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岳清秋倒背着双手,脸上丝毫没有昨天那种嘻哈的表情,冷峻的神情不怒自威,让人不寒而栗。

    就在这时,滴滴,通向四楼的那金属扇门,再次被打开,依次进来三个男子。

    为首的那个大约四十出头,中等身材国字脸,后面跟着两个年纪在三十五六左右的,一个魁梧彪悍,一个高瘦如竹。

    三人在岳清秋身后一字排开,然后单膝跪地后,抱起双拳齐声发话;

    “属下凌风,参见少主,愿听候少主差遣。”

    “属下凌云,参见少主,愿听候少主差遣。”

    “属下凌雷,参见少主,愿听候少主差遣。”

    岳清秋缓缓转过身来,面色缓和了不少,对地上单腿跪着的三人说道:“都起来吧!你们都是我的兄长和姐姐,也是我在这世人为数不多的亲近之人,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这四人,包括这西经阁里的其他人,都是黑袍老者留给自己的一笔财富。

    听他们各自报上的姓名,岳清秋这才知道,那个救了他,又培养了他十二年的黑袍老者凌伯,让这些人都姓了凌,也许,这些人都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所以情愿放弃之前的姓名。

    这些人也是他曾从各种环境里经救下的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悲惨经历,被安排在这长安城里,固守着他留下的一些产业。

    “属下遵命!”

    三人异口同声,然后从地上站了起来,依次在凌雨的一侧一字排开。

    岳清秋看了看眼前的四人,然后又开口说道:“都到齐了,好吧,我想大致上了解一下西经阁。”

    这时,凌雨接过话茬,右手作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少主,您这边请”

    岳清秋顺着凌雨的手势所指,径直进了和大厅套着的一间会议厅里。

    宽大的会议厅足有百十平米,靠正北是个五寸高的三连升台阶,台阶上面,摆着一张靠背上雕麒麟镂空图案的金丝楠木椅。

    椅子两侧的扶手上,被雕刻着两条缠绕在一起的巨蟒,椅面上铺则着一张金色的虎皮垫子。

    岳清秋嘴角一斜,径自笑了笑,然后摇摇头就没有坐上去,他十分不喜欢这些形式。

    “请少主上坐!”

    身后跟着的四人,几乎异口同声,恳请岳清秋坐上那张威严无比的楠木雕花的椅子。

    岳清秋摆了摆手,然后语气平缓地说道:“算了,不搞这些,还是大家坐一起吧!”

    说完,不等大家反应过来,岳清秋便在一张宽几后的靠背沙发上坐了下来。四人想说什么?但欲言又止,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都随便坐吧,不必这么形式化。”岳清秋再次发了话,四人这才神情放松了下来,依次坐在对面的一排沙发椅上。

    会议厅那张靠背椅上方,挂着一幅年代久远的中堂,苍劲浑厚的行草上书着“擎天仁道”四字。

    其他三面墙上,也都悬挂着古色古香的字画作品,有五代的山水,有宋人花鸟画,有唐人仕女图。

    几只矮柜和一排摆成曲尺型的架子上,保存完整的彩陶,雕刻精美的整根象牙,晶莹剔透的羊脂玉件,碧绿深邃的翡翠摆什。

    血红的珊瑚树,鹅蛋大的巨蚌珍珠,砖块似的鸡血石,最为奇特的是一只桌面大的玳瑁,背着脸盆大的一支千年灵芝,灵芝上面,竟然蹲着着一只碧绿呆萌的青蛙。

    这些藏品,样样都是凤毛麟角,件件都是绝世精品,放眼之下,每一样都是价值不菲而万金难求。

    “说说吧!简单介绍一下。”岳清秋开了口。

    这四人里面,凌雨年纪最小,但修为最高,做事冷静缜密,是这个团体的首领。

    凌雨先开了口说道:“回少主话,我四人主要负责四大块,咱西经阁表面上经营古玩字画和现代艺术品交流,实际上从事各类情报工作,对金融、地产、娱乐稍有涉猎,但整体上这个机构的核心业务对外都是保密的,很少参与外面的俗事纠纷,至于暗杀业务,已经好几年都没接单了。”

    “哦”岳清秋微微点了一下头。

    然后,四人中年纪最大的凌风开口接道:“属下算是管家,各类事务大体上是由我来安排。”

    说完,凌风停顿了一下。

    凌云接着说道:“一些具体行动,我和凌雷主要执行,比如追踪、暗杀。”

    凌雷最后接着说:“一楼二楼总共一十八人,明面上从事各种勤杂工作,一些行动上都是由他们参与执行,属于西经阁的内部人员,当然外围也有不少人员咱们可以酌情调动。”

    大家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各自的职能内容,凌雨在等岳清秋的下一步指示,但觉得,岳清秋似乎再没有什么指令。

    凌雨主动开了口:“少主,您完全可以住在这里,这里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了。”

    岳清秋也观察到了四楼的布局,除大厅,会议厅之外,还有带小客厅的卧室,有带凉台的茶室,还有书房和洗浴功能齐全的卫生间。

    从一楼到三楼,可以说是层层都有人把手,加上四人,这楼里总共有二十四个武道高手,严密得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凌雨的担忧是多余的,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她从岳清秋的身上,没有看出一丝的武者气息,岳清秋的气息跟常人无异,为了绝对的人身安全,住在西经阁的四楼是最佳的选择。

    而且,住在这里,随时可以差遣下人干任何事,再说,光凭西经阁四楼的各类文献藏珍来看,研习其他学问时,也是一种最佳的资源条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