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回到厢房中,他拿出一应玉石木料,准备试验符合充当阵物的材料。

    将一块青色岫玉和青玉分握手中,从丹田中引出两缕灵气输入玉中。

    灵气很快就入驻青玉之中,损耗并不多,只见那块青玉得纳灵气后仿佛光泽都明润了几分,青翠欲滴。

    另一边反而在进入青色岫玉阻隔重重,难以进入,得入后也是十不存一。

    半个时辰后,一番试验记录下来,玉石类材料中,白玉的灵气接纳度最高,青玉次之,岫玉最差,总之品相颜色越纯粹的越好,而且灵气的蕴润也让玉石品相更佳。

    至于其他玉类还需更多试验资料。

    木质类材料中,则是桃木、柳木对灵气的接纳度最高。陈玄柯打算把这项试验长期进行下去。

    接下来就是布置小聚灵阵了。

    陈玄柯搓搓手,选取四块大小适中的青玉,凝神片刻,攥住锉刀聚精会神地刻画起符文来。

    多亏了前世篆刻印章的兴趣,在练习几遍后就将符文的一笔一划烂熟于心。

    顿时,房间里响起来“簌簌”声,唯见一蓬蓬玉石粉末洒落。

    不消片刻,四块阵物雏形就已成形。

    最后一步是要“秘祭之”,即秘藏于山川明秀,风水之穴内蕴养灵性,不过陈玄柯灵气在手,只需用灵气激活符文即可。

    将灵气按玉石符文上的符文脉络运行,只见青玉灵光一闪,整块玉石变得通体晶莹,吞吐玉芒,一看就非凡物,已然是成为阵物了。

    “成了。”

    陈玄柯直起身来,吐出一口浊气。

    计算好方位后,将四块玉石阵物一一安置在房间的四正位上。

    霎时间,微不可觉的一抹波动闪过,阵势形成,清风微动,将太白观周围山林云雾中氤氲游离的丝缕灵气吸引而来,约束在厢房之内。

    “虽然和玉真洞府内没法比,但这下在观中也能吸收灵气修炼了。”陈玄柯满意地点点头。

    此间事罢,陈玄柯把玩着手中剩下的几块玉石,思绪纷飞。

    《参同阵法秘录》中论及阵物,言其本身就具有聚纳灵气,吞吐灵机的属性,聚成阵势只不过将其“聚灵”的属性放大数倍。

    一般来说,小聚灵阵的聚灵范围大不过方圆一里,而小......嗯?小的话书上没有说。

    陈玄柯皱起眉头来。

    如果这聚灵阵的范围足够小的话,将其刻画在聚灵阵物之上,岂不是能将阵物“聚灵”效果加倍?

    或许能将其蕴养成“灵物”也不一定呢?

    陈玄柯的思维继续发散,如果灵脉会孕育灵石的话,那么用聚灵阵能不能“人造灵石”呢?

    此外诸如法器法宝之类,保持灵机不散,威能如旧的话,必然有一个聚纳灵气的功能模块,那么这个小聚灵阵的符文能不能移植到器物上去,成为炼器之道的基础之一呢?

    陈玄柯眼睛一亮,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当下选取了两块品质色泽中等的青玉,琢磨起如何将四块阵物上的符文移植到一块阵物上去。

    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在一块小小的玉石阵物之上计算好四正位,并且将四块阵物上的符文完美的移植。

    他找来草稿纸,拿起笔就是在上面一顿写写画画,不时抓耳挠腮。

    将可“聚灵”方圆一里的小聚灵阵浓缩到小小方寸的阵物上,并且发挥应有的效果,如同让刚学会加减乘除的小学生来做大学高数的题目一样,这里面的难度可想而知。

    陈玄柯取来那本早已翻过数十遍的《参同阵法秘录》,又打开细细地看了起来,不厌其烦地思考着按照阴阳生化、地势天星、五运六气等多种影响因素运转规律布置的奥妙所在,一一剥离后又会出现何种不妥。

    往日里浅浅的一本秘录,在他逐字逐句的分析开来,竟然从另一面闪烁出恍然大悟的智慧火花来。圣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果然说的对啊。

    金乌长飞,光景驰流。

    天色也暮暮昏沉。桌上已积累了厚厚一叠草稿,陈玄柯仍旧在奋笔疾书,一旁刻废的玉石堆积成小山。

    “这种符文排列也不对,加上先前试错的已经排除了十余种排列方式,所剩的答案不多了。”

    陈玄柯抬起头来,丢掉手中废稿,又排除一种错误答案。

    拿起一张稿纸,精准地在上面画出又一种可能的符文排列。

    他的计算将符文排列的可能框定在可数的答案中,如今要做的不过是试错罢了。

    另一只手剩向空白玉石所在处,毫无所获,不甘心的四处摸摸,还是没有。

    “嗯?玉石没有了?”

    陈玄柯皱起眉头来。没办法,只能拿起锉刀将废弃玉石表面挫掉一层勉强使用。

    “快成了,快成了,就快找到了。”

    陈玄柯目光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表情焦切而坚毅。

    一张张废草纸被丢开,伴随着手中一蓬蓬散落的玉粉,一个个错误答案也被排除。

    他挤出几乎枯竭的丹田中最后一缕灵气,怀着期盼的目光注视着那枚青玉上神秘的符文纹络。

    随指尖灵气的注入起舞勾勒出一套完整而复杂的符文系统,随着灵光一闪,波动微不可查,却将那一缕灵气陡然吸入进去,青玉散发出莹莹剔透的青光,恍若奇宝珍物。

    “成了!终于成了!哈哈哈哈哈哈...”陈玄柯后仰扬手,瞧着手中这件意义不同寻常的“阵物”,肆意轻笑。

    从阵道之中竟得窥一小块炼器之道的门径,这是从无到有历史性的意外突破。

    修真百艺就是无数求道之人前赴后继,灵感碰撞的产物,此界虽还处于灵气低微的周期,但早已存在筑造修仙盛世不可或缺的萌芽可能。

    回想起前世求道之艰辛,顿时感慨万分,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中没有一丝希望。

    我陈玄柯既然穿越至此,若不立个长生久视,成仙作祖的道愿,在这漫漫求道路上岂非无趣?心下这般想着,陈玄柯的求道之心愈发坚定。

    把玩着手中玉韵润泽的阵物,心下起念。

    又选取其余玉件雕琢出三件样式古朴的碧玉簪,暗刻上聚灵符文,再饰以简易云纹。

    踌躇片刻,又在其中一枚簪子上花费心思刻些好看的花纹璎珞。

    “这件刻花的便给明月妹妹吧。”陈玄柯满意地将手中物件收起。

    简单收拾一下房间,便施施然推门而出吃饭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