咱们打岔岔过去了。”

    刘玉华说:“昕薇姐是我们店里的厨师,烧的一手好菜。人家祖上从唐朝就是御厨,一直到清末,几乎每朝每代都出御厨!”

    纳兰月说:“现在都讲究什么几星厨师!”

    金小希看了眼林樾檑,叫林樾檑没说话,她就对纳兰月说:“小月,哥不说你我得说你了,你这也是被文化侵略了。几星厨师算啥呀?就他们做的那些菜,先不说吃得起吃不起,根本就不是中国人胃里应该有的东西。”

    冷冰雪说:“崇洋媚外呗!”

    纳兰月撅着嘴看着冷冰雪说:“叛徒!”

    冷冰雪笑着哄着纳兰月说:“姐,我没说你,我说的是推崇那些洋玩应儿的人!”

    鲁妮说:“我觉得还真不是崇洋媚外,应该算是哗众取宠!”

    秦宵说:“我觉得是无知惹的祸!”

    刘玉华问林樾檑:“哥,你说说!”

    林樾檑笑着说:“我没你们见识广,既没出过国,也没在大城市生活过。那些星级厨师我都没见过,更别说他们做的菜了。不敢妄加非议!”

    金小希看着林樾檑说:“你又上纲上线,能不能正常聊天了?”

    冷冰霜看着林樾檑笑着说:“搭子没在,咱哥心里没底,哈哈哈哈哈哈!”

    金小希也说:“可不是么,平时咱哥说啥,于飞哥就跟着溜缝!”

    鲁妮说:“哥,以我对你的了解,你应该能比我们有见地!”

    林樾檑坐起来,用吸管喝了口水说:“见地谈不上,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崇洋媚外,知识浅薄,哗众取宠,这些因素都有。但主要是知识浅薄的人,想哗众取宠,偏偏他又是个不问究竟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发表言论,还是写文章,都会信口开河。

    我不是说外国的东西不好,很多外国人的东西我们也要学,也要用。我说的是,不能一味的推崇外国人什么都好,这样就成崇洋媚外了。就比如说那个什么几星厨师,我们中国人的馆子里还真没他们的位置,包括在国外的华人餐馆,都不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而我们的国厨,却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电影电视剧关于他们的题材也不多。可我们别忘了,我们的餐桌上,都是他们的影子个精华。还有我们出去下馆子,馆子里的餐桌上,基本上也都是他们或者他们的徒子徒孙给我们呈现的美味。包括小吃部,包括米线麻辣烫,都不是寻常得来的!”

    鲁妮笑着说:“我说的吧,咱哥没在大城市生活过,而他说的,确实大城市餐桌上现实的诟病!

    我经常组织我们公司的人聚餐,大家吃饭聊天时,基本上都不聊餐桌上的菜,而是吃着国厨做出来的美味,嘴里却讨论着他们很少能吃到的外国菜!”

    林樾檑说:“话题控呗!所谓话题,无非是新鲜的,并且大家共同感兴趣的新鲜的事物。现在媒体给大家说话的机会太多了,也不仅是媒体,包括餐桌,都给大家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我们年轻时,下一次馆子好难,确实很少有聚在一起聊天的机会。现在说话的机会多了,那些想突显自己的人,就会用一些他认为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来博人眼球。而很多人也确实吃他这套,愿意了解未知的东西,慢慢的,国外的东西就成了焦点。

    本来接触新鲜事物是件好事,可是能在国外生活的人也为数不多,大部分人都是走马观花。那聊什么呢?无非就是餐桌上那点事儿,因为你就是在国外呆一天,也要吃饭。至于吃的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在国外吃的饭。

    我有个同学也挺有意思的,今年也五十多岁了,他这一辈子,就上了十年班,去过两次外地,可不了解他的人,跟他聊天,那简直就是个万事通!”

    金小希看着林樾檑笑着说:“哗众取宠,知识浅薄,崇洋媚外,不问究竟,在这个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冷冰霜问金小希:“姐,你咋知道?”

    雷蕾憋不住笑的说:“有一次,我们吃饭他赶上了,不到一个小时,被小希姐打个车给送走了!”

    冷冰霜亮着眼睛问:“真的么?”

    冷冰雪看着妹妹的眼睛又亮了,就笑着对金小希说:“完了,这事被她听见了,你们想不讲都不行了!”

    林樾檑看着纳兰月说:“他就是你老公说的那个被我请走了的人!”

    纳兰月问:“你们说的苏海生就是他?那天我记得你说他叫东洋啊?”

    林樾檑笑着说:“东洋是我给他起的外号。他有个RB朋友,准确的说,是在RB混不下去了,又没脸回来的他的一个发小。我见过那个人,那个人在RB的一个小村子里种地,都没去过RB的城市。苏海生却到处说RB怎么怎么样的,说他朋友天天跟他聊天。我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对外我说他是东洋通,呵呵呵,我自己心里骂他假东洋鬼子!”

    金小希说:“那天他在那一顿神白话,谁说啥他都知道,啥都见过,啥都吃过,啥都体验过,哪都去过。”

    胡明佳笑着说:“他听说我去过阿布贾,该跟我说,当地的非洲人最爱吃羊肉,离开羊肉都活不了!”

    冷冰霜笑着问:“这话他从何说起?”

    胡明佳说:“估计是在网上看到的消息,就拿出来胡说八道的。他还说什么外国人从来不吃猪肉,嫌脏。一边说着,一边大口的抢小希姐的五花肉吃!”

    金小希说:“哥说我做面点好吃,他又说了,说他家祖上是宫里的面点师傅,经常偷着往家里拿宫里的点心。他还说,多亏了那些点心了,要不然他都活不到今天!”

    正在喝水的冷冰雪听到这,刚喝进去的水喷了出来,正好喷了金小希一脸。

    大家连忙给她俩拿纸巾。

    冷冰雪一边擦水一边说:“大姐,对不起,真不是故意的!”

    金小希也一边擦着身上的水,一边说:“真不能怪你,怪我了,看你喝水就不该说这样的话!”

    明霞憋不住笑的问:“大姐,他多大呀?”

    冷冰雪笑着说:“就是呀,他能吃到宫里的点心?老妖怪么?”

    大家都笑了起来。

    雷蕾说:“他来那天是冬天,风哥说咱哥家暖和,比他家温度高。苏海生居然说他家更热,三九天都得开窗户。还说他家21楼,开窗户蚊子都嗡嗡的往他家飞,外面太冷了!”

    这次是冷冰霜喝了一口水,笑喷了雷蕾一身。

    大家又忙着拿纸巾擦水。

    鲁妮说:“都不许再提苏海生了,更不许喝水了。再这样下去,楼下就得被淹!”

    刘玉华笑着说:“这个人太搞笑了,太有意思了!”

    雷蕾说:“他下岗后,一天买卖没做过,居然指导光辉怎么谈业务!”

    冷冰霜问:“蕾姐,你不是说他的买卖开业,请哥吃了顿饭么?”

    林樾檑说:“有个好姐姐呗,他做买卖都是姐姐拿钱,姐姐雇人经营,他自己啥都不参与。”

    胡明佳笑着说:“最搞笑的是,他说经常去白令海峡玩,还说什么白令海峡现在四季冰封,他经常跑到俄罗斯去玩!”

    这次是鲁妮刚喝了一口水,在笑喷的同时,她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水倒是没喷到别人身上,却弄了她自己一身。

    鲁妮一边拿湿巾擦着自己身上的水,一边说:“告诉你们别说了,非得说!”

    大家哈哈的笑了起来。

    林樾檑笑着说:“都去换换衣服再聊吧!霜,你去带小雪换换衣服!”

    换好了衣服,大家坐下来继续聊天。

    鲁妮笑着说:“再不许提苏海生了,要了命了!

    冷冰霜问:“你们咋聊到白令海峡了?”

    胡明佳抚摸着刚刚跟她跑过来的欣欣对冷冰霜说:“也不谁提到欣欣了,他说比熊犬就是西高地犬。还说西高地犬主要生活在西伯利亚的高山上。在白令海峡的结冰期,跑到了美国的阿拉斯加,当地人给它们起名叫比熊犬。他还说,别看它小,凶起来北极熊都打不过它,所以才叫比熊犬!”

    这次大家都没笑。

    鲁妮说:“这个人太烦人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比熊犬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西高地犬原产于苏格兰西部高地,啥时候跑去跟北极熊打架了?”

    林樾檑笑着说:“聊正事儿吧,昕薇的事我听她说过。她说她本不该出来打工,她儿子三岁的时候,跟丈夫离婚了,两年后,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好像还是当地的首富。”

    刘玉华接过来说:“昕薇姐的老家是辽明市的,离婚后改嫁到我们辽明岛,她的第二个丈夫叫刘毅。听老明说,刘毅的父亲是我们岛上最厉害的打鱼人,也是他的父亲坚持保留那个渔港。渔港那里的渔民各家条件都挺好的,由属刘毅家条件殷实。我是外来户,跟渔港的人没有太多的接触,刘毅我也认识,不是很熟。

    昕薇姐嫁给刘毅后,两个人又生了一个儿子。虽然有了自己的孩子,刘毅对昕薇姐带来的儿子却一直视如己出,平时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也一视同仁。昕薇姐却经常抱怨,说对老大应该特殊照顾。刘毅说:我之所以一视同仁,就是希望两个孩子没有差别。他对昕薇姐说:你可能觉得这个世界是人帮人,我也不否认。可很多时候,我们还要靠自己。我可以惯着他,可我希望他能早点独立面对社会。在家里,咱们是可以对他特别照顾,可走向社会,谁会惯着他?

    刘毅说:很多时候,现实是很残酷的。就像我们出海,真的遇到危险了,我们也想相互帮忙。可那时的现实条件根本不允许,甚至于会搭上更多的生命。

    老大上大学的时候,昕薇姐以陪读为名,跟着孩子走了。她在当地租了个房子,老大也没住校,而是跟着昕薇姨一起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刘毅每个月给他们寄过去一万块钱,作为他们娘俩的生活费。

    昕薇姐特别不开心,觉得刘毅太抠了,在武汉,娘俩一万块钱,儿子又大手大脚,根本不够花。刘毅也是有苦难言,作为一个渔民,还要养家糊口,每个月额外支出的这一万块钱的开销,刘毅确实很难。

    转眼,老大就毕业了,先是逼着刘毅拿钱创业。创业失败了,又逼着刘毅拿钱供老大出国留学。可老大不争气,几次申请都被拒了。这时,老大处了个女朋友,家是福建的。据说当地有个风俗,嫁女儿都要配送巨额彩礼,而男方可以一分钱都不出。

    昕薇姐居然打电话对刘毅说:这回你满意了,我儿子结婚不用你花一分钱。”

    刘玉华叹了口气说:“唉!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啊!当地确实有那个风俗,可也要看男女双方是什么人家。为了面子,女方家借了两百多万,风风光光的办了订婚仪式和婚礼。

    两年后,昕薇姐的亲家就把债务转给了自己的女儿。昕薇姐的老大就是个败家子,一分钱都没存下,老婆整天哭哭啼啼的。没办法,这个钱只能刘毅和昕薇姐来还。

    天有不测风云风云,昕薇姐亲家两口子出门旅游时,双双遇难,家里留下了个诺大的茶园。老大卖了岳父的茶园,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得了一大笔钱。这之前,刘毅帮他还了一百多万,按理说他应该把钱还给养父。可他没还,说老婆怀孕了,需要用钱。

    这时的刘毅已经身染重病,可老婆说大儿子需要她,就一直没回来,刘毅也不好说啥。”

    冷冰霜问:“老二呢?”

    刘玉华说:“老二秉承了刘家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出国留学了,没用刘毅一分钱。

    两年后,儿媳妇的舅舅又去世了。她舅舅无儿无女,又留下了一个诺大的茶园,被老大夫妻俩继承了!”

    鲁妮说:“这小子运气不错啊!”

    刘玉华说:“运气相当的不错,她舅舅不仅留下了大茶园,还留下了一笔巨额遗产,小两口立刻就变成了小土豪。

    没想到,儿媳妇变脸了,说婆家既然帮不上他们,干脆断绝关系!昕薇姨以为她说的是刘毅,就满口答应了。可她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儿子给她买了张机票,开车送她到机场,就扔下昕薇姐回去了。

    这之前,昕薇姐给刘毅打了个电话,说儿媳妇对刘毅有意见。儿媳妇说:要么咱们断绝关系,要么就跟老大离婚。昕薇姐根本不知道,那时的刘毅已经病入膏肓了。

    昕薇姐回到家的时候,刘毅刚刚病逝,老二专门赶回来料理父亲的后事。看见妈妈回来了,老二给妈妈跪下了,说自己不孝,没照顾好父亲!

    昕薇姐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

    第二年,老二回国了,并被广州的一家大公司聘用了。老二要接昕薇姐一起住,昕薇姐死活不去。她对老二说:你们爸爸为咱们娘仨辛苦了一辈子,我不想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就一直守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守着你父亲。

    就这样,昕薇姐来到我们这里做了厨师。老二每年都会回来看她几次,还经常给她寄钱。昕薇姐说,我不能再花钱了,有吃有喝有地方住就行了,这个钱我要给他存着,将来还给孩子。”

    金小希问:“老大呢?”

    刘玉华说:“不知道,一直杳无音信。昕薇姐已经六十五了,好在身体还行。我劝过她好多次,让她跟老二走。昕薇姐说,等我不能动那天,你们就送我去岛上的养老所。老二长的太像刘毅了,我跟他在一起生活,会有负罪感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她不跟老二走,还有个原因。她陪老大走的时候,老二正是初三。这些年,她几乎心里没有这个儿子,怎么有脸让老二养她?”

    明霞对刘玉华说:“妈,你可能不知道,老大来信了,听说把家败光了。我听昕薇姨打电话,好像又把钱都给老大了。”

    刘玉华听明霞说完,摇摇头说:“怪不得刚才你提到昕薇姐。”

    金小希说:“就是呀,宵的邻居摊上那样的父母,昕薇摊上这样的儿子,日子怎么能过好呢?”

    冷冰霜说:“根上在她们自己,父母和儿女,都不能选择,也都不能舍弃,可自己要懂事明理呀!

    父母看不上自己的丈夫,我们也不能不供养,但是自己要珍惜自己的丈夫啊!

    儿女也一样,尽到养育的义务就行了,你没完没了的惯着他,自己就得吃苦受累一辈子,而且还会死不瞑目!”

    刘玉华说:“就有这样的儿子,根本不能自立,可不就死不瞑目呗!”

    纳兰月说:“其实很多女人挺笨的,她们为了这个,为了那个,最终忽视了最爱他的丈夫。”

    林樾檑说:“所以我们小月是聪明人,就自己消停过日子,整那些没用的婚礼仪式有啥用?满足了别人的胃口,苦了自己未来的日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