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钓鱼记 > 买旺柿

买旺柿

    2004.12.20日,阴。

    空气非常阴冷,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凑巧的是,心情也连带着,如天空般的暗淡?

    这主要是股票又下来了,这股市真的看不懂?该上不上反而大幅度杀跌??让人心情寒透了......

    女儿刚刚发回短信:“才到城站呢。”15:57分。

    我回应:“好的,到达后告诉妈妈。”

    女儿:“好。”16:00分。

    在杭州下沙读大学的女儿,前些日子就嚷嚷着想回家。接短信的时候,我还在打网络扑克,也是奇了怪了?

    连打个网络扑克,也是像股市般的屡战屡败?系统计分式的,只剩正的小分11分,唉。

    今儿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爬起。早起是想烧点菜,好让丈夫及女儿吃的暖乎乎一些。丈夫吃完早餐就去上班去了。

    女儿是,上午10:32分的回杭火车。然她上午9:40分才起的床!磨蹭啊!女儿说,要在妈妈身边多呆一会儿。

    正如女儿说的那样,她又是嘴里吃着东西,又是忙着上厕所,又是到电脑上,压缩音乐与照片及文件等等......

    最后是,一看时间是上午10点24分了。我硬是强迫女儿出门!娘俩小跑向卫星路口奔去。

    女儿,这时还有心思开玩笑:“妈妈,我们像长跑运动员。”

    我没心情玩笑,搭拉着脸,满脑子思绪是赶不上火车了......

    女儿,还是继续笑嘻嘻地:“妈,没事!晚点就晚点,还怕回不了杭州啊?”

    她还说:“说不定火车晚点呢!”女儿,真是我的“小祖宗!”

    等我,在卫星路口,急急的拦住出租车,已经是10:30分了。说了句:“可能要赶不上了?去火车站!”出租车确实比一般的车快速!!

    到站,我递过10元钱车费,还不忘等司机找回5元钱。又开启小跑进入火车站内,询问检票员这趟车开走没有?

    门口的车警说:“快进去!在上了。”我们一听还来的及,又飞跑进站台。一看,哦,我的天!还真让女儿预言成真!

    这趟列车还没进站呢?一小批旅客还在站台上等着。我心想真是幸运!还让我们赶上。

    也就与女儿说了二句话的工夫,列车就进站了。我们娘俩看到了9号车厢。

    旅客们都以为,是从车厢前面的车门进入?不料,是要从车厢后边的门上车!人们一会儿拥向前边门,一看不对?立马又拥向车厢后边门!很是热闹。

    到门口,我问剪票员,可以将行李送上火车车厢吗?回答是:“立马就开,不要上了!让她自己提......”

    果真,也就说话的工夫,火车开动了。我追着火车小跑了一会,示意女儿注意相机!

    女儿,还在过道上找坐位,我向她打出手势V,她也回应了我。我追不上火车了,列车离我渐渐远去......

    女儿是16号晚回家的。她居然在家呆了一天又一天。在家除上电脑,就是看电视,然后是晚睡晚起,在家睡了四天。

    女儿看了,韩国影星宋慧乔主演的,20来集电视连续剧《浪漫满屋》。这部电视剧演员,都是帅哥美女的!

    而且是,轻喜剧看看是又养眼,又开心的。我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尽量少说,上大学后难得回家的女儿。

    比如,像昨天。我还特意约,星期天,休息在家的丈夫,避出家门。去新楼购买旺柿?

    上次,跟随丈夫君的朋友一起,打旺柿归来途中。得到了黄老板夫人,相送的一箱20多斤的旺柿(柿子)。还从黄老板夫人口中,学到一句描述柿子的流传哩语。

    黄老板夫人说:“旺柿铁!旺柿铁!一箱旺柿看不出重量?一端起来就知,如铁般重了。”我也不知黄老板夫人,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该不会,怕我们跟随者“嫌”她,给我们的旺柿太少?我们跟随者有得吃,有得玩,还有得拿!开心还来不及呢!!!

    这不,还没吃够!今天想去新楼再去购买鲜甜的,可以用吸管吸的新楼旺柿。他们的广告语是:“尝方山之柿,其味如兰。”自己去琢磨,想像吧。

    说来也是好笑,昨天,有意思的是。君将车开错路了?君的车开进一处不能到达新楼的乡村里。而且,去新楼的话?必须将车折返退回去开。还有要选择朝二个方向的叉路?一边是折返后,从石柱绕过去。而另一边的路,则要从芝英绕过去?

    真有意思,我们夫妇相互取笑,是否患老年痴呆,记忆这么不好!

    其实,早上我就建议君直接从石柱拐进的。结果是,君没有听我的,自以为是,一意孤行。

    我说:“这样吧,即然到了这个地盘了。我们就地挖挖野菜,新楼就不去了!”

    我们看到,有长长的山凹,就在凹口问当地村民,山凹里面有野菜吗?如“气!”“香荠”等?俩中年村民,回应说是很多的。里面桔园,山坡上有的是!

    还热心地说,车从山路的机耕路上还可以往里开。我问:“里面可以掉转车头吗?”回答是可以的。我和君向里开去。

    在一处,开阔一点的地方停下车。说老实话,再进去?车也是没办法进了的。

    环顾四周,山田里的菜地里,农民很勤劳的。将菜地伺弄得很干净!不长野草。我们基本没看到野菜。

    后来,一名男子,也就是在山凹口碰上过的村民。穿着黄军衣,推着啷啷作响的旧自行车向里边走来。可能是看我们俩夫妻一脸茫然吧?

    主动对我们说:“气,在里边种过西瓜的地头里,有很多!”我们俩齐口同声的回应:“是吗?”

    我这人天生好奇心强,我问这山凹里有小村吗?你是住在这山里边啊?

    村民回答:“是放羊的。”君,居然问:“羊怎么卖的?”那人说:“6元/斤。”一头羊,二,三十斤重,也就二三百块钱。

    君说:“买一头吃吃。”我听了感觉恐怖。心里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心痛钱!第二个原因是,这羊怎么弄才好吃呀?我问羊倌:“这羊肉怎样烧,才好吃呢?”

    他诚实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我也不知道怎么烧?大概就放酱油,酒,烧烧吃的吧?”

    他接着说:“有野炊过来的人,他们就是这样烧起来吃的。”君,这才打消了买羊的念头。

    我们继续往里走了一,二里地。君发现有鸭子在前面放养,“嘎!嘎!嘎!”地。君问:“这鸭怎么卖?”还是羊倌告诉我们:“是生鸭蛋的母鸭。”

    意思是,舍不得卖的。

    也是在鸭子嘻戏的地方,这位村民羊倌手指说:“这里种过西瓜,你们看那白绿色的就是“气!”

    我们谢了他,他还一直往里走去。我们驻足观察,其实,这里的“气。”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很好?多是多!

    可是,长得还是小了点。我说,走吧不要这些了。去找好的摘!

    结角的丈夫,非要坚持要先摘下一塑料袋。我只好夫唱妇随的,安下心帮君摘“气”。就这样,一朵二朵的,君还找理由说这里的光照充足,这“气”的纤维好像特多的?

    我:“嗯,嗯,嗯,”连声附和......

    后来,还是决定到新楼去购买柿子。目的是,让难得回家来的女儿尝尝。

    就这样将车折返出来开往石柱,再拐向通往舟山,新楼方向。在这个路口,有许多摊卖甘蔗的小贩,一问价格很是实惠!

    君,花了21元钱,购买了二捆甘蔗,10支一捆的。君还老道的,先买了一根尝试吃,很甜的。

    料想不到的是,这二捆甘蔗在回家削吃时,就有不甜的甘蔗混入!“真是!不诚信的摊主。”

    在我记录以上文字时,女儿的短信又来了:“终于到泥,妈咪。”17:26

    我:“呼拉!了不起的宝贝,你用心学习呀!妈不打扰你,就这样。”

    女儿:“好的尼。”

    再接着说,买好甘蔗,我们就顺上次君的朋友,黄老板开过的路挺进!

    途中,我说起我小的时候曾在新楼呆过。爸爸将我寄养在,里木塔村一户人家。

    由于,刚巧遇父亲受到冲击!没有将生活费及时送达。至使我在那户人家,被女主人折磨。才五六岁的年纪,就要包揽一家人的洗碗。还要每天帮女主人,搓一团麻线拿去卖钱,才有饭吃。

    有次,夏天夜里。从阶沿门板上,熟睡的我摔倒在阴沟里,头上磕出鲜血。是好心的主人叔叔,抱起我,飞奔向赤脚医生家,才救了我。

    丈夫,取笑我说:“难怪你的脑袋,高一块低一块的。要是光摸头?是没人娶你的。”

    我也嗔笑:“永康俗语,不是说‘前抗金,后抗银吗?”(前人流传下来的意思是,前凸后凸的脑袋聪明!)

    我们的车,开开,停停。在有的田地也拔到了一些香荠,“气”的。

    车进新楼,我睁大眼睛细细搜索。居然,儿时的印象一无所有?我让君将车开往当年公社所在地,也是开错的。

    丈夫边开车,边说大白话:“算啦,你又不是很有钱回来省亲的?你也没钱布施他们......”

    说的也是,就地停下车。君问路人有柿子否?回答:“旺柿是没有的了。”有的,也是放起来自己吃的。

    也有热心人四处帮我们打听,还有人藏有柿子否?果然,有一老者说他还有十来个。

    君说:“那卖给我们好了!”老人同意,他就返家去拿柿子。另外,也有人去拿柿子。在等待中,君还问了鸡的价格是多少?

    村民说:“17.8元20来元一斤。”我说太贵了,我们知道价格的,常买的......

    老人第一个将藏起的旺柿拿出来,这柿子,大大出乎我们意料,柿子已然失去了光泽,死色型?干扁凹陷下去。

    君也没拂老人的心意,他让老人5元/斤卖了!老人立马同意。老人的柿子钱,总共12块钱。

    另一位村妇也拿来了柿子,她还舍不得卖呢?看我们也不是特别感兴趣。最后,还是扭捏地,将柿子卖给我们了,共19元钱。

    我花六毛钱去村中小店,买了一只纸箱。这时,老人说:“我去拿些刨花纸来垫,省得弄破!

    我对老人的行为,表示非常感谢!!

    这时,看热闹的周边村民围拢来,七嘴八舌的说,这么便宜就卖了?

    前些日子,都卖到多少多少钱。还半开玩笑地让我手捧着柿子回家,否则?这钱是白扔的,等等......

    这不,这些柿子,我的确是捧着安然的回了家。女儿也尝到了几个,丈夫他,特喜欢吃新楼旺柿。我也喜欢吃。

    转过头去,客厅纸箱里还有27个方山柿,静静躺在,老人给铺的木刨花纸上.....

    “其味如兰”在等着。

    注:永康土话,野菜“气”的学名是:鼠曲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