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河朔儿女 > 第三十九章 祸国白撒

第三十九章 祸国白撒

    由于两国正在议和期间,汴京城上的金国将士看见有一股蒙古兵沿着城壕设列木质栅栏,用柴草填坑,继续为攻城做准备。一个个气得咬牙切齿摩拳擦掌,岂能让不遵守和约的敌人阴谋得逞?可是,金国丞相白撒等主帅因正在与蒙古议和,说道:“咱不跟蒙古人一般见识,议和期间谁也不得交战。”遂下令金兵不准出兵。

    汴京军民见状,十分愤怒,他们在城中喧呼,纷纷要求出兵。金哀宗没有办法,为了安抚民愤便亲自出端门慰劳将士。有几十个金兵对皇帝说:“陛下,再不出兵,我们就被动了,蒙古人不停地运土填坑,已经过半,可丞相就是不准我们放一箭,说是怕和议因此而流产。”

    金哀宗劝说道:“朕已派曹王前往议和,蒙古人如果不撤兵,那说明敌人是豺狼,到那时,你们再死战也不迟。”

    军民听罢,向皇上哭泣道:“眼看事情危急迫在眉睫,陛下就不要盼望讲和!”

    千户刘寿死死拽住皇上的马,进谏道:“陛下不要听信贼臣,杀掉挡道贼臣,才能把敌人打退。”卫士们见刘寿不让皇帝走,便要上前殴打他。刘寿见状,声音更大了,喊道:“陛下不听微臣纳谏,那就让卫士打死我好了,为国尽忠,我死而无憾!”金哀宗连忙对卫士们说道:“刘千户这是喝醉了酒,你们不要理他!”言罢,便带领卫士们扬长而去。

    祸不单行。同年夏天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从汴京出城的死者将近百万之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犬吠。如此一来,汴京城历经战乱与瘟疫,昔日的繁华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是残破与衰败。

    在和谈中,蒙古要求金政权投降。金哀宗看到敌人变本加厉,这不是要骑在脖子上拉屎吗?这怎么能行?真的是无法接受。

    到了七月,蒙古派遣使者向金哀宗传达了蒙古附加的条件,要求完颜承绪不再称帝,向蒙古称臣。金哀宗以染病为由,在御榻上接见了蒙古使者。蒙古使臣唐庆对金哀宗出言不逊,此举招惹了祸端。金国飞虎军潜入蒙古使者的寓所,一个不留地杀掉了。就这样,两国和谈彻底翻篇。

    此时,金国面临瘟疫洗礼与围城困扰,汴京城内的存粮日益紧张起来。

    蒙古大汗窝阔台看到使者为金国杀害,恼怒不已,便下令加紧对金国汴京城发动进攻。金哀宗命大臣分守四城,丞相白撒守西南角。并招募一千名壮士,打算从地道出城,渡过护城河,烧毁蒙古军的炮座。约定在城上悬红灯为记号,被蒙古军发觉而失败。又放纸鸢,企图送文书招降蒙古军中的金人。士兵纷纷议论说:“前天点纸灯,今天放纸鸢,宰相靠这个,退敌兵恐怕难了。”

    白撒守城的西南,受到蒙古兵的猛烈攻击,望楼上的竹帘被打坏了。白撒命令下属去弄些竹子来修补。可下属到处找不到竹子,白撒大怒,要斩他。员外郎张衮附耳对下属说:“钱多好办事,何不去白撒平章政事的府里去问问。”下属赶紧带着三百两金子到白撒府中,贿赂他的家僮,果然弄到了竹子。在这非常时期,白撒继续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既然金国将帅怯懦无能,可是蒙古兵的暴虐有目共睹,守城的军民群情激昂,奋勇抵抗。蒙古主帅速不台见汴京城难以攻克,就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下台阶,说:“两国已在讲和,还相攻么?”于是领兵撤退。

    蒙古兵退后,大臣们纷纷议论,要求罢免白撒。白撒自己也感到不安,于是上书请求辞职,哀宗被迫罢去白撒平章政事。军士恨他不战误国,扬言要杀他。白撒吓得一天好几次搬家躲祸。

    后来,汴京粮尽兵疲,金哀宗仓皇出逃,命白撒进攻卫州,夺取其中的粮食。结果白撒磨磨蹭蹭,自蒲城出发,花了十来天时间,才到卫州城下。围攻卫州时,又准备不足,缺少攻具,把枪杆接起来当云梯用。守军看到这种情形,知道金兵没什么作为,守得更加严密。连攻三日,徒劳无功。蒙古派大兵增援,白撒弃军逃跑。这时,金哀宗在蒲城东三十里。白撒赶到,慌慌张张地对金哀宗说:“陛下,现在我军已溃败,蒙古兵近在堤外,请赶快前往归德。”

    金哀宗听罢,便在深夜四更匆忙乘船出逃,侍卫都还不知道。第二天,金兵得知哀宗连夜逃走,更加没有斗志,相继溃散。白撒收聚溃兵两万到归德。金哀宗把攻卫之溃败,归罪于白撒,下狱七日,饿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