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穿越成了江东小霸王 > 第四十一章:兵进庐江

第四十一章:兵进庐江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鲁肃翻身下马,都等不及通报,直接就走进去中军大营

    “伯符。刘勋答应了归降我们啦。”鲁肃走进去营寨道了杯水一饮而尽。

    “好,好,好,子敬,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我立马起来走过去

    “刘勋的要求是我们帮他们拿下反叛军,我答应了给他一个会稽太守的位置。”鲁肃说道

    “这两件事都不过分,情理之中,”周瑜说道。

    “那我们这就准备渡江,进兵庐江。”我激动的说着。

    “子敬你先歇息一天,我这就跟公瑾去筹备。”我拍了拍鲁肃的肩膀说道

    “好,那我先下去,我也是困了。”鲁肃伸了个懒腰。退去了

    此次进军庐江。跟以往不一样,这次不是打攻城战,是打的平原战。

    据探子报来的消息。贼兵分别分布在了庐江的北面。潜山、夹石、石亭、羡溪。无为五个地区。分别扎下营寨,我们此次行军是从南面支援庐江城。

    所以横渡长江几乎是没有任何的阻碍。

    我们现在能动用的兵力就是柴桑城中的三万兵马。不能算多,也不算少了

    将领的话这次又。魏延、韩当、孙策、鲁肃、周瑜、黄忠、太史慈、樊能、张英、

    文官不随出征。就在城里面守城。

    命:魏延为主将樊能为副将领五千兵卒为左先锋

    命:黄忠为主将张英为副将领五千兵卒为右先锋

    命:韩当为主将太史慈为副将领五千兵左中军部队从中策应

    命:周瑜。鲁肃为中军总指挥。领其余各部队兵马。

    我则带后面的补给军队随后策应。

    三人带领这军队浩浩荡荡的大军渡江。

    在军队出发之前,我写信给了孙坚,希望他带领三千人马左右从会稽回防柴桑。并且写明白了没有通知孙坚就带兵前去庐江的原因,实在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希望阿翁不要介意。

    孙坚接到我的信

    “这小子又擅自行动。真的是。怎么就不带上我这个阿翁。我都在这会稽郡闷死了,天天整理着文书。”孙坚自言自语的抱怨道。

    然后孙坚喊了个下人过来,修书一封,叫二儿子孙权这次也去柴桑,也时候带这二儿子征战一下沙场了。

    孙权收到了孙坚的书信。非常开心

    “阿翁终于要带我驰骋沙场了,我也要大展身手了。”孙权乐开了花

    孙翊看到孙权看信,也十分好奇的凑了过来。

    “二哥,是阿翁的来信吗?”孙翊问道

    “是的啊弟,啊翁叫我赶去柴桑,他也准备从会稽赶往柴桑。”孙权收起信件说道

    “能带我一起去吗二哥。”孙翊表示十分想出去走走

    “阿弟,现在母亲还需要人帮助,偌大的家业,也不能没有男丁操持。再过些时日,等四弟长大点,我想阿翁一样会叫你再身旁一起驰骋沙场。”孙权安慰道。

    另一方面。

    郑宝、张多、许干三人。准备把潜山的兵马先进攻西北方庐江的营寨。撕开一条防线。交战多时。各条防线都是互有有胜负,可是大家都还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不好孤注一掷。是眼看粮食越吃越少,只能下令猛攻庐江。本以为庐江在围攻这么长时间下,也应该差不多到了强弩之末才对。眼看敌军颓势。要一鼓作气拿下西北营寨的时候。突然杀出一支服饰不一样的军队出来,很显然这支并不是庐江的军队。

    郑宝看到有援兵,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慌。想撤退。

    此时,只见带头的两人指挥着骑兵和步兵。有序的从三方面围剿自己的军阵而来。

    “敌将哪里逃?”

    只看一支骑兵清理出了一条直线一样的血路出来,所到之处,其他士兵纷纷都要挨一刀。狗过都要吃两个大嘴巴子那种。

    眼看敌兵凶猛。郑宝马上指挥军队堵住缺口。

    但是这些兵士怎么可能是魏延和樊能的敌手。很快三面包抄过来的五千人马已经变成了合围之势。庐江兵马看到有援军到了,士气大振,反手就是全军压上。

    郑宝眼看局势有变。带领的亲卫军疯狂杀出重围。带领着残兵败将逃到了附近的夹石。

    这一战魏延选择日夜兼程行军,一天只休息四个时辰,马不停蹄的到达了潜山支援。幸好魏延兵贵神速,否则这大营再迟半天就会被攻陷。

    而在东北方向。黄忠和张英带领的五千兵马在半路中遇到了庐江的溃军。因为庐江兵马已经连续几天的恶战,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援,已经被张多带领的部队占领的大营。部队只能往城里面回撤。本来是打防守战,现在变成了攻坚战。黄忠捉了几个逃兵,问清楚了情况,直接就在不远处的地方安营扎寨。还收整溃兵。

    我们的部队则驻扎在了庐江正北方的位置。跟郑宝、张多、许干三人的军寨形成了面对面的局势。他们的防线收缩回去夹石、石亭、无为、羡溪。

    而我们刚占领了潜山为左军营。黄总率领部众在无为附近为右军营。

    “公瑾。现在应该如何布阵?”我看着地图,问周瑜

    “现在魏延将军首战报捷。去下潜山。以居高临下之势,可攻可守。我们应该在无为这一代用兵,潜山作为屏障。徐徐图之。”周瑜说着,指了指无为边上的河流

    “我懂了。我立马派人去办。”鲁肃看到周瑜的提示。秒懂

    “确实妙,如今酷热,郑宝、张多、许干的军队定必依山傍水安营扎寨。此时使用投毒。成效可见一斑。”我说道

    “我们只需要假装提防。不做进攻,等一段时间,他们出现症状。以最快的骑兵突袭夹石、无为。定然能以最少的兵力损失获取一次大胜。”周瑜说道。

    “禀报将军。刘太守在营外求见。”一个士兵说道。

    “快快请进。”我说道

    不多时。刘勋和刘晔就到了营帐里面。

    “刘太守,久仰久仰。百闻不如一见。我家阿翁时常说起。刘太守治理庐江得理,更兼皇室宗亲。一直想结识。但是都未得机缘。十分遗憾呐。”我赶忙上去恭维一下

    “孙少将军,过誉了。”刘勋说到

    席上说了不少商业互吹的话。基本上都是套近乎,没营养,还有旁敲侧击会稽太守之事。还有就是探讨了一下现在的战局。

    刘晔则是多听少说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