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梦之多元宇宙 > 第二十一章 天兵下凡

第二十一章 天兵下凡

    这一万精兵紧追不舍,一方面他们早对那三千敌军恨得牙痒痒,敌弱我强。另一方面是吴王的赏千金给了他们打了一针肾腺上素。

    敌军边打边撤,落荒而逃。

    “斩贼子,领千金!”领军的将领朝士兵们高喊道,士兵们如同打了鸡血似的跑得更快了。

    追着一处峡谷,敌军突然不逃了反身列阵,将领忽然发现前方的敌军点燃了狼烟,

    “吁。”将领停下马,下令让士兵停下,他低头望去发现是没过马脚踝的河水。

    “不好!”将领暗叫,接着他就听见了轰隆隆的声音,抬头望去,只见白花花的巨浪咆哮着袭来。

    还未来得及转身,巨浪淹没了他们,一万兵精兵就这样被河水吞没。

    ……………

    伊方回到渭河左侧的军部后,季召下令拆掉桥,在渭河左侧安营扎寨。

    诸侯二十九万联军赶到后,没有贸然渡河进攻,而是在渭河的右侧安营扎寨,两军隔河对峙。

    治水军军帐内,季召和众军官在沙盘前议事。

    “大都督,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伊方问。

    “造船,修建工事,装备新武器,然后耗,等诸侯联军发起进攻。”季召意简言骇地说。

    众将士自然都清楚,渡河作战的一方会处于劣势,因为渡河的时候,一是部队必须分批进行,这样一来诸侯联军便没了兵力上的优势。二是渡河时,士兵就是弓箭手的靶子。三是心理压力,士兵不仅要面对波涛汹涌的河水,还要面对上岸后的敌人。

    季召之所以笃信耗不下去的会是诸侯联军,原因有二,一是诸侯联军刚刚小败一仗,心里都憋着一阵火,必然急于求战。二是诸侯联军是各国联合的,临时归吴王调遣,时间短还好,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粮食供给问题,那该国多少供给粮食?防线问题,哪国该驻守容易被攻击的地方?等等。诸侯联军迫于各方压力必然会急于求战。

    在耗着这段时间,两军都在大量造船,构建防线,但季召比诸侯联军多一样东西,那便是新式武器——火药。

    季召用火药做了炸药包、做了烟花,在河岸处,季召埋下了竹筒炸药,将火药塞进竹筒里,然后和炸药包一样在竹筒里填充一些尖锐的碎石块增大杀伤力,引线则从竹子中穿过埋进沙地里,防止被下雨时淋湿。

    两军一耗下去就是一个半月,终于诸侯联军按捺不住了。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诸侯联军开始稍稍渡河,而这一切季召都看在眼里,他将十万士兵一分为二,派伊方领七万人到上游,以烟花为号渡河作战。自己领着三万人据守河岸。

    一万名弓箭手严阵以待,诸侯联军的船进入射程范围。季召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矢如同乌云压顶,羽箭破空而去,发出尖锐的呼啸声,接着一声声惨叫声和落水声传来。

    诸侯联军顶着箭雨渡河,虽死伤惨重,但总算有部分船只抵达对岸,士兵们迅速跳下船登岸。

    然而他们刚上岸,脚下就发生了爆炸,士兵们被炸飞,四肢横飞,尖锐的碎石扎进了他们肉里,扎进了他们的脖子里,扎进了他们的眼睛里。爆炸过后,喊杀声响起,密密麻麻的士兵挥着武器从暗处冲来。

    “啾。”一枚烟花升空爆炸,亮起绚丽的光芒。

    伊方领着的部队开始乘船渡河,他们渡过河后,悄悄的朝诸侯联军的大本营摸去,兵分两路,大部队从正面由伊方率领,另一路蒙幻率领三千骑兵绕到诸侯联军防守薄弱的右侧,骑兵除了携带了大量的炸药包以外,还携带了竹筒烟花。他们的任务是以机动性在敌军中来回穿插扰敌。

    伊方率领的部队靠近敌军大本营,士兵们取出后背上的炸药包点燃,抡起来猛地甩投向正准备登船的密集敌军。

    “嘭轰……”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响起,四肢乱抛,血肉横飞,一个个敌军倒地身亡。

    诸侯联军中乱作一团,根本不知道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武器,为何敌军会出现在大本营。

    一轮炸药包投完,伊方率领士兵高喊的杀声冲去。

    蒙幻所带领的三千骑兵抵达敌军的右翼,蒙幻率领骑兵冲锋杀进敌军大本营,他们取向马背上炸药包点燃就扔进帐篷中,一片片帐篷化为火海。

    扔完炸药包,他们取出竹筒烟花朝敌军发射,一团团绚丽的烟花在敌军中炸开,烟花的目的不是在于杀伤,而是让敌军感到害怕,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东西总有着天然的恐惧。

    同时三千骑兵在军队营中来回穿插,高喊:“大都督请来天兵下凡,天兵下凡,吴王被生擒了!吴王被生擒了!”

    如此一套下来,不知所以的爆炸,突如其来的敌军,被烧的军营,从未见过的绚丽烟花,以及到处都有高喊声天兵下凡,吴王被生擒了!彻底击溃诸侯联军的心理防线,开始全面溃散。

    在他们看来哪里是在跟治水士兵打仗啊,分明是一群妖魔鬼怪。

    吴王见大势已去,便趁着夜色带着一千精兵向西逃窜,但伊方怎么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他率领着三千精兵乘胜追击,将吴王的一千精兵杀片甲不留,生擒吴王。

    ………………

    季召将吴王五马分尸,派使者将吴王的头送给蜀王,躯干送给楚王,双臂送给千秋国君,双腿送给百泽国君。

    不久后,各个诸侯国纷纷派来使者求和。

    自此治水工程便不再有大阻力,在第三年便全部竣工。

    这三年来,季召疏通河流、开凿河渠、河道改道、建立堤坝等等,他不仅仅关注防洪,还注重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的建设,建造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包括渠道、水坝等。使得大量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

    从此吴国、蜀国、楚国、千秋、百泽之地再无水患之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