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长安欠安 >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老太太最烦别人提她的腿,干脆没好声气地说道:“不用你看,这院里人都知道我坐轮椅三十年了。”

    “可我不是这院里人,第一次来这里。”岳清秋不温不火。老太太偏过了头,给岳清秋一个后脑勺。

    俗话说好事多磨,何况这是关乎到自己身世的大事,岳清秋话题一转卖起了关子:“哦还看得出来,您这腿在四十八年前受过伤,右腿膝盖骨裂,左脚腕肌腱断裂,这个你这院里人看不出来吧?”

    岳清秋说完,直起了身子,倒负着双手,在原地跺着步子,貌似在欣赏这院里破败的风景。

    “唉!好吧,你想打听谁?”老太太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阿姨,我想打听窦伦!”岳清秋加重了语气,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太太变得比较祥和的脸。

    老太太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又放缓了语气说道:“死啦!”

    “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岳清秋的失望和沮丧,一起涌上心头。

    “反正不是老死的,好好的人,被烧成一截木炭。”老太太拿胸前别着的一只手帕,开始擦着眼角。

    岳清秋半晌无话,老太太也调转了轮椅的方向缓缓向前驶去。

    “跟着!”

    老太太没有回头,像是说给还在原地发呆的岳清秋听。

    岳清秋身形一晃,就已经跟在了电动轮椅后面,在穿过了一排苏式楼后,又拐过一片高大的梧桐树的树林。

    老太太停了下来,用手指着边角上一座残墙焦黑,没有了屋顶的一座房子说道:“那就是,快一年了,造孽吆!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

    岳清秋顾不上道谢,身子一动,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射向那处废墟,然后一个鹞子翻身就消失在残垣断壁中。

    老太太见状,神情木然,嘴里喃喃念道:“

    秃垣衰草,曾经繁华,鸦叫雀鸣,原是公子寻梦处。时过境迁,落尽西桐,瑟瑟寒风中,笑语寂然,小姐妆台今何在?”然后启动轮椅缓缓离去。

    一炷香功夫后,灰头土脸的岳清秋,手里握着从废墟里刨出来的一块金属碎片,痴呆呆地立在刚才老太太指路的地方。

    刚才老太太离去前呢喃的那段话,被在废墟里翻找蛛丝马迹的岳清秋听得真真切切,除了这片邮票大小的黑色金属碎片,再无丁点儿其他所获。

    岳清秋顺着老太太残留在空气里的微弱气息,一路跟随过去,就在当初碰见老太太的左侧一排房子前面,岳清秋敲响了一户人家的屋门。

    “我知道是你,别敲了。”

    一阵扎扎声响过,已经换上了双拐的老太太给岳清秋开了门。

    “你又来干什么?”老太太问。

    “哦!我答应过的,给您的腿还没做治疗呢!”岳清秋说。

    “治不治已经不重要了,我已经习惯了,再说哪有那么好的医术能治好我这老残腿,你还是先去洗把脸吧就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老太太说完,架着双拐就挪到一张很破旧的椅子上坐下。

    岳清秋弯下腰,把地上杂乱的东西归整出一块空地,那些鼓鼓囊囊的袋子,都被岳清秋顺着门厅的侧墙码了起来。

    不大的屋子里,除了一些很老旧的木质家具外,就剩一张堆了半边杂物的木架床了。

    墙上一只镜框里几张黑白照片,依稀看出这里的人曾经有过青春的朝气和蓬勃的年龄。

    岳清秋进了一个勉强能转过身子的卫生间,然后掬着水龙头上的冷水,草草地洗了把脸,拽过一条已经看不清颜色的毛巾,蘸湿了水后擦了擦衣裤上的黑灰。

    绝对有故事,岳清秋有种预感,既来之则安之,不能操之过急。

    岳清秋从怀里摸出那个紫檀木盒,然后拿出三根银针,也没有征得老太太的同意,就直接扎进老太太右腿的伏兔穴、三阴交穴、梁丘穴。

    扎完后,抬头看了看老太太,老太太紧闭着眼睛就像熟睡了一样没有任何反应。

    岳清秋又拿起三根银针,直接扎进老太太左腿的膝眼穴、血海穴和足三里穴中。

    稍待片刻,岳清秋从鹿皮针囊上挑出一根足有四寸的银针,曲指一弹,那根最长的银针就射入老太太的神阙穴后,衣服上面只露着一截弹簧状的针柄。

    隔衣认穴,恐怕没几个用针高手敢冒这个险。

    “小伙子,你是他什么人?”老太太开口了,但没有睁眼。

    岳清秋心里一凛,看着老太太脸颊渗出的细密汗珠暗想,这几处穴位相互贯通,七针连气,那疼痛一般人受不了,这老太太竟然眉头都没皱一下。

    “我问你,你是窦伦什么人?或者说窦伦是你什么人?”老太太依然没有睁眼。

    “哦!我受朋友之托来探望他老人家而已,不料事情超出我的想象。”岳清秋没有照实说。

    “看来你不想告诉我,带着你的银针走吧!我能感觉到我好多了。”老太太终于睁开了眼睛。

    岳清秋不得不实话实说,是非成败,只有赌一场了,想到这里,便又说道:“说实话,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这个人的,是他的一位故友告诉我的,因为我恰好来洛阳出差,顺便替他的故友来看望一下窦老先生。”

    “你从哪儿来?”老太太眉头一扬。

    “金陵。”岳清秋这次没作假。

    “梅墨池两口子还活着?”老太太声音有些颤抖起来。

    一说金陵,就提起梅墨池,看来这里面渊源颇深,岳清秋不由得多看了老太太几眼,然后说道:“梅老先生已经去世多年了,老夫人还健在。”

    “哼!这焦凤仪倒是命挺长的。”老太太又是一脸严霜。

    面对性情如此多变的人,岳清秋不敢继续追问下去,觉得起针时间到了,就一一起下了银针包了起来,然后扶住老太太的两只手腕说道:“我扶您起来,您试着走几步看看。”

    在扶住老太太两只手腕的时候,岳清秋便注入了两股灵气进去。最近吸收的灵气在体内闲逛,自己也没好办法把它们收集在一起。

    老太太被岳清秋一扶,只觉得两股热气从手腕处顺臂膀而上,然后汇集在颈椎部位又顺脊梁一路下来到尾椎,再从尾椎分叉顺腿而下直通两只脚心。

    岳清秋松开了手,老太太颤颤巍巍地尝试着走了几步,发现没有异常,便转身又走了回来。

    岳清秋看到老太太的嘴唇极速地抖动起来,眼睛里也浮起了泪花,便向老太太说道:“多走几步就适应了,应该能自如行动了,您好好休息,我告辞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