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魂穿袁绍 > 第三十六章 府兵制

第三十六章 府兵制

    南宫县城,由于裁撤了官吏,人数已经极少,除了城西的钢铁作坊之外,就剩下城南县学比较热闹了。

    这一日,张梁又想了个办法提高炼铁水平,去了城西吩咐好工人做实验之后,就回了。听说郡里派了个能人来当律法老师,自己也得去认识一下。

    张梁刚走到校门口,就有大泽乡学生快马来报,大泽乡发生血案!

    一月前,富商甄宝投资兴建了一座水泥厂,发榜招工,月薪200钱,一个人没招到!甄宝一番调查,才知道,这南宫县,基本都是跟随张梁造过反的存在,谁家没个几万的铜钱,压根没人看的上这200!搁以前,200钱不少了,还不得疯了一样的抢着干!人头税废除之后,大家伙兜里的钱本就很难花出去,当然没人为了200钱去干这累活!

    甄宝无奈之下提高到了1000一个月,总算招到人了,不过就一个,叫李朝,是个财迷!一个人也运作不起来,有人给甄宝出了主意,去幽州买点人,还不用付工钱,给口饭吃就行!

    很快,厂子运作起来了,水泥源源不断的产出,很抢手!

    麦子熟了,李朝就决定要了工钱,回家收割麦子!甄宝心里本来就不爽这帮村民,跟从幽州买的人一比较,那感觉真的是岂有此理,必须刁难一下!于是歪曲事实,说:“按约定,干完一个月才付钱,你这没到一个月,不给!”李朝大怒,可惜寡不敌众,被李朝的家奴给打了出来!

    李朝,一个财迷,还是造过反的人,不可能受这委屈!于是,去乡学告了状!乡学认为甄宝存在欺诈行为,就派了律法老师和几个学生去申斥!甄宝哪里将这么几个人放眼里,口出狂言:“我犯法了吗?这契约,写的明明白白,一月一付。他没干满一个月,我为什么要付钱?一个穷酸带几个小毛孩,给我轰出去!”一帮家奴手持棍棒,竟然真的动手将人轰了出来。

    这下可惹了大麻烦了,乡学校长大怒:“是老子提不动刀了?”立刻将学生派出去一半,回家叫人,每个村,凡是当兵的都被集结了起来,包围了水泥厂,一通乱砸,有几个家奴还妄图想反抗一下,直接被乱刀砍死!甄宝直接吓尿了,不停的跪地磕头求饶!

    张梁了解详情之后,大骂:“甄宝真是活该,缺那1000个铜钱?做生意要讲诚信。”可是如今闹出了人命,那性质就有点变了!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急忙叫了县学学生全体都有,大泽乡课外实践,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

    到了水泥厂,控制了局面,新来的律法老师李登,吩咐学生录口供,连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工奴也要记录。

    乡学校长张立原本是张梁的一个属下,当了大泽乡代理校长,平时挺聪明一人,也挺爱学习,就是脾气不好。被张梁一顿锤,你说你把厂子控制起来就好了,还砍死了人,搞不好会被判刑!

    几天后,事情查清,县学律法系师生给出了判决:“甄宝犯有欺诈招工、拐卖人口、虐待工人、亵渎乡学。情节严重、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数罪并罚,判斩刑、抄家,抄家立即执行,待上报郡、州批准后问斩!释放工奴,落户分地。”

    张梁是满意的,因为张立竟然没被处理。李登说:“口供显示,甄宝家奴持械反抗,证据确凿,被打死活该!”

    案宗很快就送到了郡里。由于州学目前没有学生,起码要等几年才能有。于是,袁绍、梁鹄、贾习、张机、刘强等人齐聚安平郡学,与众师生商讨卷宗,这是冀州第一起恶性案件,意义非同凡响!

    南宫县学按律判决是没什么问题的,大家也挑不出毛病,一致表决结案。

    “这起案件,虽然已经结案!但是,县学以学习为主,我们郡学就要深入研究、甚至创新,各位针对这起案件,要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律法系的学生,更需要深入思考一番!”袁绍开个头,表示想听听这些第一批特招生什么水平。

    “我认为,刑罚过重,这会妨碍工业发展!”一个物理系学生直言不讳。

    “是的,比如拐卖人口,也是因为招不到工人,甄宝才被迫去幽州买了一些人!”也有社会系学生附和。

    “至于涉嫌欺诈招工,可能只是一时气愤!”

    “我不认为刑罚过重,不能为了发展工业,亵渎律法,践踏人的尊严!为了1000个子就敢打人,这种人死不足惜?还拐卖人口,虐待工人,蓄养家奴,无法无天?这要传出去,冀州人的脸都丢光了!”法律系学生认为刑罚没毛病!

    “应当限制乡学调动民兵的权力,否则以后谁还敢办厂,有点矛盾就叫人砸厂子,此风不可长!”

    “此言有理,乡学学生年纪小,也比较冲动,不如将调动民兵的权力归到县学!”

    “乡学能迅速的调动民兵,对于不法分子是一种威慑。乡学学生不常住校,经常回家,这其实非常好,乡学跟村民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旦有事,都能迅速的反应到乡学,做出处理!”梁鹄说了一句。

    “我建议,将民兵推广到所有村,目前只有士兵组成的村庄农闲才练兵,如果将其他村庄也编队成伍,忙时务农,闲时练兵。如此以来,一旦有战事发生,全民皆兵,必将战无不胜!”这小子一看就是学兵法的。

    袁绍心想,这不就是府兵制吗?府兵制,其实是配合均田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而且武器、铠甲、马匹自备,所以战斗力非常强悍。隋唐时期趋于成熟,但是到唐玄宗时期就废除了,原因就是没能制得住土地兼并,均田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府兵没了地,谁还给你卖命?唐朝打仗主要是干游牧民族,不打你们,你们就来抢俺的粮食,那不行,所以府兵打仗是很卖命的,但是没了土地,那老子为啥打?后面没办法就演变成募兵制,那战斗力就差好多!

    府兵制不仅节省了国家的军费开支,还保障了经济农业建设。只要杜绝土地兼并,府兵制,在农业社会就是最强力的强军制度!没有之一,因为府兵不是为了给皇帝打仗,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打仗!

    冀州非常适合这种制度。原因有三,其一税收少,真养不起这么多常备军;其二,大家都分得了很多土地!其三,教育的普及,过不了多少年,估计每个村都有很多人才存在,到那时,大家伙都是文化人,你想兼并他们的土地,基本不可能!你还想让乡学、县学给你通过批准,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学生不可能批准你兼并他们家的土地!

    所谓乡学、县学本质就是自治,校长连工资都没有,当然也不缺钱,因为当校长的早晚都是博士,比如张梁博士,五百亩地,十万钱的奖励,除了雇人种地,都没地花这钱。纯粹的为人民服务,是一种纯洁的、高尚的职务,学校周边设有专田,谁当校长、老师,这些专田就归谁家耕种!至于贪污?贪你那几斤粮食干啥,我家粮食都吃不完。

    农业社会,没了官吏,钱也不能买地,就连医学都普及到乡学了,贪污自然毫无意义。钱的作用回归到了它的本质,方便互通有无,交换一下柴米油盐而已,而不是地位的象征,社会地位由你的才学来衡量,比如张梁造出了火枪,必将载入史册!

    所以,没了权贵,也没了官吏,自然没有相互勾结的事情发生。府兵制必然也会使得乡村不但民风彪悍,而且有组织的团结在一起,就算你想拐骗他们的土地,也得看看他们手里的刀枪同不同意!

    总之,府兵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于是,召集各郡校尉,经过多天的商议,府兵制经过改进之后,准备实行!每村设正副队率,乡设军候,县有都尉府,负责本县府兵训练,由兵法教员、学生统筹负责,郡有校尉府。同时废除了军籍免田赋的规定,大家伙都一样,一亩二斗田赋。

    至于府兵制的理念,自然也要贯彻一下。

    “老乡们,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果有人想抢咱的土地,怎么办?”

    “刀了他!”老乡肯定不想回到过去那种日子,没看到幽州还有农奴吗?太惨了!

    “老乡们,我们田赋极少,也没人头税,所以,刀枪剑戟、铠甲马匹,麻烦自己整一套,整的越好,上了战场生存的概率越大,是不是这个理?”

    “没毛病,俺有钱,俺就怕上面给整的装备垃圾,害了俺的小命,俺自己整就行!”

    “对待敌人,我们有刀枪,对待自己村里乡里的老乡,大家伙就要遵守律法,不要有点矛盾就刀人,动铁为凶,知道吗?”

    “嘿嘿,晓得晓得,有矛盾,我们会找校长评理的,不会自己动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