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风生水亦起 > 第107章出征

第107章出征

    霍无伤还在思考,杨琪没有陪着他发呆的爱好,她的事情还有很多。满府的管事等着她,她去混了个脸熟,反正马上府里就要人事大变动,到时会是在三个主人的意志下推动,现在就没有必要去当坏人了。只是跟大家认识一下,了解一下府里运作的流程。

    晚上照旧去老夫人那里吃饭,还跟老夫人通报了一些事情,还有府里可能的变动。老夫人通通放手,她表示都不会插手,让两个小的自己决定,杨琪更担心老夫人的身体了。她放权放得太彻底了,一点也没有担心他们犯错,只说明她的身体不允许她再操心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我们霍家以后忠于的对象改成百姓了,对百姓有利的事就去做,没有利的就少做不做,至于皇权争斗也好朝堂争斗也好就在一边看着就好了。”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路数。具体的要你去掌握,毕竟那些争斗我不熟,不知道要怎么操作。”

    “那要是皇权跟朝堂跟百姓相悖了,怎么办?”

    “真的想傻了,那时候不就是造反的好机会了吗,什么清君侧,锄奸党,不是正当时,你就别想了,这种机会估计我们是遇不到了,如今朝堂安稳,官家还在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就一点皇权斗争百姓是不会在意的。百姓在意的永远是他们能不能吃得饱穿的暖。”

    “我怎么总觉得你好像不止十五岁,这些话你不说我五十岁都不一定想得明白。看来你也有很多秘密啊。”

    “哪有什么秘密,那是我去外祖母家路上看到的那些百姓生活,我看他们根本不关心邸报,也不在意朝廷的事,只在乎收成,要交多少税,还能剩多少给自己。一天是吃两顿还是三顿,是吃干的还是稀的,要不要掺点野菜。那时候我就想我们所谓的大事他们恐怕他们是不会在意的。”

    “你这样说,开疆拓土还有什么意义?”

    “笨蛋,土地土地,有更多的土地他们才能种更多的地,收获更多的庄稼。”

    “可是那些土地都是有人的。”

    “有一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那些土地上的百姓怎么办?”

    “那他们只能去怪他们的皇帝还有他们的将军,享受了他们的供奉却不能保护好他们,而你享受的是我们百姓的供奉,保护他们是你的职责,有能力的时候为他们谋点福利是你应该做的。你的怜悯要用在合适的地方,我能想到,官家朝中的大人们也能想到,这些问题你要先想一想。”

    “你要个男人,我就跟你混了,官家同意调了那么多勋贵上去,还以为是给大家立功的机会,看起来还有让大家伙都粘上血的缘故。看来妇孺是活不了多少人了。至于青壮战俘官家是不会浪费的。”

    “你还真是能动刀子就不愿意动脑子啊,这怎么行呢,人很珍贵的好不好,怎么动不动就要把人家弄死的样子。”

    “你的意思是?”

    “南边的各种作坊里需要大量的人手,搞的地都没人种了,官府不得不限制作坊的规模,我爹以前经常为这事头疼。那里需要大量的人。”

    “这样做会不会太过了,真要把他们弄去了,恐怕会生不如死。”

    “不是恐怕是一定,所以要你出力了,可以让朝廷出面嘛,给他们上户籍,让他们成为我们的百姓,当然肯定是有条件的,同时要求不能虐待他们更不能有伤亡,一经发现必须重罚,重到他们觉得很不划算,要亏本。”

    “这些好难办啊,我怕做不好。”

    “你一个人做不好就多带点人一起啊,那些江南大户想要人的,军中想赚钱的办法大家一起想嘛。田家舅舅可以帮忙给那些江南大户牵头,军中相信你会有办法。人要那些大户自己来运回去,花了钱也会珍惜不会随意伤害,毕竟接下来很长时间都是帮要帮他们干活赚钱的。”

    “要是真做成了,也算是功德了吧,我回去就联系人手,然后去给田家舅舅说说看,争取到他的帮助。”

    “别忘了你的岳父大人,他在南边呆了十来年,关系多人面广。”

    “这样一来,十几二十年后,他们就会穿我们一样的衣裳,吃我们一样的饭食,说我们一样的话。那他们就只能是我们的百姓了。”

    “谁让我们人多呢,要是我们人少,他们人多这招就不好使了。要是舅舅跟我爹他们要上折子你就不要参与了。你在官家眼里就只是个武将,这个人设很重要。”

    “千百年后,我们都会是英雄,后人不会忘记我们的,会记得我们让百姓获得了更多的土地,活的更加的好,让文明传的更远。”

    出征的日子转眼就到了,老夫人难得的出门了,她跟杨琪一起到了城外的十里亭,这里早就人山人海,官道的两旁挤满了人,京城的将门勋贵几乎家家都有人要送,清贵文官也有亲朋好友。

    先来的是神机营,他们都是骡马拉着大炮,板车。板车车还基本上是空的,也不知道是干嘛用的。手里拿的也是火枪,就是不知道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杨琪不是很懂看不出来。开始他们还是步行,一过了十里亭,都坐到了板车上,这是原始版的摩托化部队。接着出来的就是五军营了,霍无伤就在最前面,看来是先锋的角色。他也看到了杨琪跟老夫人,跟旁边的人说了几句就调转马头骑了过来。

    帅呆了,一身的铠甲,明亮的头盔,绝对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请祖母放心,孙儿南下,绝不会弱了我们霍家的名头。”

    “祖母知道的,跟你媳妇道个别吧。”

    “家里就交给你了,祖母还要你多费心照顾。我会给你们写信的。”

    “好,放心吧,该嘱咐你的都说过了。不要挂念家里,我跟祖母在家等你回来。”

    霍无伤点了点头,翻身上马,追着队伍跑了。

    五军营骑兵步兵各一半吧,走的没有神机营快,不过人数比神机营多了很多。

    最后是骁骑营,大多数都是步兵,人数也没有五军营多,走得就更慢了,等到他们过去,神机营都跑得看不见了。

    不过大家都没有什么兴致,遇到熟人也是点头打个招呼而已。杨琪跟老夫人不急着进城,停车在路边休息。

    “是大姐姐府上的车。”

    杨琪听到了珏姐的声音。

    “祖母歇会儿,我去看看,听着是珏姐儿的声音,估摸着他们也来送行了。”

    “走一起出去,坐了老半天闷的慌,听听小丫头们说话,心情就要好很多。”

    杨琪只能扶着老夫人下车来。

    果然是杨家一行人,田舅母也在,柳舅母也在。大家问过好以后就听珏姐说,

    “好多人啊,我看到姐夫了,姐夫没看到我们。”

    “你们有心了,挤坏了吧,我们四是提前跟你姐夫约定好位置的,不然他也看不到我们的。”

    “啊,我们不知道呢,以前没有送过。”

    “亲家真的是好福气,有这么好个女儿。”

    “老夫人过奖了。想着来这里再跟你们碰头,没想到人太多了,连你们也没有看到。”

    “是啊,这次官家是下了大力气的,这满城几乎家家都有来送行的,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多人。”

    大家又结伴进城,然后才各自分开归家,各个家里都有一堆事情等着。杨家忙着给玥姐儿相看。柳舅母也是忙着给宽哥找媳妇,想着把媳妇娶进来他们才好回去。田舅母就糟心多了,还在为田攸宁的亲事拉扯。田舅舅又要马上去金陵赴任,还要为他准备行礼。忙得脚不沾地。

    杨琪回到候府就跟老夫人一起把多余的下人愿意走的放身契让他们离开,不愿意走的放到城外的庄子上。老夫人了两个贴身的嬷嬷,四个丫头,两个打扫的婆子,杨琪只留了四个丫头,两个打扫的婆子,也搬到了老夫人的院子里去住。空置的院子都锁了起来,府里的家丁护院都是卫叔选来的好手,别看年纪一大把,都是历年来从各地军中受了伤出来的,虽说上战场是不行了,可是看家护院那是小菜一碟。同时卫叔跟林叔也住了进来,他们都喜欢呆在门房,说是习惯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