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戏游东汉 > 第十九章 人为刀俎

第十九章 人为刀俎

    姚哲他们便各自回房,换了一身行装,随着蔡玥在府中逛了起来,这时,姚哲也慢慢看清楚了蔡府全貌。

    蔡府是一个五进院落,层层递进,移步换景。府中有一池荷塘,如新月一弯环拥半座府邸。我们住的房子在东南角,临依荷塘,随风送香,院内又植有修竹青松,蓊蓊郁郁。

    整座蔡府很大,以严格的中轴对称构成多路少进院落,布局规整,端方有序。亭池山石,回廊相接,花草树木相缀。大院中一棵参天古树郁郁苍苍,冬可遮雪,夏可庇荫。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精致雅韵又不失大气磅礴。有一花园,园内环山绕水,景致怡人。

    只见走过二门的小穿堂,上了抄手游廊,眼前便豁然开朗,处处皆是雕梁画栋,假石山,另有曲水小溪经假山蜿蜒而过,从花木深处泻入一方奇石环绕的小池,如若仙境一般。

    姚哲漫步府中,不禁感叹,蔡家在荆州真乃一代富豪,整个蔡府占地三四十亩,结合了南北建筑特点。既有北方建筑的恢弘气势,又有南方小楼亭榭的委婉。

    正在府中游逛,遇到了蔡泽,“公子,新乐器的制作图纸可有绘制?”

    姚哲一拍脑袋,哎呦,怎么就把这事也忘了,急忙不好意思的说道,“还没有,绘制完成之后,必将及时送到。”

    “还望公子,尽快!”蔡泽说道,“眼看也到了午饭时间了,要不一起?”

    吃完午饭,姚哲就回屋绘制吉他的制作图纸,而蔡玥则被蔡瑁叫去了。

    “玥儿,如今汝早已及笄,父亲与我准备为汝操办一门婚事。”蔡瑁开门见山的说道。

    “不知父亲与兄长为玥儿寻得是哪门亲事。”

    “此人才华出众,只身入荆州,虽现在尚无实权,但日后必将成为一方枭雄。”

    “难道兄长所说的人,莫不是姚哲?”蔡玥心里想着,心中暗喜,嘴上却说“婚姻之事本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玥儿怎敢不听从父兄的安排。”

    “如此就好,那为兄等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就要为妹妹开始操办婚事了。”

    “多谢兄长。”

    “早上看汝与姚哲在院中练舞,不知现在姚哲在何处?”

    “公子,应该是去绘制新乐器的图纸了。”

    “好,那我稍后去找他议事。”

    经过一天的努力,姚哲终于将吉他的制作图纸绘制了出来,也幸亏自己在大学时期,和工造的同学上下楼寝室,见他们为吉他建过模型,现在凭着记忆把图纸绘制出来。

    绘制完图纸,天已经黑了,姚哲叫来仆人,让他们将图纸送给蔡泽。蔡泽收到图纸,立马召集匠人开始赶制。

    正当姚哲准备去吃点东西的时候,蔡瑁领着仆人带着些酒菜来了。

    “贤弟,绘制图纸一天辛苦了,来,我们一起喝点酒,商议下宴席之事。”蔡瑁边倒酒边说,“关于需要宴请的人,我们这边已经拟了一份名单,但是以他们对汉廷的态度,来的人应该不及三成。”

    姚哲看了下名单,有蒯氏、张氏、贝氏、马氏等皆乃荆襄士族。想一次性把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对于荆州来说也是一门幸事。

    “不知贤弟,有何计划。”

    姚哲便将昨日与徐庶商议的计划,和盘托出,“以官学改制为明饵,蔡家招婿为暗饵,两饵齐放,不信吊不到这些个大鱼。”

    “只是……”姚哲顿了顿,“在下就是担心,刘使君仁慈,若在宴席上各宗族皆愿表示顺从,不知使君是何打算。”

    蔡瑁听着姚哲的计划,不停的点头,直到听到最后一句,脸色一变,心想,如若刘表心慈手软放了他们,且不论是否真心归附,日后不免会再生端倪,而我们与蒯家的扶主首功的意义就会大大减弱,所以这些来了的宗贼必须要杀。但是这些人又不能由自己的人来动手。

    这时蔡瑁意味深长的望着姚哲,为了蔡家日后繁荣只能委屈汝了。

    “贤弟好计策。”蔡瑁举杯来敬,意味深长地说道,“想当日初见贤弟,就觉贤弟才识过人,有谋略。如今天下大乱,朝纲不振,不知贤弟之后有何打算?”

    “蔡兄过誉了。姚某自知才疏学浅,还望兄长指条明路。”

    “以文德献计之功,平定荆州之后,受封一郡太守亦不为过。”

    “文德功德尚浅,若成一郡之守,只怕人心不服。”

    “昔日甘罗十二岁成宰,惟才者居之。”

    “蔡兄谬赞,不敢与古人相提并论。”

    “若如此,愚兄还有一提议,但望贤弟不要与他人说起。”蔡瑁喝了口酒,缓缓地说“举兵起事!”

    “在下一无名望,二无钱财,如何举兵?”听到举兵起事这四个字,姚哲心里一惊。

    “有为兄在,钱财一事,贤弟勿忧。”蔡瑁顿了顿,继续说:“只是有一事,还望贤弟答应。”

    “何事?”

    “在宴席上,无论各个宗贼首领如何表达忠于刘使君,望贤弟皆杀之。”

    “这……”姚哲不由大吃一惊,冷汗直冒,心想蔡瑁还真毒,虽然知道自己会变成弃子,但被人这样说出来,心里还是一颤。“那如此,我如何能全身而退?且来的宗贼首领皆有数十人,所带亲信不下几百人,我形单影只,孤立无援,恐误了蔡兄大计。”

    “贤弟勿忧,若贤弟答应,为兄明日即张榜招人,为贤弟招一批手下;其次,事成之后,为兄将资助贤弟去他州创立基业。远离荆州是非之地,不知为兄为贤弟指的明路可好?”

    “既然蔡兄已为小弟谋划至此,小弟也不得不接受。只是不知蔡兄所谓的资助,是资助多少?”在现世职场打拼多年的姚哲,自然知道,蔡瑁给的这个安排是个不容否决的提案。按照目前的计划,成功率能达到9成,而且自己也有离开刘表的打算,毕竟刘表非用才之能,现在还能得到蔡氏一族的资金相助,为日后的成为一方诸侯打下经济基础,仔细算算自己并不吃亏。

    见姚哲这么爽快的答应,蔡瑁有点难以自信。

    “愿以蔡氏基业的三成相助贤弟成事。”蔡瑁伸出三个手指。“既然贤弟已经答应,那为兄就将宴席时间定在十日后的夏至。”

    “那全听蔡兄安排。”姚哲起身作揖,“只是临时招募的兵卒恐会有变,还望蔡兄鼎力支持。”

    “这个自然,府中家兵亦听从贤弟调遣。”

    “那不知这资金,蔡兄何时能相助。”

    “为兄也不欺汝,现在就付于汝一半,事成之后,再付另一半。”

    蔡瑁说罢,便将资金转了过去,“进来吧!”

    这时进来一尖嘴猴腮模样的人,“此人乃为兄的从弟,蔡中,这几日去官学府和招人的事宜就由蔡中负责了。府中家兵的调度,亦可找他。”

    “见过文德老弟。”蔡中一副自然熟的样子,和姚哲打着招呼。

    “见过蔡兄。”

    “不知文德老弟,明日是否有安排?明日官学府有大儒公开讲课,文德老弟可以一同前往。至于招人之事,就用为兄代劳,不知意下如何?”

    “全听蔡兄安排。不知可否带上庞德公的侄子一同前往?”

    “这又有何不可?庞德公乃荆襄有名隐士,其侄必然不同凡响。”

    “那我等就不打扰贤弟休息了。”说罢,蔡瑁和蔡中就离开姚哲的房间。

    姚哲见蔡瑁蔡中二人走远,就出门去找徐庶,走到了徐庶的房门前,不知道元直睡了没。

    正欲敲门,门就开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