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河朔儿女 > 第二章 进学

第二章 进学

    在诗人周昂严格教育下,王若虚终于完成了学业。父亲王普对王若虚两个妹妹说:“不管家境怎么样?女孩也要识书达理。”昆仲三人相继进入若水私塾学习。

    “姐夫,从之学业已满。”周昂对王若虚父亲说道。从之是王若虚的字。

    王普因自己为了减轻父亲家里负担,读了几年私塾,考上了秀才才算作罢。王普心气高,自己没有上进心,那就鼓励儿子替自己实现愿望吧!坚决考中进士,获个状元。王普看到儿子王若虚进学如此长脸,便对着周昂沉吟道:“你给想个法子,让孩子再找一个高师吧!”

    周昂知道姐夫的良心苦口,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绿茶,在屋里踱来踱去,突然转过头对着姐夫说道:“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刘忠,是一个蜚声文坛的古文家,不过他教学格外严谨,背课文有一个字念不对,就要重背,孩子跟他学,可得要长点心。”

    三日刚过,周昂便领着王若虚来到真定府学堂。一个骨骼清奇两眼透着亮光,手捻着下嘴唇稀疏的花白胡须的老先生,摇头晃脑正在课堂给学生们上课,此人正是古文家刘忠。刘忠收徒特别严格,对于不入法眼的求学者,就是送大礼,也是墙上挂帘子---没有门。

    刘忠端详着眼前这个眉清目秀的王若虚,便轻轻颔首。随后对周昂说道:“既然是你领来的学生,我看也不错了,这样吧,我先考考他,如果不合格,可别怪我无同学之情。”

    周昂连连点头,说道:“师兄所言极是!”然后对王若虚说道:“先生要考考你,你可要经点心呀!”

    王若虚听到周昂嘱咐,回答道:“舅舅,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从之,你给背一遍三字经。”老先生说道。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此时王若虚的嘴一张一合就像打竹板一样脆响。

    老先生跟着王若虚节奏进行着,心里还算有了着落。

    周昂见机插言道:“刘先生,从之若懈怠的地方,可打可骂严肃处理。”

    老先生不置可否道:“老师再考一个。”

    周昂对老先生施礼道:“对,王老先生,你就时常监督犬子,做大人的也就放心了。

    周昂说是这么一说,此时他心里有点不稳,估摸着这次孩子要彻底露丑,他佯装保持镇定自若。

    这次,刘老先生让王若虚背诵唐朝诗人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狗子慷慨激昂一口气背诵了下来。

    “通过从之这番用功背书,现在让为师目睹,着实孺子可教也。”刘忠老先生两眼闪着亮光,由衷地赞叹道。

    “刘老先生,孺子还能背诵先秦荀子的劝学篇呢?”王若虚恭恭敬敬给老先生施礼道。

    “真的吗?”王老先生瞪大眼睛吃惊道,“我还没有给你们授这堂课,你怎么会背诵呢?”

    周昂一听刘老先生如此一说,心里不免抓挠了起来,心里里的话:“从之,老先生准许你上学了,就别逞能了,弄不好非得把锅给砸了,还是见好就收吧!”

    王若虚不管不顾舅舅的担心表情,一钉一敲地进行开来——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規…”

    刘老先生及至王若虚话音落毕,遂惊其智问道:“从之,你何时背诵的这篇文章?”

    王若虚再次恭敬施礼道:“一次,我经过若水私塾时,听见周先生在吟哦这篇文章,遂过耳不忘铭记于心。”

    出人意料,这小外甥还挺有心眼。周昂心的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