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一九八二 > 第三十一章 虾笼大丰收

第三十一章 虾笼大丰收

    虾笼才扣入装了水的大木盆中,陈逸就轻轻地将虾笼往上提,这样,是要将虾笼里的鱼虾等收获统统落入水中,以免缺氧死了。

    “好多鱼!好多虾!有甲鱼!有螃蟹!”陈成这时蹲在盆边,激动地大叫。

    陈辉也蹲在盆边,虽没激动地大叫,但脸上激动的神色一点不比陈成少。

    陈逸自然也看见了,虾笼里的收获倾泄到盆里散开,真的多。

    摇摇虾笼,里面是光溜的,应该沾不住东西,除非虾腿卡在了缝里,放的石头和饵料都到了盆里。

    把虾笼提起来往里瞧瞧,没了东西,很干净。

    “两只甲鱼,六条大鱼,三条小鱼,好多虾,好多螃蟹。”陈辉念叨着,边和陈成把蹦出盆落到地上的虾和一条青鱼抓起放入水桶中。

    装了大半盆水的大木盆都溢出了水。

    “大哥,小成,这下放心了吧!”陈逸笑道。

    “放心了,放心了,二哥,你要是早点这么做就好了!”陈成欢喜回答,又有遗憾,有些得陇望蜀。

    陈辉笑道:“正好,正好,以后就好了。”边说,边抓起一只大甲鱼,“这只甲鱼起码有六斤重,嘿嘿,十八块钱啊!”放入大水桶中,又抓起另一只大甲鱼,说道:“这也是六斤多,小逸,两只甲鱼就有三十六块了。”

    “大哥,这六条大鱼这么长,起码有两斤重吧?这些是什么鱼?”陈成话多了。

    “有,有,不止两斤,有两斤多,这六条鱼就能卖八块多钱,小逸,这个虾笼就四十多块钱了啊!”陈辉高兴得就想怎么发泄一下,真想嚎一嗓子,但记得陈逸说的暂时不要让人知道,只好暂住,只是暂得辛苦。

    “二哥,这些是什么鱼?”陈成见大哥不说是些什么鱼,就问陈逸。

    “这是鲶鱼,有须无鳞。这是黑鱼,无须无鳞,我们鱼塘里的才鱼就是黑鱼,只是没这么黑,它以鱼为食。这是青鱼,这是草鱼,两种鱼很象吧?但颜色有区别的,青,就是颜色深,所以这鱼叫青鱼,剖开肚子,也分得清楚,肠子只有鱼身长的是青鱼,有两三个鱼身长的是草鱼,这条半斤多的小鱼是鲤鱼,这两条半斤多的小鱼是鲶鱼。这些河虾叫青虾,比一般的青虾大好多,好吃,比鱼好吃。这螃蟹是河蟹,河里长的蟹,这些河蟹这么大,这螯这脚这蟹里应当有肉,是很好的下酒菜。其它的东西,这大螺蛳也好吃,我们慢慢吃。”陈逸给弟弟作详细介绍,让他长知识,也知道陈辉不大清楚,同样是教大哥。

    听着陈逸的讲解,陈辉和陈成心里佩服陈逸知道的多,陈逸是高中生,读的书多,陈成自然就这么想,决定好好读书,让自己知道更多事情。

    “小逸,这虾这螃蟹怎么卖?”陈辉问道,他就想把这些东西都变成钱。

    陈逸笑道:“这虾和螃蟹应该比鱼还贵,只是我们这内陆地区虾少螃蟹少,没习惯吃它们,先卖便宜点,一块一斤吧,以后再涨价。”

    “那就不好卖了!”陈辉皱眉道。

    “现在东西少,有钱也买不到多少东西,总会有人买的,买了吃个新鲜。我想,这虾和螃蟹主要得卖给厂矿,他们迎来送往的人多,要搞好接待,就得有山珍海味,这虾和螃蟹就显得珍稀了,我见过这两样东西的菜谱,还记得,我默写出来送给他们,只要吃过,就会忘不了这美味。”陈逸为大哥排忧解难地解释。

    陈辉两眼发光道:“那就卖给西村煤矿,在三角潭公社的板桥锑矿,在老铺子公社的观山金矿,更里面的清凉锰矿,在大明溪公社的大明溪锰矿。”

    “是啊,货一多了,我还打算卖给县里的招待所,他们更需要。”陈逸笑道。

    三兄弟说着话,手没停,将盆里的收获转移到水桶里。

    陈逸估计虾子有百五十个,一斤有七八十只的样子,差不多有两斤。螃蟹有三十多只,每只螃蟹差不多有八钱一两重,也是两三斤。

    看看水桶,陈辉道:“还得拿水桶来装。”

    确实,陈逸没估计到一个虾笼里的收获如些之多。

    盆里的东西捡完了,陈逸起身去提第二个虾笼。

    才起身,就见陈敏走了过来,她平日是六点起床,今天起得早些,应当是之前吵醒了她。

    “姐,大丰收。”陈逸朝姐姐挥挥手,报个喜,没停下等她,仍是去提第二个虾笼,她一到,就清楚了。

    第二个虾笼照第一个虾笼操作,里面的收获全进了盆里。

    陈敏是第一次见到,那欢喜跳跃神情可以理解。

    陈辉和陈成虽说是第二次见虾笼里倒出来的收获,欢喜劲头还是不比陈敏小。

    “哟!甲鱼三只,大鱼五条,小鱼五条,还有这么多虾子,这螃蟹还大。”陈敏情不自禁地报着数,还时不时跺跺脚。

    陈成是随着大姐的话声拍手。

    “这次的甲鱼还大些,怎么有这么多甲鱼?”陈辉不解地说道。

    陈逸就说出自己的理解:“可能是河里的甲鱼本来就多,也可能是甲鱼喜欢到小河口这里来觅食,这里从上面各个溪流里流下来的食物比较多。”

    “可能是。”陈敏也赞同道。

    陈辉预估一下道:“这次甲鱼有二十来斤,差不多卖六十块,小鱼不算,鱼有七块多,两次加起来,都有一百一十块了。”

    “噢!”陈敏和陈成吸口气,这就能卖一百多块了!

    陈逸笑道:“以后,每晚上能有只甲鱼到手,我们就能进入富裕家庭的行列。”

    “一只甲鱼就算只卖十块钱,一个月三十天,就有三百块了,噢。”陈敏精打细算,也被一个月三百块的收入吓到了。

    陈辉也一样惊吓到了,以前父亲一个月六十块多一点的工资,也让家里过得挺好的。

    “姐,那我以后也有军鞋穿了?”陈成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向往。

    “有,有,都有。”陈敏马上回答,鼻子有些酸。

    陈逸通过融合的灵魂知晓家中的一切,自家现在是真穷,穷得哪怕是跛子姑娘也看不起大哥,穷得自己和弟弟妹妹穿不起一件新衣服,穷得一分钱当一角钱花。但自己来到了这个家,从今天起,这个家就不会穷了。

    不想姐姐悲情,陈逸道:“我们抓紧把还在水里的两个虾笼收了,等会我去西村煤矿卖甲鱼,大哥去街上卖鱼卖虾,我还要赶回家制晒垫。”

    这一说,几人才想起家里事多。

    陈敏道:“我再看一笼,就去放鸡,准备喂猪,做早饭。”

    陈逸一笑:“不急,看完再说,这些事大家帮着做。”

    陈成马上就说:“我去放鸡喂鸡。”

    这下,兄弟姐妹四人都笑了,在陈逸看来,这就是欢欣的笑,是对生活充满乐观的笑。

    陈逸去取第三只虾笼,陈辉去拿水桶。

    第三只虾笼里有甲鱼两只,大鱼九条,没小鱼,虾子、螃蟹的数量与前面虾笼差不多,这比第一笼还好。

    第四只虾笼里的收获大,有甲鱼四只,大鱼四条,小鱼八条,虾子螃蟹的数量也与前面虾笼差不多。

    四个虾笼的收获,是第四笼最好。

    四个虾笼第一次的收获是:六七斤重的甲鱼十一只,两三斤重的大鱼二十四条,半斤以下的小鱼十六条,河虾有七八斤,螃蟹六七斤。

    小螃蟹扔回了河中。

    陈辉估计,若是甲鱼和鱼都卖掉了,今天就有二百三十来块钱的收入,能买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

    看着眼前六只水桶里的收获,包括陈逸,都有恍如梦境之感。

    盆里的螺蛳没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