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入道

    苏云庭见他态度恶劣,有些发懵。

    傅慎行道:“正常,师父座下的弟子基本上都不成器,他们当了几十年的记名弟子了,反倒是咱们两个新来的小孩儿成亲传弟子,心里肯定不舒服。”

    “原来如此。”

    “看在你也是亲传弟子的份上,我提醒一下你。平日里,咱们和师妹都跟师父修行,至于其他同辈,能不接触尽量不要接触。”

    傅慎行起身,看着红木托盘上之物,皱眉问:“这什么东西啊?是不是让咱们吃的?唉,好可怜啊。”

    “别!”苏云庭赶忙拦住,解释:“这是拜师时用的。”

    苏云庭见傅慎行不解,说:“芹菜,代表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愚以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枣子,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涌来表达弟子心意。这茶,是到时奉给师父的。”

    “真麻烦,你们这些读书人啊,条条框框就是多。”

    苏云庭道:“这是很久以前就订下来的,其实大家都不重视,只是走个形式。”

    不多时,沈知夏跑了进来,道:“开始了,你们两个出去吧。今天的声势可大了,其他脉的亲传弟子都没有这待遇。”

    “你们可要好好修炼,别辜负我爹对你们两个的期望。”

    “好的,师妹。”

    沈知夏眉头一皱,“什么师妹?我是师姐。”

    “好的,师妹。”

    沈知夏指着苏云庭,质问:“你昨天才来,怎么能叫我师妹呢?我正式修炼都一年了。”

    傅慎行忙道:“师父说了,我们两个都叫你师妹。”

    “你......哼!”沈知夏扭头离开。

    桑梓旧地,堂屋。

    沈和羡与夏云浮端坐在主位,两侧为平阳道人和古镜民赐座,本脉长老,执事与侍候弟子站在两边。

    夏云浮瞧了一眼沈和羡,嫣然一笑,心想:“慎行和云庭这两个孩子都是不可多得的苗子,日后文鼎峰一脉,也算有了传承。”

    反观沈和羡,不似夏云浮那般开心,脸上毫无血色,身体时而还会颤一下,目光在两个少年身上游走。

    徐师兄作为年纪最大的弟子,一向自认为文鼎峰大师兄,追随者有二十余人,他有自信,在师父羽化登仙后,自己能够坐上首座的位子。

    现如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徐师兄脸色阴沉如水,一言不发。他的目光锁死苏云庭。

    一天前,他还在耀武扬威。

    现在,徐师兄居然眼睁睁地看着他成为了自己垂涎几十年的亲传弟子。

    傅慎行见如此多人,不由自主地靠向了苏云庭。

    二人手持红木托盘,同时跪下,对沈和羡,夏云浮二人行三拜九叩大礼,一直到了二人身前。

    沈和羡与夏云浮站起身,夏云浮从桌上拿起水壶。

    苏云庭会意,双手将茶杯抬高,由师娘亲自倒水。

    “师父,请喝茶。”苏云庭率先开口。

    沈和羡粲然大笑,接过了苏云庭的茶杯。

    傅慎行效法。

    一人持红木托盘走来,呈给沈和羡。

    沈和羡将两块玉佩,亲自为二人佩戴。

    ......

    繁忙的拜师仪式结束了,傅慎行换上了平日的黑衫,在文鼎峰的凉亭处,与苏云庭一起等候沈和羡。

    “弟子拜见师父。”二人见沈和羡前来,连忙行礼。

    “嗯。”

    沈和羡道:“从今日起,你们和夏儿就随我一起修行,若有不解之处,可相互讨教,再者,向你们师娘,或者我发问。”

    “是,师父。”

    沈和羡缓缓道:“我这个女儿啊,和其他人比,天赋还是不错的。但和你们,和其他六脉的佼佼者比,终究逊色一筹。”

    “所以啊,你们修炼不要受她影响,也不要像我那群不成器的弟子,簇拥在她身边。”

    傅慎行笑着开口:“师父,您放心吧。我们,也最看不起那种人。”

    沈和羡说:“文鼎峰最重要的地方便是藏经阁,里面收录有天下武学,高明的内功心法,以及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慎行,你性格跳脱,在修行之闲,可选经史子集,陶冶性情。”

    傅慎行撇撇嘴,“知道了。”

    “今日叫你二人前来,便是要将《道德还真诀》尽数传予你们。”沈和羡看了一眼苏云庭,赞许道:“不错,才一个晚上,便已开脉。”

    苏云庭展颜一笑,点了点头。

    沈和羡又道:“慎行,你也不错,已是初识之境。”

    苏云庭露出讶色,开始思考通玄之奥秘。

    沈和羡指点:“通玄在于生灵。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

    苏云庭闻其言,五心朝天,抱元守一,神与气和,浑然归一。

    干涸的灵海涌现一滴雨水,越来越多,待到涓涓细流汇成汪洋,云庭便可成就一境初识。

    傅慎行气走周天,不断稳固自己的境界。

    沈和羡见状,眼中满是赞赏。

    半个时辰后,苏云庭终于踏入初识境,叩开仙门。

    “正所谓:‘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仙路浩浩,唯有持之以恒,水滴穿石,方能有所成就。”

    沈和羡问:“今日,我传你们一些外家功夫。慎行,云庭,你二人想用什么兵器?”

    苏云庭想起老父之话,不假思索道:“剑!”

    “我也要学剑!”

    沈和羡手一招,三把木剑飞来,落在地上。

    “今天,我传授你们昆仑墟的基本剑法:太平三十六剑。”沈和羡起身,说:“剑乃百兵之君,是仙界公认的第一兵器。”

    “太平三十六剑,乃祖师从一卷经文《太平经》中悟得,合道之玄妙,剑之凌厉,不止是攻杀之技,更是为人之法。”

    沈和羡说道:“我昆仑墟一切功夫,讲究的是上善若水,循天之道,利而不害。”

    “当然了,出剑,非死即伤,也有另一种说法,剑乃是杀人所用。”沈和羡手腕一抖,舞了一个剑花,轻轻一刺,却如蛟龙出海,无可匹敌。

    苏云庭道:“师父,那这两种说法不是相悖吗?”

    沈和羡悠悠道:“前者说法,重在炼自,炼心。可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傅慎行忙说:“意思是,在本门之外,一切要以自身利益为主。在门中,也要一心一意,追寻武道之真意。”

    沈和羡听后,两眼一黑,险些栽倒。

    苏云庭咳嗽了一下,忍着笑意,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如果不改善自己,修身以进,就会天诛地灭。”

    “没错,我辈修道之人,品德远胜武艺。慎行,我知晓你的本意是好的,但你从小在江湖流浪,见识了太多人世间的丑恶,导致性格过于偏激。”

    沈和羡拍了拍傅慎行的肩膀,说:“平日里,要修身养性,这样才能驾驭手中的剑。”

    “是,师父。”傅慎行拱手行礼。

    “看好了,太平三十六剑,第一剑,金石开山。”沈和羡稍稍一跃,一剑劈下,似二郎开山,攻敌所必救。

    “第二剑,流星火雨。”沈和羡手腕抖动,剑花绽放,似大雨倾盆,如星辰陨落,密密麻麻,威力十足。

    “第三剑,飓风洗礼”左手法诀引动,右手出剑。

    “第四剑,荆棘之刺”寒光凛凛,剑引气撞,一往无前。

    “第五剑,地坤闪击”稍稍翻了一个跟斗,气劲汇聚,使劲一斩。

    “第六剑,天乾之舞”此剑施展开来,四面八方皆是剑锋,宛若少女轻歌曼舞,又如千丈锦绣笼罩,进可攻,退可守。

    ...

    第三十六剑使出,苏云庭气息回转,收入丹田,同时吐出一口浊气,将剑背后。

    沈和羡道:“云庭,你做得很好。”

    “慎行,最后一剑,你还是没有掌握到精华。”

    傅慎行道:“师父,我觉得使出来的和云庭的差不多啊。”

    “内行看热闹,外行看门道。看来你还是没有掌握最后一剑——天地阴阳。”

    傅慎行疑惑地看着师父。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祖师便是在这句话中,将三十六剑的最后一剑改善至极高的地步。”

    沈和羡抓住傅慎行的手,带着他出剑,说:“最后一剑,讲究的就是变化,清浊之变,对错之变,男女之变,先后之变。”

    沈和羡看傅慎行有些气恼,说:“虽说是基础剑法,但最后一剑,乃是祖师引以为傲的绝技之一。也正因为这一剑,才打出了我昆仑墟剑道强派的旗号。”

    “这么厉害?”

    沈和羡笑言:“两人交战,同境之下,真元强度相差不大,决定胜负的便是外家功夫。除高等武学的对拼外,这细微的掌控就决定了胜负。”

    “这一剑,炼至化境,有朽木逢春之功效。放眼昆仑墟,恐怕只有一人达到这等境界。”

    “是掌门吗?”

    沈和羡将目光投向昆仑墟后山。

    ......

    “徐师兄,您别灰心。虽然师父新收了两个亲传弟子,但他们刚刚修道,能有什么成就?”文鼎峰座下,五六个弟子聚集在一起。

    徐师兄摇了摇头,“不可能。我问了一个玉皇峰的弟子,从昆仑墟建派以来,首座只有亲传弟子能够继任。”

    “师兄别灰心,说不定师父过几年就会收你为亲传弟子。您现在可是三境知微啊!”一人道。

    “未来,谁说得准?”

    “师兄,我打听到一个小道消息,师父旧伤复发,恐怕没多长时间了。”

    徐师兄闻言大惊,“确有此事?”

    “千真万确。您没发现吗?这几年师父和洪景天师叔来往得很密切,而且师父的气色时好时坏。”

    徐师兄眼中闪过冷厉之色,“如此甚好。只要让他们没有成长的时间,首座之位就一定是我的!”

    徐师兄眼前出现了一道优雅如兰,凌厉如剑的倩影,眼底尽是火热。

    “哪怕我只是三境知微又如何?等我继任首座,手握一方权力,苏桃熙,看你还不顺从我?”

    “徐师兄威武!苏桃熙师姐一定是您的掌中之物。”一人赶忙拍马屁。

    “啪”徐师兄抬手扇了他一巴掌,冷冷道:“未来,苏桃熙将是我的妻子,文鼎峰的女主人,岂是你可以妄议的?”

    “是是是,是我多嘴,我该打,我该打。”堂堂修仙炼道之辈,谄媚如奴才,还一脸得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