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魂穿袁绍 > 第三十四章 冀州变革

第三十四章 冀州变革

    赵王、河间王被屠。三张投降于袁绍,冀州平定。袁绍实际控制巨鹿、魏、安平、清河、渤海五郡,为了尽快提高生产力,开始着手改革。

    凡无主之地,收归官府所有,个人不得私自侵占开荒。至于你家土地总共就100亩,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地不够了,那不管,谁让你生那么多的,自己看着办!

    废除官吏制度,由乡学、县学、郡学、州学管理。比如一个乡,乡学院长负责以前乡长的职责外加教学,各科老师兼职各单位长官,而乡中小吏则由学生兼职。

    总之,教学要和实践紧密结合,同时避免官吏勾结,因为压根就没官吏了,小吏的职责由学生完成,而学生每年都在换,各学院院长、老师,也会由上一级学院优秀毕业生替换,形成一个循环,大家别整天勾心斗角,都好好研究东西,乡学院长想升县学院长,先出成果!

    其实这年头,一个乡里大部分时间没什么事,不用填表考核!收税的时候忙几天记记账,有人闹矛盾的时候,查查案子评评理。大部分时间都闲着,容易滋生邪恶!

    如今改成学院制,废除官吏制度,每个村都会有人进乡学当学生,代表他们村自己的利益,而且每年都有人毕业,都有人进来,很难形成窝犯。乡里、村里有事就派对应学科的老师带学生去处理,没事就上课研究东西。毕竟,农业社会没多少事,再加上袁绍实行黄老之术,轻易不要打扰农户耕种!

    形成一种由上到下,再由上到下的闭环。世界上本没有权贵,官位上坐久了就形成了权贵,如今连官都没了,也就没了权贵。很多犯罪都是来源于不公,而不公基本都是权贵造成的,如今连权贵都没了,犯罪估计少之又少!

    袁绍制定了必修科目,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社会学、兵法、律法八门,村学启蒙,乡学全修,县学分科,郡学专修,州学深造。

    袁绍对外仍是冀州牧,对内就是州学校长,同时任军队最高长官。

    袁绍亲自编写了数学、物理、化学、社会学四科基础课本,贾习负责语文,张机负责医学课本,张有钱负责律法,至于兵法则由将军们一起商讨编写!

    由于冀州各郡几乎都是白纸,原先的权贵基本被黄巾全给噶了,再加上很多村落都是由一个二个队率率领的士兵拼凑一起,新的制度推广,并没有什么阻力。

    当村民们得知,自己的孩子可以入学认字的时候,均表示一百个支持,至于没了里长、乡啬夫、县令这些官吏,无不拍手叫好!自带干粮也上学,俺又不傻,再说税赋实在是太少了,给娃多带点干粮毫无压力!善良的百姓,还自发的表示,要轮着给学生们送菜做饭,大白菜可劲吃,不值钱。

    袁绍一再表示,只有乡学需要学生们自己带干粮,如果学的好,考上县学,那里就包吃包住,全免费哦!毕竟县学人少,养得起,越往上收的人越少。郡学就要能搞出自己的成绩了,小发明小创造是必须要有的,否则毕业分数可能不好看!

    州学毕业要想获得博士称号,必须有重大发明发现!当然如果你直接有了重大发现发明,可以直接特招,授予博士称号!为了给大家好做个榜样,袁绍蛊惑张有酒、张有肉两兄弟当托,在一个数百米的悬崖之上公开计算重力加速度,方法就是,张有肉从悬崖上扔铁球,张有酒在悬崖低下用沙漏记录时长,当测算出结果之后,写成小作文,发表在州学学报上,并将重力加速度称为酒肉加速度,冠名权得有。而张有肉张有酒就成了州学第一个、第二个学生,并获得了500亩地和十万铜钱的奖励,同时被授予博士称号,与郡学院长同阶!

    想想吧,冀州牧袁绍的大弟子和二弟子,这本身就很有诱惑力,更何况还有那500亩地,这种奖赏只有甘陵血战的800悍卒才配的啊。还有令人羡慕的一大车小钱钱以及令人肃然起敬的荣誉!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消息一经传开,很多看过小常识的人,开始琢磨了。

    广宗一个干仗断腿的小兵李灿,拿着一本最新出版的小常识看的津津有味,其中一个叫水泥的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磨细,会造出水泥,一种加水之后凝固,就变得非常硬,形同石头,可广泛应用于修路,建房子。就他了,我要烧出来这玩意,第三个州学学生就是我了,500亩地、十万铜钱我拿定了!

    一个月后,小兵李灿架着马车拉了一袋水泥,赶到了广宗。袁绍大喜,第三个州学博士诞生,500亩地、十万钱也是少不了的。同时,袁绍命令张有钱起草专利法,不能因为李灿将煅烧方法发表之后,你们就随便去煅烧发财,那不行,想用李灿的方法,得交钱!

    随着州学学报刊登了水泥煅烧的详细工序以及专利法案,李沧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烂了,本来就因为腿断了,没人愿意嫁!如今谁不想嫁给一个博士,而且是一个有专利的存在!

    南宫张梁,自从改革之后,已经卸任县令,因为没有县令了,被任命为县学代理院长,上面说了,不研究出成果,等有能人出现就会把自己替换了!这肯定不行,老子不要面子的吗?张梁这几天很愁,大炮这玩意弄出来,搞个州学博士称号,应该没问题!但是几个月来,实验了很多次,都失败了,经常炸膛。但是,这最新一版小常识,提到了一个叫火枪的东西,这玩意不就是缩小版大炮吗?炸药放多了,容易炸膛,那这火枪,放不了多少炸药啊,只要加厚枪管,把炮弹改成这种子弹,八成能行!

    于是,二个月后,广宗州学校场,众将齐聚,开始观看张梁之火枪首秀!枪管有些厚,老粗了,放炸药的地方更厚,枪管不是很长,因为膛线不好弄,聪明的张梁,用耐热胶泥制作了内胆,反刻阳线,再制作一个圆筒模具,套在内胆外面,最后浇筑铁水,冷却之后,再纯手工打磨,历时二个月,才制作出一把大枪!

    随着火药捣实,盖上弹药口,锁住,点燃引线,随着一声巨响,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二百步外的靶子已经被射穿。

    众将惊呼,太史慈更是震惊不已,老子百步穿杨,神射小能手,也就能射个一百步,你这二百步又准又狠,实在是大杀器!

    众将表示,打起仗来,这玩意偷偷拿出来,给对面主帅来一发,那不得爽死!于是看张梁的眼神都变了,纷纷表示让俺玩玩!

    袁绍更是震惊的,原本以为炮弹结构简单,容易造。结果你造出来个小型炮打子弹?这也不能叫枪啊,太笨重了!虽然制作很费劲,用起来也很麻烦,但是确实有用,可以当狙击炮用!专狙对面指挥官,嘿嘿!

    于是,张梁被授予州学博士称号,赏十万钱,南宫县学代理院长扶正!第一个被扶正的县学院长,第四个博士,让众将非常羡慕,皆暗暗发誓,要赶紧弄点东西出来,否则老脸没地搁了。虽然军队职务不会受影响,但是面子很重要!

    袁绍于各郡设校尉一职,为军事主官!校尉下设都尉,都尉下设军候。过度时期,军事官员还兼任着各学院长,慢慢替换!

    冀州的冬天是很冷的,但是冀州人民心里很热,特别是乡学非常热闹,冬天农田也没什么活,很多村民都来乡学帮忙做饭,毕竟自己孩子在里面,必须吃好喝好!

    春节刚过,帝都传来消息,陛下殁了!袁绍内心是震惊的,历史上刘宏应该还有几年活头,怎么这么快就没了?不会是被架空之后,无所事事,纵欲过度,精尽人亡了吧!

    新帝刘辩继位,策封刘协弘农王,大赦天下,传檄天下,文武百官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一个月内不准婚嫁!

    袁绍自是不能例外,但是就有人不给面子,羌胡首领北宫伯玉作乱,挟持了韩遂、边章,推举边章为首领,攻略州郡,董卓率军抵抗,被击溃,逃亡洛阳。

    何进急诏皇甫嵩平叛,也没打过,皇甫嵩被罢免。叛军以何进想做王莽为由,入寇三辅,马援后人马腾也加入了叛军的行列,京师震动!急诏各地州牧勤王!

    袁绍接到命令,召众将商议。

    “将军,如今冀州虽然平复,吏治变革刚刚实行,我们的粮食不多,都分给了新注册的百姓,实在不宜出征!”安平郡学代理院长、军司马梁鹄表示我们还要发育几年,起码等一切步上正规。

    “将军,如果不去,会严重影响将军的声誉!”魏郡校尉张有钱表示。

    “将军,不如只派骑兵前去,只要进了司隶地区,粮草可以向当地官府要,想必他们会给这个面子!如果不给,就回来!”清河校尉刘备建议。

    众将以为可。于是袁绍点将关羽、张飞、张有钱三人,率三千骑兵,随袁绍出征!这次学聪明了,必须带个有脑子的人,一堆大老粗实在是太难了!

    当然,还拉上了张梁发明的第一支大枪,先亮亮家伙!必须让群雄知道厉害,省的他们惦记冀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