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受制

    蒋济说曹爽驽马恋栈豆。

    是说曹爽像劣马一样,没有千里之志,却一心只惦记着马厩里面的草料。

    还惦记着他城里的娇妻美妾,府库中的金银财宝。一旦开战,那些娇妻美妾金银财宝,便不再为他所有,所以他不敢和司马懿翻脸。

    是啊,普通人都能明白道理,曹爽想不明白。

    老婆没了不是更好,没了可以重新找……

    只要大权在手,娇妻美妾金银财宝,不是要多少有多少,我干嘛要用我手里的权力,去换回本来就属于我的娇妻美妾金银财宝。

    一旦失去了权力,就算你有再多财富,也只是别人暂时存当在你那儿的,而不是你的!

    不见富可敌国沈万三,名满江浙沈一石,是什么下场?

    这种想法,也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

    那三瓜两枣,在曹爽心里有分量,但分量还真没大到那个地步,不足于成为左右决定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是曹爽没得选,如果司马懿没有背信弃义洛水放屁,司马懿当时开出的条件,是曹爽的最优解!

    曹爽的下场,和司马懿当时答应他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是被骗了,他能力不足被骗是他活该,但我们能不能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倾向于去指责被骗的人,而不是指责那个骗人的人!

    曹爽是被害者,司马懿才是那个施暴者!

    从什么时候起,被害者有罪论这么有市场了?

    我也迷茫,成王败寇没错,但不应该是这样论的啊。

    所以时至今日,我可以叫诸葛亮村夫,但是发至内心的尊崇诸葛亮。

    我也一直叫司马懿,老贼,老狗!也是发自内心的厌恶鄙视他。

    后人评价姜维,“嗟乎,时人皆誉成悔败,扶高蹴下……”

    因为姜维没做到,所以就全是姜维的错。

    但始终有人为姜维鸣不平,时至今日,我还看见有人自发的去姜维墓前,打扫祭拜。

    还是个人美心更美的小姐姐呢,丁十三发誓,不指洛水,我对着我尊崇的诸葛村夫发誓!

    娇妻美妾金银财宝,不足以成为动摇曹爽决定的因素,而真正动摇了曹爽反抗决心的,是司马老贼开出的那些优待条件!

    所以蒋济的驽马栈豆论,只是看穿了司马懿在打趣,哎呀,智囊跑了,这可这么办啊,你要开玩笑,我也陪你开玩笑呗。

    曹爽是驽马,通俗点也可以说,曹爽山猪吃不来细糠,有桓范这么好的谋士他也不会用,桓范是对牛弹琴。

    这老哥俩儿拿曹爽打趣,自然嘴里没有什么好词,什么马啊猪啊牛啊,电视剧和小说那是为了过审,骂人就一句匹夫,老匹夫。

    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怎么了,我就匹夫了,匹夫还真算不上骂人的话,哈哈。

    实际上骂人一直是个技术活,可以参照九部联军围攻努尔哈赤的古勒山之战,后金第一巴图鲁,努尔哈赤四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率军骂阵,当时,额亦都就是我心目中最靓的仔!

    骂人要是反复就那几个动词名词组合,你把人家族谱数一遍也没用,听多了也不气恼,毕竟是虚构情节,不存在的事。

    额亦都也是翻族谱式的骂,但是!

    他是有理有节的骂,很有仪式感节奏感,你家祖上做过什么坏事有什么黑点,人证几何物证几何。

    关键额亦都是个粗人,武将,他才不会像陈琳骂曹操一样文邹邹的,你们平时怎么骂,额亦都就怎么骂,额亦都还是个大老粗,比你们骂得难听多了。

    关键难听就算了,还不存在虚构情节,都是真事!

    对面这能忍啊,冲出来砍他。

    那时女真人还比较纯朴,讲武德。

    额亦都带了一百个人来骂阵,对面也派了一百个人来砍他。

    结果他们光顾着生气忘记了一件事,额亦都骂人虽然难听,但他巴图鲁的称号,是真的……

    一百打一百。

    额亦都这边潇洒的砍死对面四十多个人,然后己方伤亡,零。

    骂完拍拍屁股走人,留下四十多具尸体,我的天,联军这边士气崩了啊!

    说是不打了不打了回家了不至于,你要是联军的人,面对这种场面,心情只会低落沮丧,而情绪是会传染漫延的。

    所以我说,联军士气崩了,这样就输还不至于,但是主将不能想办法回复士气的话,离输也不远了。

    实际上当司马懿有动作后,曹爽这边也不是没有反应,一直被动挨打。

    我说的,曹爽尽力做了他能做的抵抗,是司马懿开出的条件太诱人了!

    当时司马懿带兵冲向武库,出现在大将军府门前,严世要想射死他,孙谦不让他射死他,严世还是想要射死他,孙谦根本就没打算让你射死他!

    两个人扯皮,摔跤,严世摔赢了,起身看,我靠司马懿跑了!

    严世就这点人肯定不敢追啊,再说没大将军的命令,你追上了又能怎么样,又敢怎么样?

    严世赶忙和孙谦对口供,怎么怎么样,成大事者!遇事不要慌,先甩锅……

    实在甩不出去的,就分呗,嘻嘻。

    我们来分锅,哪能让一个人扛啊,无非讨价还价,又怎么怎么样。

    我个人看来,讨价还价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可惜我没有做商人的天赋,许是天赋点歪了,全点在吃瓜上,我不喜欢讨价还价,我喜欢看别人讨价还价,嘻嘻。

    好,闹了这么一出,司马懿也走远了,锅也甩完了分完了,严世立即派人出城去通知曹爽。

    他一个中下层军官能说什么,大事不好了,大将军你快回来啊!

    他要敢这么说,僭越之罪,这个中下层军官也别想做了。

    你在教我做事啊,要不这个大将军你来当?

    只能实事求是的汇报啊。

    看见司马懿带兵冲向武库,不知何事,尝试阻拦未果,目前正在跟进,请大将军定夺!

    严世要是个精明能干的人,他就应该一边派人向曹爽汇报,一边派人远远跟着司马家的人,看他们要做什么。

    如果他派出去跟梢的人,没有被司马家的死士发现做掉,那么曹爽就会收到第二份报告。

    司马家的人已经攻占武库,武装了大约两三千人,一部分人留守,其余皆往皇宫去了。不要忘了加,请大将军定夺。

    然后曹爽再也收不到第三份报告了,因为这时司马懿已经封锁关闭了城门。

    曹爽这时在干嘛,他的人刚出城门不远,司马懿就动手了。

    从死士集结,到严世孙谦分锅完毕派人报信,送信的人跑到曹爽跟前。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虽然没走远不到二十里,已经跨过洛水了。

    曹爽要是个草包,他应该,“嗯?再探再报,大军继续前进。”然后倚着手,喃喃自语到,咦,这司马懿是要干什么?

    这不像一个当政十年的大将军,这像一个没有文化又碰巧掌权的死太监!

    曹爽收到第一份报告,他要足够聪明,他要一身是胆,那就是,“司马懿反了,大军调头,疯狗打法走起!”

    但曹爽还是谨慎,还是抱有侥幸心理。

    万一司马懿没反,只是有什么紧急情况需要调动武库的装备,我冲回去不是闹了个大乌龙吗。

    不要忘了,司马懿也是辅政大臣,真有紧急情况,他自行处理无可厚非。

    万一司马懿真的反了,我这么急冲冲的冲回去,会不会正中下怀,中了他的埋伏。

    哎,所以呢,参谋参谋,身边要有靠谱的参谋啊,来个人给我分析分析一下啊!

    桓范这不是还没到吗,但曹爽也不至于草包到原地等死。

    洛阳城里情况不明他是不敢冒然杀回去,而洛水和伊水之间,地势平坦不利于防守,于是曹爽下令大军加速前进,目的地不再是高平陵,而是渡过伊水,在伊水南岸布防。

    同时派出使者询问司马懿去武库的缘由,再派骑兵前往洛阳各军营,命他们闭营固守,无大将军令不得调动。

    曹爽派给司马懿的使者,当然被司马懿扣留啦,已读不回谢谢。

    骑兵们的军令倒是传到了,各营固守,但是守了个寂寞。

    司马懿司马师叫不开军营,但是太后的手谕可以啊。

    曹爽人在外面,又没有手机实时通讯,无论他再怎么调动,始终要慢司马懿一步。

    但是曹爽还在操作,曹爽还没有放弃,于是等曹爽刚到达伊水南岸,严世的第二份报告传到,司马懿抢了武库朝皇宫去了,但这时的司马懿实际上已经在接管军营关闭城门了。

    曹爽再傻也知道司马懿反了,哎!顿足长叹,当时第一道命令应该命各营立即出城的,而不是固守。

    不是当时他没想到,当时他就想到了,各营应该立即出城还是固守,如果判断司马懿反了,应该立即出城,如果不能判断司马懿反,出城又成了笑话。

    固守没错,可当他知道司马懿带兵朝皇宫去了,他总算能断定司马懿反了,然而他也知道,当司马懿朝皇宫去了,各营固守,也成了笑话,郭太后在皇宫里,各营不可能固守得住。

    啥?要是第一时间就能断定司马懿反了,就往回冲,然后命令洛阳城里各营立即出击剿灭司马懿,里应外合。

    不存在里应外合的可能,第一,能断定司马懿反了他也不敢冲,他的性格就不是冲的人。

    第二,洛阳城各军会听他命令冲,但当司马懿拿到太后手谕后,洛阳城各军就会自行瓦解。

    他还不在场,仅凭洛阳各军自行冲击各自为战,速战速决短时间内剿灭司马懿,拔可能,万万拔可能。

    所以这里最合理的操作是,第一时间在司马懿还没拿到太后手谕之前,命令洛阳各军出城,减少损失。

    但是又绕回去了,信息不足,曹爽不敢判断司马懿反了,而他又抱有侥幸心理又好面子,万一司马懿没反呢,万一只是有什么紧急情况需要司马懿处理呢,所以他采取了保守做法。

    他已经做到了保守做法中最好的了,既然没有胆子回去跟司马懿拼命,那么留在原地也危险。以防万一,立即把部队移动到适合固守的伊水南岸,司马懿反了,我能守,司马懿没反,我正常行进正常扎营也不会让人笑话,给人话柄。

    所以说,中国人的性格是折中的,曹爽又在折中处理事情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