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河朔儿女 > 第一百零二章 过招

第一百零二章 过招

    上回书说到,皇氏娘依照包公计策来到龙宝寺降香,遇见歹僧法清想法设法占自己的便宜。皇氏娘便觉得这法清是个假和尚,是个不怀好意一肚子花花肠肠的花和尚。

    俗话说: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歹僧法清在这方面驾轻就熟,他故伎重演,要同床得有前戏,灵魂共舞,兴风作浪。再就是没话浪话,提升情趣。

    法清不管是谁,对着多人也不嫌臊,他一发起兴来,什么话也敢说。尤其在对待异性方面,就像猫吃麻雀似的,叼一下,放一下,一看麻雀挣扎想飞,下口就重些,一看麻雀囁了,就用爪挠来挠去,让麻雀挣扎,麻雀一有反应,猫就下很嘴,直到麻雀不动为止。猫靠的就是玩死它,然后让它成为囊中之物。

    皇氏娘留神观看,上下打量着法青:年纪有三十多岁,体形粗胖,面部雪白,剃的头又亮又青,身披酱色僧衣,足蹬一双厚厚的底云鞋。生就一双调情眼,丝丝绿光频频射出,幽灵般,对着皇氏娘眉飞色舞。

    此时此刻,法青已让皇氏娘撩拨的意乱神迷,遂上前抱住皇氏娘不松手。并说着一些下流话语,嬉皮笑脸地净挑一些好听上心的话。

    皇氏娘见状,故意摆动身体假装挣脱,欲拒还迎,并扬声说道:“你胆子忒大了,擅自强奸良家妇女,要是送到官府,你可吃罪不起。”

    法青笑吟吟道:“哪怕什么,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法清接着大献殷勤地说道:“只要娘子你愿意,你有什么条件,我都能满足你。”

    法青被花枝招展的皇氏娘引逗得晕晕乎乎,他垂着涎水腆着脸皮说道:“我是当今万岁的替僧,就是我杀人了,谁敢把我怎么样?小娘子先给和尚我亲近亲近,我马上叫你见到陈氏的人头。”

    皇氏娘听罢,两眼瞪圆,脸色陡然变色。她转而一想,暗忖道:不行,这样下去让这个诡计多端的歹僧发觉,那破绽就漏了。皇氏娘想到这里,何不将计就计,弄他个水落石出?!

    此时皇氏娘抿嘴一笑,就势坐到法青跟前,挨着肩擦着膀,大腿压到他的大腿上,胳膊搂住他的脖子。粉脸贴在他的脸上,身子扭过来晃过去,晃得法青心里热乎乎的,往皇氏娘的脸上叭地亲了一口:“我的心肝宝贝呀,小美人呀!你对我一片真心的,我也对你没有假呀,好好好,你叫我今天解了馋,我叫你把人头见一见。”

    皇氏娘一听他真的有人头,很怕他后悔,小手在他的脸上一划拉,娇嗔道:“师傅不会在骗俺吧?”

    法清一本正经起来,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

    “对待心爱的女子,老衲岂敢撒谎?”

    “吆吆吆!也不嫌丢人。”皇氏娘心的话,“一个假和尚,还大言不惭老衲,你配吗?”

    想归想说归说,皇氏娘一看这阵势,觉得这次降香没有白来,原来歹僧法清还真的有戏,便假做言欢:“师傅救了俺丈夫,俺一辈子也忘不了你大恩大德。”

    此时法青喜形于色,不由地飘飘然起来。法清大踏步地跑到内室,不一会工夫,他屁颠屁颠得意忘形地把人头提溜出来,让皇氏娘仔细巴获,并说道:“看看,这是不是你邻居陈氏的人头?”

    皇氏娘一见,果然是妯娌陈氏的人头,不禁肝肠欲裂失声痛哭起来。她一急之下便从法清手里夺过陈氏人头紧紧地抱在怀里就要往门外跑去。

    法青一看情形不妙便窜上前去急忙截住皇氏娘夺下人头,生气地问道:“你抱着人头上哪儿?”

    “救我丈夫出大牢。”皇氏娘着急忙慌道。

    “慢走!我让你看看人头,可没叫你拿走,人头你也见了,来吧。”法清随即说道。

    皇氏娘媚眼抛着欲波,佯装欢颜道:“咱俩可不能马上就来,俺也想做那事,我也不能让你得不到。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大白天的,寺里这么多和尚,一个个眼馋的跟猫似的,如果给人看出来,这不是给你找麻烦吗?”

    法青一想,觉摸的有道理,就在法青愣神的时候,皇氏娘已经扭扭捏捏来到寺外,回头对法青莞尔一笑,轻声细语道:“忍耐会儿吧,晚上我准来,记着,敲门三声为号。”

    歹僧法清看着皇氏娘娉娉婷婷的背影渐行渐远,一种不可名状的思绪,招致的他意乱神迷花枝乱颤。

    皇氏娘回到家里,嘱咐亲戚邻居给借记着女儿香菊。没想到,祸从天降,十几岁的孩子净跟着家里大人吃苦活受连累。她想让女儿好好休息休息,再说家里还喂着一些张嘴子货,需要有人饲养。

    皇氏娘打理完毕,然后洗把脸换上便服,一溜小跑进了藁城县城。她找到包大人,由于过于激动,说话竟也不利索起来:“包--大人,俺妯娌的人头在---在红门寺的内宅里藏着。”

    包拯听后,马上派南侠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带领众衙役,马不停蹄趁着夜色奔向了法清道场,并悄悄地包围了龙宝寺,要捉拿凶手归案。

    法青焦灼地等待着皇氏娘,他心里跟油煎的一样,按捺不住的心悸,让他在前殿走来走去。正当法清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游走时,忽听的龙宝寺大门上传来“梆梆梆”三声敲门声。

    法清听到了二人联络好的暗号,遂狂喜起来。他颠颠地跑过去,他想跟皇氏娘捉迷藏,给她一个惊喜---调调情。

    法青把红色寺大门一开,就把身子往前一扑,嘴里叫到:“乖乖儿,你可来了,叫我等得好苦呀!可把我想死了!”

    说完,法青就把眼前的黑股影往怀里一抱,我的妈呀!怎么不对呀!怎么眼前是明晃晃的刀呢?

    凭着练武人的过人警觉,法青顿时感觉不妙,大事不好。

    假和尚法青一看有人来捉他,便抽身赶紧撤退。王朝一把没抓住法青,那法青“跐溜”一下子脱身而出。

    当王朝马汉发现法青时,法青已收拾紧趁利落,手拿双口鬼头刀,在寺院里僵持着,王朝步步紧逼法青。法青挥动双刃与好汉王朝厮杀在一起,耳闻的沙沙声响成一片,眼见的刀光闪闪寒气逼人,好汉越战越勇,那法青攻势圈越来越小。就在这绝境之时,法青一个旱地拔葱,越上寺庙房上,好汉也相继飞身上房,与法青拼杀在一起。

    看官要问了,法青如何有此等功夫?殊不知,法青年轻时就混迹于响马之流,跟名师学习擒拿格斗,飞檐走壁,各种兵器,也是无所不通,在学徒之中,功夫上乘,后来法青违背江湖约规,净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师傅经常对法清耳提面命,可他屡教不改,身犯命案。因法清触犯法律,被师父逐出家门。

    之后,法青隐姓埋名,靠打场子混口饭吃,当朝皇帝外出寻找替僧时才撞见法青,并让法青做了皇帝的替僧。

    闲话不多提,法青与好汉王朝大战几十回合,未见胜负,好汉也非等闲之辈,且越战越勇,他们从房上打到房下,从墙头上这头打到那头,这法青利用熟悉地形善战腾挪身轻如飞燕。

    王朝大叫道:“胆大凶僧,你还能往哪里逃?”言罢赶上用刀直剁下去,法青闪身躲过。刚躲过刀又赶到,法青扯刀斜剁王朝,只听得,“叮叮当当”,火星迸射。

    王朝就使龙探爪,法青就用丹凤朝阳,两个人纠缠在一起,道道寒光,恍若梨花压海棠。王朝箭步跟进,法青上蹦下跳宛如灵猿。王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法青刀一路紧似一路,钐砍剁劈撩耳削腮直奔要害之处。

    好汉王朝边战边暗暗喝彩,说道:“好家伙,假和尚法清的武功果然不错,比我不低,我倒要留神。万一闪失,可惜我这些年的英名,付与流水。”想毕,好汉王朝将刀的门路更改招架。

    此时此刻,王朝擒人之心,减去大半。法青心想,如此纠缠,势单力薄,俗话说,光棍不吃眼前亏。法青虚晃一刀,一个蜻蜓点水,远遁。好汉定睛观瞧,法青已影踪皆无。

    这时,十几个寺院和尚手持利刃与官兵打在一起,难解难分,马汉及好汉们加入战斗,只片刻功夫,便把那些不法和尚一一制服。

    王朝叮嘱马汉等官兵看守红门寺,独自提刀去寻法青踪迹。王朝在寺院旮旯处寻了个遍也没看出端倪,便思忖道:明明法青是落荒而逃,没见跑到寺外面,这难道他会地遁?他搜完后殿,又去搜前殿,在前殿,王朝仔细巴获,蓦然回首,他在大佛前驻足,发现佛像下面有一凸出部分,他按了按壁上一机关,“咔嚓”一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暗门,莫非这就是暗道,他右手提刀在前,跟身进去。

    他支楞着耳朵,瞪大眼睛,留神观看,仔细搜寻着法清的踪迹。

    “呜呜——呜呜——呜呜”之叕泣声从侧房里传出,王朝向声源趋去,暗道侧房里透着幽暗的灯光,王朝迅速踢开门,但见屋子里一隅聚集了一堆女人。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会在寺庙里?”王朝问道,“别怕,我是官府里的人,今天来捉法青来了。”

    女人一听,不约而同地哭诉道:“我们是良家妇女,只因来寺里降香,寺里方丈法青就把我们囚禁在这里,我们起初反抗,法青说只要反抗不从,一律格杀勿论。”

    “有几个烈性的女子就是不从,法青就把她们杀掉了,尸体就埋在前面不远处。”其中一个女子补充道。

    王朝立马火了,他怒从胆边生,问道:“他妈的,法青你罪恶滔天,你的死期到了。”

    女人们赶紧给王朝跪谢道:“谢谢壮士!快救俺们逃离火海吧!”

    “你们看见法青逃往何处?”王朝问道。

    “刚才法青下来,警告俺们不要出声,”前面一个女人说道,“他往前面跑了。”

    “你们快上去,我这就去擒拿法青”王朝对这些女人说道。

    “多谢大恩人!”这些良家妇女感激不尽。

    但说王朝手提利刃,在暗道里快速向前追去。后面,有官兵紧紧尾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