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火红年代 > 第4章 物资和房契

第4章 物资和房契

    恰巧这时候,何大清也进来了,看着何雨水的小花脸,直接给了何雨柱脑袋一巴掌,怒声说道,“你说说你,除了吃,还会干什么?

    让你给妹妹穿个衣服,都能把她弄哭,赶紧滚一边去,我来给雨水收拾。”

    然后又和颜悦色的看着自己的老闺女,笑呵呵的说道,“来,爹给雨水穿衣服,然后搬新家。”

    可何雨水却不买他的账,而是为何雨柱抱不平,“爹,刚刚不是哥哥把我弄哭的,是我自己穿不上衣服才哭的,不关哥哥的事,你不要打他。”

    看见女儿这么说,何大清小声说道,“好好好,不怪你哥哥,那雨水你还要不要爹给你穿衣服啊?”

    何雨水快速的摇了摇头,“爹,我是个大孩子了,我不要你帮我,我自己会穿。”

    对于何雨水说她要自己穿衣服,何大清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转身和何雨柱站到了一起,“别傻站着了,赶紧把咱们的衣服收拾收拾,等会一起带过去。”

    看着双标的女儿奴老爹,何雨柱无力吐槽,只能说道,“是,爹。”

    然后就收拾衣服去了。

    没一会儿,一家人提着大包小包,重新来到正房,看着里面漂亮的陈设,何雨水开心得不得了,

    看着哥哥何雨柱问道,“哥,这里好漂亮啊,咱们以后真的能住在这里吗?”

    何雨柱看着妹妹,点了点头,“当然了,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家了,雨水喜不喜欢?”

    何雨水得到哥哥的确认,开心的点头说道,“喜欢,喜欢,我以前就想进来看看,可是易婶不让,说这家人很凶,

    现在我终于进来了,我当然开心了。”

    听何雨水这么说,何雨柱才想起来,以前何大清忙着上班,何雨柱要上学和学艺,

    何雨水大部分时间都是让易中海媳妇儿帮忙带着的,所以两家的关系特别的好,何大清对易中海也特别的信任。

    “呵呵,雨水以后想怎么进来就怎么进来,谁也管不着了。”

    何雨水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嗯嗯。”

    拾掇完了房子,6家人再次聚到了中院,看着喜笑颜开的邻居们,何大清笑呵呵的说道,

    “现在房子分完了,佟老财是个大地主,地窖里还存了很多粮食,大概够我们几家人吃半年的,大家有什么主意没有?”

    能有什么别的主意,在座的各位都不是吃亏的主,

    阎阜贵提议道,“我看还是平分吧,这年头钞票就像废纸一样,跌太厉害了,还是手里有粮食,心里才踏实。”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支持,

    既然没有异议,一行人就砸开了地窖的大锁,闯了进去,

    看着里面堆着老高的粮食,每个人都笑得合不拢嘴,都在说终于可以不用饿肚子了,

    然后彼此看了一眼,就喜笑颜开的你一包我一包的开始瓜分起来。

    分完了东西,大家又看着粮食开始发愁,最后还是易中海提议道,“粮食这东西,储存不好,很快就会变质,

    老佟家既然在地窖里放了这么多粮食,而且这么久都没坏,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看咱们这么多粮食,也没其它地方可以放,还是放在地窖里,

    这个地窖每家每户都分一块地方,谁都不吃亏,也不准伸手拿别家的东西,大家都自觉点。”

    对于易中海的提议,大家自然是没什么异议的,划分好各自的区域,然后又扑哧扑哧的把粮食搬了回去。

    等一切收拾妥当,何大清提醒道,“既然都收拾好了,那咱们是不是赶紧找人打点打点,把房本给办下来。”

    不过对于何大清的提议,四合院里没人同意,

    毕竟现在事情未定,这时候花大价钱去打点,到时候如果有个万一,这些钱可就打水漂了,

    他们不止不同意,还反过来劝何大清要慎重一点,“大清,我看这事儿还是算了,

    自从去年常凯申强制用金圆券兑换金银以后,咱们手上可没剩几个银元了,还都是大家这两个月用血汗钱兑换的,

    这个时候拿出来打点,有点不值得,我看还不如再等等,看看再说。”

    听他们说起金圆券的事,何雨柱仔细的想了想,才想起来,

    去年,也就是1948年8月19日,常凯申由于财政崩溃,开始进行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

    禁止黄金、白银和外币的流通、买卖或持有,

    所有个人或法人拥有之黄金、白银和外币必须全数兑换为金圆券,

    凡违反规定者一律没收财产并枪毙,

    当时军警宪可是用枪顶着老百姓的脑门,强制要求大家用手里的金银兑换金圆券的,

    发行之初,金圆券1元含金0.22217厘,发行总额定为20亿元,

    不过到了1948年11月11日,就已经达到了20亿发行总额,不得不宣布币制改革失败,

    常凯申又准许老百姓持有外币,白银和黄金。

    三个月时间,一来一回,常凯申在全国收刮的金银、外币合计总值达2亿美元,

    多少人一辈子的努力被一遭收割,

    而松沪这个远东最大的城市,是收割成效最好的地区,收割金额就占了全国的半数以上,

    最后这些东西都被运去了宝岛,导致以后的新钱发行的准备金不足,是毛票。

    在这之后,金圆券的发行一路飙涨,

    1948年12月,增至81亿元,

    1949年1月,增至2百亿元,

    1949年2月,增至5百亿元,

    1949年3月,增至2千亿元,

    1949年4月,增至5万亿元,

    1949年5月,增至68万亿元,

    1949年6月,增至130万亿元,

    这些凭空印出来的钱,彻底击溃了常凯申的金融系统,导致物价飙涨,麻袋装钱都买不到多少东西,

    币制改革的失败,彻底摧毁了常凯申在大陆的根基。

    此时的何大清对于易中海他们的劝说,一点也没动摇,而是继续说道,

    “我觉得北平肯定是守不住的,到时候咱们手里有房本,也算有个占房子的依据,

    可如果没有这个东西,谁知道人家承不承认,搞不好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

    既然咱们大家现在都冒了这么大的风险了,这个时候再花点钱算什么,

    几个银元和房子比,那个更重要,不用我多说吧,

    再说了,又不是让大家把所有的银元都拿出来,带一点去打点就行了。”

    看何大清说的确实有道理,邻居里面比较精明的许富贵首先赞同了何大清的提议,

    然后是工资挺高的易中海和刘海中,紧随其后的是贾仁路,最后是随大流的阎阜贵。

    拿定主意,各家各户就回去做早饭去了,吃过早饭,留下妇女孩子,男人们就出门办事去了。

    何雨柱带着何雨水在家里看家,看看自家刚刚占据下来的正房,知道现在北平城里的有钱人跑路的绝不在少数,

    更别说属于皇城根的南锣鼓巷了,想到这儿,他的心思立马就活泛了起来。

    而且现在四合院还挺和谐的,距离易中海萌生出让他养老的想法还得十七八年,

    他可不是真的傻柱,那时候的他肯定早就已经结婚生子,搬离这里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