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翌日。

    陈玄柯准备妥当,左腰长剑,右别铁斧,紧了紧背上的背包,便推开道观后门,朝后山走去。

    此时,恍入山间仙境。

    湿漉漉的清晨水气像条不见面目的舞者的仙衣绶带遮住了太白山,空气中泛着淡淡的冷意,白霭盈空,阳光也在这变幻莫测的雾气里起舞,淡金色的瑰丽精绝异常,只随着风抚云雾,微微一晃便化作泻水流金般的胜景。

    胜景入目,畅意难收。

    陈玄柯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只觉胸中的块垒尽消,恨不得立马飘然化仙,冯虚御空,畅游这十万里天宇。

    驻足片刻,陈玄柯脚步轻快的朝玉真洞府赶去。

    不虞多时,洞府前景色一如昨日。

    微微枯萎暗淡的藤蔓无力洒落在五色石壁前,密林间只余几声啁啾鸟鸣。

    一阵隆隆声中,眼前的石壁訇然中开。

    陈玄柯右手执剑,左手拿着背包中掏出的手电筒,一束明亮的光线如利剑探入漆黑的洞内。

    他打起十分警惕,缓步踏入,灯光扫在洞内的每一个死角,将前方照的通明。

    洞穴似是开凿而成,洞内石壁却恍如天工削成,光滑如镜,只洞口处长有些许嫩绿的苔藓,开出如米小的苔花。

    走过不到百余步,不远处转角便透着微微的光亮。

    快到出口了。

    陈玄柯握紧手中长剑,继续警惕着,目光在逡巡间扫视未被光芒照亮的黑暗。

    迈出洞口的那一刹那,如同曝光过度的照片,眼前景象在洒落的阳光下略显模糊。

    陈玄柯微眯起眼细细瞧去。

    只见山势环抱之中,株株青竹栽满山谷,围绕着一口碧潭肆意生长,飒飒微风作响,传来阵阵清彻竹香,碧潭坐落一座飞檐翘脚小亭,一条汉白玉作基石的直道上洒落一层层竹叶,连接小亭直通尽头紧闭大门的洞府,好似一卷白绢上以墨作染,再点缀满山苍翠。

    碧潭之中,一条硕大的森然蛟骨盘桓着小亭,大半身躯半隐半没藏在碧绿的潭水中,露出的部分仍叫人心悸,磨盘大的蛟首耷靠在岸边,生长在额间一对形如枝丫羊脂白玉般的蛟角峥嵘指天,空洞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入口处,散发着独属庞然巨物的恐怖的气息。

    “尺水无长浪,蛟龙岂得容?”

    陈玄柯身形一动不动,眼神像是粘在了这巨物身上,潭水中水桶粗细的身躯盘绕起来粗略估计足有数十米,若不是这潭水足够深恐怕还装不下。虽形如龙首,巨口尖牙,额生两角,其白骨长身处却未长出四爪,想来这怪物应是传说中的蛟了。

    他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摇摇头。

    心下被突然见到传说中的生物的惊奇与这等巨物都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遗憾所充斥。

    “想不到刚一进入此间就有如此大的收获,既然蛟龙遗骸都存在了,那么灵气还会远吗?

    希望这之后的发现不会让我失望吧。”陈玄柯洒然一笑。

    踩着松软竹叶覆盖的小道,走向尽头那扇褪色的半圆形朱红色大门。

    推门,并未遇到阻力。

    门未关上,倒是不用撬门了。

    陈玄柯深吸一口气,一把推开大门,电光火石间身法如风,快步向旁边闪去。

    洞内毫无声响,光线倾泻而入。

    片刻后,他探头望望,眨巴眨巴眼睛,放下心来,看来里面没有机关。

    洞府内颇为宽阔,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中间区域架设着一座三足两耳八卦炉,周边摆放有丹鼎炉器,如水海、石榴罐、甘蜗子、抽汞器、华池、研磨器、绢筛、马尾罗等一应俱全。此外还有一些矿物材料堆放在石壁格间。此该是玉真公主炼制外丹之地。

    向右走去,乃是起居室,颇为简素,一张偌大的石床旁唯留有一面布满尘灰的铜镜留作梳妆,除此之外最惹人注目的便是那靠在石壁旁满满一书架的古书。陈玄柯满心激动,似是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颤动的手小心地抽出一本古书,书名《太白诗集》。

    陈玄柯满头疑问。

    再抽一本:《文心雕龙》,顿时有了一种抽盲盒的感觉。看来这玉真公主还是个文青啊,他默默心下吐槽,心里失望莫名。

    陈玄柯耐着性子一本本看下去,才终于有些惊喜。

    除了上述一类文学诗歌,志怪言情小说一类:《补江总白猿传》、《古镜记》、《传书燕》、《离魂记》、《游仙窟》、《冥报记》、《定命录》、《广异记》和一些世有流传的道教经书外。

    唯《种芝草法》、《阴真君金石五相类秘要》、《神仙灵草妙解歌》、《参同阵法秘录》四本古书可值一观。

    其中《阴真君金石五相类秘要》记载的是托名阴真君传下的如何用金石五类来炼制外丹的方法,虽说现在金石外丹之术虽已经淘汰,倒是可以用来作为参考。

    《参同阵法秘录》则是他最为看重的一本,讲授基础的阵法之道,运用阵眼按照一套参同天干地支方位、玄门八卦排列顺序,从而达到不同的阵法效果,后面还记载了两个基础阵法,分别是小聚灵阵和小五行阵。

    这两种阵法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小聚灵阵乃是选用有纳聚灵气的阵物充作阵眼,在其上刻制符文,秘祭之,然后按照阴阳生化、地势天星、五运六气等,置之四正方位,起到收聚灵气,聚拢不散的效果。

    所谓:“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之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耀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而《参同阵法秘录》总纲中更是说:“凡欲治阵,先察其源,先候灵机,审查灵机,无失气宜。”简单来说就是想要治阵,先要察觉它的阵眼之物为何,先要等候它的灵气运转形式,审视察明它的灵机是如何运转,这样做就不会违背灵气的规律。

    小五行阵则是选用五行阵物充当阵眼,按照阵法形制摆设出具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的阵法,和小聚灵阵一样是摆置高级阵法基础中的基础。

    这下便是没有其他收获也不虚此行了,陈玄柯满意的收好四本古书,满怀期待地向左居室走去。

    一眼小小的清泉汩汩而流,散发着一缕缕灵气,水流滋润得四周一片草药郁郁葱葱,有人参、灵芝、黄精、何首乌、三七等药材,药龄怕是有数百年之久。

    陈玄柯一时挪不开眼,清逸俊俏的脸上露出意外之喜。

    目光转移到那汪汩汩而流的泉眼上,一颗如鸽蛋大小的青色蛟蛇卵在自下而上涌动的水流中沉浮,闪动着神秘纹络般润泽光彩,一眼便知这枚卵不是常鳞凡介。

    陈玄柯小心的踮脚迈过杂乱生长的药草,蹲在泉眼旁,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从水中捞出那颗青色蛟蛇卵,阳光下其内的小生命仍有生机存留。

    或许正是泉眼中散发的灵气滋润延续了这颗神秘蛟蛇卵的生命,才使得它在千百年的岁月里存留下来吧,也正是这些灵气培育了泉眼周边丛丛珍贵的草药。但一想到这么多年来一茬茬草药生长又枯萎化作了脚下药泥,陈玄柯便心疼的难以呼吸。

    庆幸的是泉眼旁的方寸土地也因此受到灵气滋养,化作一方小小的灵田。此后如若在此培育草药甚至真正的灵草的话,可谓是事半功倍。

    粗略翻阅过的四本道书之一的《种芝草法》,讲的就是如何将普通灵芝蜕变成成灵气丰沛的“云芝”、“月精芝”、“鬼芝”等芝类灵草。

    其曰:“当以季冬之日,於北山之阴,掘地为坑,深五尺,埋雄黄三斤,治之,以熟铜器盛之,灌以麻油二斤,覆以雄黄粉一斤,覆上筑之,五日上有黑云来覆其上,五十日上生紫气,与黑气相连,百日上生鬼芝,如苗状,其夜则光照,天阴见毫光也。”

    而另一本《神仙灵草妙解歌》则讲解介绍各类灵草的生长环境、药效功能、采摘炮制等等。书中颇有意思的一个说法是那些年份久远的凡物药草不算真正的灵草,灵气只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增加药力,只有在此基础上培育的以灵气为食,灵气充盈,效验神异的灵物才算真正的灵草,只有灵草才能在灵气充足的环境中永续生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