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修仙梦游指南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陈子瑜在大殿面前显圣一番,应付回答完众人各种问题,好不容易转回云房内,把未完成的材料仔细处理一下。

    把硝石、硫磺、炭粉、磷粉等,用秘法炼成指头大小的雷丸,外边以蜡封住,到用时再搓开蜡粉,以掌丢出雷丸,白磷见风则燃烧,火花四溅烟火翻腾,似同霹雳雷鸣之声,方仙秘法中将之称为:五雷掌。

    实际上就如同大号的炮仗,只是威力大了一点,唬人尚可。

    又以用阴干百日磨粉的赤小豆花叶花粉一钱,捏成小丸装起,又以闹羊花粉末单独另装,把樟脑、绿豆、茶叶少许研成浓汁装瓶,这是一连套的药功手段。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够高明显圣,又取来半月前放入鸡笼哺育的去白存黄鸡蛋一个,倒出内里的莲籽七枚,用茶洗净备用。陈子瑜嘿嘿一笑,这可是一道大法,保准没见过的人震撼莫名。

    一齐将十余个小瓷瓶散剂小心装入大袖内,从外头丝毫看不出来。

    一晃眼数日而过,观中一切如常,香客寥寥几位。

    到了下山弘道的日子,全观中人都来相送,下山诸人俱都道服整洁,仪容得体,个个望去好似道家高士。

    陈子瑜直身挺立,向众人一拜,“诸位师兄师弟,贫道们这就下山了......待来日再叙,共论道法。”

    “预祝师叔们此行保重,一路顺遂!”众童子稽首齐道。

    “师弟稍慢,这身行头虽好,却还少了一件法器,这柄师父珍藏的白玉浮尘便赠与师弟,望师弟早日归山。”清容道人拿出一柄玉制浮尘递给陈子瑜。

    “谢过师兄!”陈子瑜接过浮尘,搭在左臂,宝相庄严。

    众人随即转身下了青石山路,一路朝山下而去,心中踌躇满志,决心定要出山弘法,度人向道,光大吾观道统。

    脚踏芒鞋云袜,众人在林间唱起道韵来,一时意气风发。

    第一站在最近的幽宁县城,行了半个时辰便到了,倒也不觉得累,下了绿荫山道直入城内。

    一路过了坊市,在自家店铺补满了水,按照计划众人暂且歇息,陈子瑜则独自沿着街中青石道往那城中富贵人家处去了。

    行了数百丈远,前方人群渐多,车马来往,热闹非凡。

    正大街当中,有一座青瓦作顶、青砖开路的华庭门府,门前两座石狻猊,栩栩如生,砖墙围院,足有数百尺阔。

    此刻张灯结彩,悬红挂绿,进出宾客更是络绎不绝,几个青衣僮仆立在门口,头戴红绿彩巾,含笑迎接宾客。

    陈子瑜瞧了瞧头上牌匾,正是贾府无疑,抬脚便要进去,却被几个僮仆拦住,一位华衣老仆叫住他:“这位道人,本府暂不施舍粥米,今日府上老夫人大寿,不妨明日再来吧。”

    陈子瑜转过身来,含笑道:“贫道非为化缘而来,贫道乃稽灵山伏龙观修道之士,特来祝贺贵府贾老夫人七十大寿而来。”

    那老仆见他模样顿时一愣,这道人头戴道冠,鬓角垂下两绺龙须,眉目清朗,唇红齿白,玉质金相,鹤骨松姿,大袖飘飘,仿若谪仙临凡一般,腰系葫芦,斜背宝剑,手持拂尘,云袜芒鞋,背绣阴阳,端是仙风道骨好卖相。

    “原来是伏龙观道家亲临,老汉我失礼了,快请进!”老仆显然听过伏龙观的名头,不敢怠慢,连忙请他入府。

    陈子瑜颔首微笑,一甩拂尘,随着人流走入贾府。

    回廊小楼,绮阁青台。

    一路随仆从过前院、进中门、到客庭。

    只见客庭之中甚为宽广,四周摆满各种花卉,奇香扑鼻,蛱蝶翻飞,中间摆了十余桌宴席还有空余,不断有宾朋落座,吵吵嚷嚷,满堂富贵,皆是锦衣华绸,不是贵妇小姐,就是县绅官员。

    陈子瑜还真有些认识的,除了此间东道主贾善人,益平庄钱员外、竹西岗孙老爷、三里铺李员外等乡间土豪外,最令他侧目的就是那朝廷命官一桌的中年县令,见他大腹便便,眉间威严,两鬓斑白,不苟言笑,众人却都跑来敬酒,似是故人呐。

    入客庭前,有众宾客各献寿礼,献完礼后,则有侍女丫鬟迎宾落座,听着郎官不断唱礼:

    “益平庄钱员外到......送名画一幅,白银二十两!”

    “竹西岗孙老爷到......送金钗一件,白玉环一件!”

    “岐原庄张举人到......送湖笔一件,蜀锦三尺!”

    陈子瑜不由咂舌,这可真是朱门酒肉,士绅土豪啊,比起他们的身家,伏龙观连小康都不算。

    不久,轮到陈子瑜送礼了,堂前一长髯老者,搭案写礼,并有几位仆从收礼。

    他从怀中掏出三本道经来,放于案上,那老先生看了陈子瑜一眼,面露异色,打开道经翻看,转而在礼簿上写道:伏龙观灵幽道人,道经抄本三卷。

    那马脸郎官撇了陈子瑜一眼,面上有些揶揄嫉妒之色,大声唱道:“伏龙观灵幽道人,送手抄破书三本…”

    那声音唱的比前面送金玉钱帛的都要大,满庭宾客皆闻,明摆着是让陈子瑜难堪,一时间满堂皆静,齐齐看将过来。

    士绅县豪们听到伏龙观这三个字,皆面露玩味,那幽宁县令则抿唇凝目看来。

    而众多小姐贵妇们见了陈子瑜这副俊逸若仙的面容,一个个两眼放光,面色酡红,霞飞双颊,连耳根都一片晕红,一副神不守舍的模样,直直离不开眼。

    陈子瑜不慌不忙,洒然一笑,开口道:“贫道在稽灵山伏龙观修道多年,于梦中得仙人授法传经,而今闻得老夫人七十大寿,特来祝寿。”

    台上那鸡皮鹤发,雍容华贵的老妪看着陈子瑜面露慈祥道;“道家远来于此贺寿,正是老身的福气,自无不可。”

    “贫道聊为老太君招蝶来贺!”

    只见陈子瑜足踏罡步,潇洒自然,拍拍手,俄顷,便有无数蝴蝶飞来庭中,栩栩然围绕着陈子瑜上下翻飞,翩翩作舞。

    “嚯......”庭院中众人皆惊呼出声,交头接耳,面露不可思议之色。

    “郎君竟能招蜂引蝶,恍若仙人也...”。小姐夫人们惊讶之余,痴迷呢喃道。

    旁边素桌上仙陀寺的仨和尚见此,面露不岔,这寿宴本是他们的地盘,这臭道士来捣什么乱!

    老和尚朝小僧低语几句,那褐衣小僧站起身喝道“这道人不过只会一门戏法而已,那里会什么法术,大家莫要当真!”

    陈子瑜闻言并不惊慌,挥手间将群蝶散去,不顾周围众人神色,自顾自地从席上拿一个空碗,把堂内花盆里的土装进碗里。

    见周围众人疑惑,陈子瑜笑道“我道门有一门大法,名唤花开倾刻,此来正好给大家施展一番,也好做个玩乐。”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又让仆从丫鬟各取池中莲子一枚和热水一碗。

    不久莲子与热水皆已取来,陈子瑜将莲子埋入土中,于桌上立刻书符一道,两指一晃,那黄符便自燃了,又惊起一片呼声。

    陈子瑜在众人目光之下将黄符化入碗中,将这碗黄符水浇在土上,随即一甩拂尘,闭目念起咒来。

    片刻,他猛然睁开眼睛,喝道:“急急如律令!开!”

    随即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一朵嫩芽飞快破土而出,一盏茶的时间长成了数尺来长的茎叶枝干,绿油油的三片荷叶缓缓伸展开来,一滴滴露珠在其上滚动,清新可爱。

    少许时光,三朵莲叶之中,一朵花苞菡开待放,娇艳欲滴,似慢实快,转眼间开放成一朵十二品莲花,红白花瓣,在阳光下散发着霞光阵阵,水雾涟漪摇曳生姿,圣洁美丽。

    在场众人无不目瞪口呆,几乎失去言语,只觉在这沧海桑田之中体会到了岁月的沧桑,人生的渺小,更有人直接跪拜下来,直呼活神仙,其他人也跟着拜服了下来,侍女仆役如此,县绅官吏如此,小姐贵妇如此,贾老夫人亦如此,纷纷跪拜神仙,感谢前来点化。

    陈子瑜一拂拂尘,翻了个筋斗,跨过众人,往门外走去,朝着仍旧在跪拜的众人道;“起来吧,跪我不如平时多做好事,贾老夫人,贫道送你的三本道经可好好读读......”

    众人听言方才起来,陈子瑜走至一假山围墙前。

    朝着看过来的众人稽首,踏罡步斗罢,拂尘一拂,顿时一股云烟腾腾自起,直上于天,陈子瑜的身影也在氤氲之中渐渐消散,只余一首渺渺道诗传来:

    “人间山海劫作灰,洞中日月我为天。

    玉洞云深龙卧稳,金坛露冷鹤归先。

    背上青锋缠白练,炉里金丹生紫烟。

    三百年来人不识,万里腾飞身不见。”

    众人这方才恍惚醒来,纷纷惊叹惋惜。

    “这灵幽道人莫不是真仙家邪?”幽宁县县令双眼失神,呢喃道。

    “我儿,待我寿宴完毕,立刻带人去稽灵山伏龙观上替我祭拜一番,献上善财香火。”贾老夫人此刻红光满面,仿佛年轻了十余岁一般,吩咐贾善人道。

    “是....咳....母亲,孩儿遵旨。”贾善人倒是个孝顺的,仍旧未从震惊中缓过来,嗓子有些喑哑,连忙咳嗽几声。

    “贾兄,同去同去!”其余的县绅士豪们纷纷出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