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医路崛起:医生培养系统 > 第六十章 玩心理的黎主任

第六十章 玩心理的黎主任

    主任医师一周查房1-2次,查到卢诚的时候,王医生把李怀仁顶了上去。

    “小李,主任查房,你站在患者左侧汇报就好了。”

    人家有说要汇报病史吗?

    李怀仁属实是赶鸭子上架,王医生根本没有提前和他说要汇报病史的事。

    是了,估计他昨天说这两个病人给自己管,还真就是全权负责的意思了。

    你个老六,好在自己现在记性是着实不错,又是自己收住入院,亲手写的病程还被批了十几处,想忘都难!

    黎主任昨天只是简单见了李怀仁1-2分钟,安排了王医生带教就打发了他。

    看到王医生推他出来汇报病史,黎主任心里是不高兴的。

    王医生是跟着黎主任后面一代来科室的老医生了。

    就因为偷懒、脾气不好,黎主任都是主任医师了,他还一直都还是主治医师。

    因为资历老,在科里没人说得动他,只有自己能敲打敲打。

    黎主任准备查完房后,把王医生叫到办公室说两句。

    刚伸手准备向李怀仁要一份打印的新病人首程,但李怀仁手里空空,直接开始背病史。

    “患者卢诚,男性,56岁,因缓起心慌、手抖6个月,加重伴左背部疼痛2周入院…”

    “诊断为焦虑障碍,目前予以帕罗西汀10mg早抗焦虑、奥沙西泮7.5mg晚促眠。”

    整整3分钟,李怀仁有条不紊、条理清晰的汇报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重点查体、重点精神检查。

    包括已完成的检查检验结果、诊断、诊疗计划也全都交代了出来。

    黎主任听完,注意力一时都不在病人身上了。

    “这个病人是你管的?这些都是你自己完成的吗?”

    李怀仁赶忙解释。

    “昨天的两个新病人王老师给我管了,病程是王老师帮我改了好多地方才弄好的。”

    黎主任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实在难以相信,一个被安排来备考干杂活的规培生,第一天来精神科能做到这种地步。

    如果只是记忆力超出常人,倒还更容易接受一些。

    “小伙子记性很不错,学医大有裨益啊!”

    “谢谢主任!”

    李怀仁自从有了系统以后,向来对夸奖都是坦然接受。

    谦虚?

    那是因为怕以后不能做到比现在更好,甚至会做的更差,用来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黎主任没忘了正事,底下的医生汇报是一回事,他查房有自己的思路。

    “卢诚哈,刚刚我们李医生讲的情况,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

    卢诚刚刚在旁边听李怀仁汇报病史的时候就频频点头。

    不错,真的很不错!

    这位小李医生比自己的婆娘,甚至比自己本身,都了解这半年来的发病求医经历。

    “没有,没有,李医生讲的非常到位。”

    “黎主任,你看看我这种情况,真的是精神病吗?”

    “贺主任、李医生、王医生都说是的,但我昨晚一直想,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诶!”

    黎主任从业精神科近30年,见过的这类焦虑症病人没有上万也有大几千了,太知道他们是怎样的心态。

    “不用想了,我以从业三十年的经验给你保证,有没有其他病不一定,但是焦虑症你是百分百有!”

    卢诚属实有些听懵了,他以为黎主任又要和以前看的那些医生一样,口口声声讲概率。

    大概率是这个病,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某某病。

    越是这样和他说,他越是想的越来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

    整天就是在网上百度各自病的临床表现,在视频平台上听那些专家讲课。

    慢慢地,身上越来越不得劲,病痛越来越多。

    “真的?”

    “黎主任,你可不要安慰我,还从来没有哪个医生和我这样保证过。”

    卢诚像是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本来半躺在病床上的身子都坐了起来。

    “我们二医院是怎样公立医院,我一直干的精神科,我们精神科的医生是一个团队,有什么必要骗你呢?”

    黎主任这话说起来可溜,李怀仁都怀疑他是不是也背的模板。

    “哎呀呀,那可太谢谢黎主任你们了,半年了,我这病就没确诊过!”

    “那我这病该怎么治啊,还有得治吗?”

    “王医生和李医生给你安排的用药方案就很不错。”

    “帕罗西汀是抗焦虑抑郁的五朵金花之一,半个月,你就能比较明显地感觉到疗效了!”

    “对了,不准你去看药物说明书,具体事情我们都会和你老婆交代清楚的。”

    …

    病房里卢诚忍不住立马和妻子分享着自己激动地心情。

    黎主任带着李怀仁他们几个医生,背着手去查下一间病房的患者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出了病房,来到走廊上,李怀仁找到了时机问出自己的疑惑。

    “黎主任,您刚刚是为了安慰那个患者才那样说的吗?”

    他可从来没见过在患者面前,把话说的这么满的医生。

    实习的时候,带教老师也是叮嘱不要把话说死。

    反正就没有100%的事,多用可能、大概、不一定这一类的词。

    患者和家属经常只听到他们想听的,很有可能抓住某一句话不放了,容易惹出麻烦。

    黎主任停下了脚步,看着李怀仁说道。

    “我知道,你实习的时候,包括之前在急诊科,和患者沟通肯定不是这样的。”

    李怀仁给他的印象不错,黎主任本来也是个啰嗦话多的,多解释几句对他来说无所谓。

    “但是对这种患焦虑症的病人,他们本来就是多思多虑,整天东想西想,愁眉苦脸。”

    “要是医生也和他讲这个可能、那个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症状,用上药效果也要打折扣。”

    “像刚刚那个病人,被我半真半假的忽悠了,帕罗西汀吃下去,能在他身上发挥120%的效果。”

    李怀仁有些懂了,等于是给病人吃个定心丸。

    焦虑是消极的想法堆积,用医生的权威性,引导他往积极的方面去想事,也算是一种心理治疗了。

    “那您怎么就知道是半个月起效呢?”

    听到李怀仁问这句,不光黎主任,王医生和其他几个医生都笑了。

    “哈哈哈,你不干我们科,肯定没有看相关的药理学。”

    “帕罗西汀起效的时间就是半个月左右啊,哈哈哈哈。”

    姜还是老的辣啊,对患者说一半留一半。

    到时候等药物起效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可想而知会非常的高。

    不愧是干了这么多年的主任医师,一环套一环,这种玩弄心理的手段,李怀仁很是羡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