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穿越成了江东小霸王 > 第三十九章:单刀赴宴

第三十九章:单刀赴宴

    此时此刻,鲁肃正在赶往庐江的路上。虽然战火已经开启,庐江部分地区已经打起来,但是连接着采桑一些道路缺还是比较安全。

    一路上鲁肃马不停蹄地赶往庐江。终于到了庐江城下。

    刘勋听到了是鲁肃到来。立马就请进了鲁肃,并且也叫上了刘晔一同面见鲁肃。

    “子敬啊,不知道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刘勋问道。

    “刘太守。我们先探讨一个问题。在回答你们的问题。可否。”鲁肃恭敬的说道。

    “不知道子敬兄有何赐教。不放一说。”刘勋问道

    “现在中原诸侯林立。以你们现在的实力,是想自己自立,还是想找一个依靠?”鲁肃问道。

    “眼下这个情况别说自立。能自保也算不错了。”刘勋说道。

    “我的见解是,刘太守西侧有荆州军虎视眈眈,北侧有曹操,南侧有我们家主公。以你们皇室宗亲的身份,定然是不可能选择一个乱臣贼子(袁术)当做依附。”

    “而眼下,曹操通告天下,要召集人马去征讨袁术,袁术能不能自保,还不一定,更加不可能去派兵救助于你们眼下的局面。”鲁肃连续说道。

    “莫不是,子敬此番前来,是想劝降于我们依附孙太守?”刘晔已经明了这昔日好友的意思了。

    “子扬,这里有一份圣旨。上面还有皇帝陛下盖上去的玉玺印章。我家主公其实是名正言顺的扬州刺史。已经不是什么长沙太守了。”鲁肃拿出圣旨摊开给他们看。

    两人一看,坊间传闻孙坚救驾之时得一圣旨,如今看来确实。

    “我们主公知道,只靠圣旨根本无法收复扬州。所以只能徐徐图之。而且对皇室也是十分敬重。”鲁肃接着说道。

    “何以见得,对皇室敬重。”刘勋不忍问道。毕竟他自己也是皇室宗亲。

    “你们想想,我们久居柴桑,一直都没有对庐江有过动兵的说发。那是为什么?我们主公现在手上可是有接近十万兵马,如果真的要攻下庐江。两位觉得,依靠城里面的这些将士,能不能守住。”

    刘晔知道,虽然鲁肃有夸大其词的说法,但是没有十万也应该有七八万是真的。

    看这段时间孙坚拿下的城池和战况情报来说,并没有损耗多少兵力。

    更兼一直在长沙、豫章、庐陵经营,现在又得了会稽。确实兵力比当初讨董之战之时。雄厚了不少。

    “如果袁术败了给曹操。我们归附曹操,这不是更好吗,毕竟曹操身边有天子,我们也还是顺应朝廷。”刘勋说道。

    “刘太守,此话不妥。曹操此人非忠臣也。若然他是忠臣,就不可能直接舍弃洛阳,而挟天子到他的心腹许昌定都了。他这只是打着天子的名义。做佞臣。和董卓有何区别。”鲁肃回复道。

    “如今天下大乱,诸侯林立,天子势弱。曹操当辅助之,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换了别人,一样会这样不是吗。”刘晔回复道。

    “子扬,做臣子的,就应该有做臣子的样子,敬重皇室,听从皇令。而不是自己说了算。”鲁肃又着重说明了一下。

    “如今我们家主公,久久没下庐江,并不是实力不允许,是他深知,他是汉臣,对着有宗室血脉的刘太守来说,不敢冒犯。难不成两位一直没有看出来吗。”鲁肃说道。

    刘勋思前想后,确实没找到鲁肃这个说法的破绽。

    刘晔不是不相信,只是觉得哪里不对,但是一时没有说出来。

    “眼下扬州部分地区的豪强还趁势要攻取庐江,看着应该有自立为王的意思,如果我家主公真的要做佞臣,何不趁着这大好之时,来一招黄雀在后?”鲁肃继续说道。

    “子敬你莫不是忘记了,江夏可是有不下三万荆州兵,在虎视眈眈,如果此时柴桑有异动,很有可能来一招奇袭柴桑。”刘勋马上找到了相似破绽的破绽。

    “刘太守,这你就真的还没看清局势。刘琦驻兵江夏,只有守家之心,没有霸业之意。而且,他的身子弱,又没有子嗣,在江夏的探子打探的消息是,刘琦的府邸可是每天都有大夫进出。就这样的人,能奇袭柴桑就怪了。”鲁肃说道。

    刘勋马上吃了瘪,直接沉默了。

    “子敬此番前来的目的说说吧。绕着大圈,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刘晔说道

    “我家大公子孙策,其实早就仰慕刘太守和子扬兄的才干,一直想找个时机跟你们结识一番,就是一直公务繁忙,抽不到身子过来拜访,我呢最近也忙着做细盐的生意,一下子没给大公子引荐你们二位,确实我是有些疏忽了。”鲁肃趁势就想拉拢一下关系。

    “只为结交?不为别的?”刘晔说。

    “如果能交好,那当然是好事,而且我们愿意协助留太守击退这帮扬州的豪强。并且大公子承诺,只要刘太守愿意。可以保证太守你还是太守。”鲁肃说道。

    “那你们大公子图什么?”刘勋不解的问道。

    “我们的意思是,刘太守你到会稽上任会稽太守,子扬兄到我们大公子帐下跟我一起做个幕僚。

    这样,既保留了刘太守的职位,也解决了外面的战事,最关键的是,就算袁术或者曹操有一方败了,结果都不会影响到你们。”鲁肃解释道。

    鲁肃这样一说,刘勋确实有点心动了,然后看了一下刘晔,看看他什么态度。

    刘晔深知,此乃阳谋。把厉害之处都全部铺开,让你自己去选择,看上去是选择,实际上根本没法选择,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四面皆敌。弱者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权力。

    鲁肃知道他们也在顾虑很多东西。

    “这不着急。我先在城里找个客栈住上一宿,明天再找你们两人。你们先协商一番。”

    “那就有劳子敬了。我这就安排人给你去开一间上好的房间,你先暂住一晚上。”刘勋拱手,随后命下人带了鲁肃下去。

    “子扬,你觉得孙策,孙坚这两父子,如何,值不值得我们投。”刘勋问道。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孙坚确实是尽到了臣子的本分,平定叛乱,剿灭黄巾,击杀区星。确实是有雄韬伟略之人。其子孙策也不是泛泛之辈,听说这细盐和龙骨水车,还有李家犁都跟此人有关。”

    “而从这些年他们拿下的领地来看,他们极小攻城,用的都是一些攻心的计谋。以最少的成本拿下。我断定是军中有不少大才之人。更加上,拿下城池一下,本地的豪绅和世家,极少有跟他们发起冲突,就这点来说,孙坚此人确实是一个明主。”刘晔根据这几年收集到的情报给刘勋分析了一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