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寒门仕途 > 第19章:入学考试

第19章:入学考试

    第二日一大早,刘枫就被刘文从熟睡中喊醒。

    昨天喝了那么多酒,昨夜又聊到那么晚,刘枫真搞不清楚刘文为何这么有精神。

    简单吃过早饭后,两人叫起甄氏兄妹一起往白水学院走去。

    白水学院离客栈不远,走几步路就可以赶到。

    但四人一下楼,就远远望见乌泱泱一大片人头在窜动。

    刘枫正感叹前来求学的人之多,甄永铭便说道:“现在还早,等到了过了辰初,人更多!我们还是快些去吧。”

    “这白水学院到底有何神奇之处?为何来的人这么多?”

    “刘兄有所不知,淮扬之地,学风甚浓,读书学子多如牛毛,想要参加科举的自然不在少数。但能中者却是寥寥数十人。就拿我们溧水县来说,县学每科只录二十人,但参考者却不下千人,更别说其他大县,三四千也是有的,竞争如此之激烈,白水学院自然也成了香饽饽。”

    “难道不来这白水学院就考不上了?”

    甄永铭哈哈一笑:“看来刘兄还是年轻啊!应试者中,不乏书香门第,这些学子家学渊博,家中也有不少在做官的,科考经验丰富,官场上又有人脉。且县试不糊名,上下其手的空间极大,寻常人家的学子,若非异常优秀者,在县试时就被淘汰了,又怎么能和这些世家公子相比呢?”

    刘枫点点头。

    甄永铭继续说:“如此一来,寒门子弟就只能无所不用其极了。况且,这白水书院也并非浪的虚名,今年的大考中,有二十一人通过了县试,七人考上了童生,两人入了县学。”

    招收百余人,只考上了两个秀才,就让这么多学子为之如此疯狂,科举之难,可见一斑。

    “我们还是快些去吧,晚了就要排长队了。”

    一行四人穿过密集的人群,终于来到了白水书院门口。

    院门看起来很是古朴,与它在学子中的口碑很是不符。

    排了许久的队,四人被带进了考场。

    考场之中很是嘈杂,前来应考的学子纷纷聚在一起押题。

    许久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走了出来,示意大家安静,他要宣读注意事项。

    于是嘈杂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今年白水学院一共招收一百零八名学子。

    考试分为上午下午两场。

    择优录取。

    宣读完规注意事项之后,就有人指引学子们各自找位置坐下,准备开考。

    考场不止这一间,具体有多少,刘枫也不清楚,想来应该不会少,不然这么多学子岂不是白来了?

    上午的这一场考两个时辰,时间很是充裕。

    所有人就坐完毕之后,那老头在宣纸上写下考题,然后粘在一块大木板上,由两个监考的中年人抬着在考场中来回走,一边走,一边还在念考题。

    一共有四道题。

    五言八韵诗一首,题目为‘秋’。

    骈文一篇,题目为‘月’。

    默写《尚书·<金縢>》篇。

    默写《荀子》任意篇目。

    刘枫看着题目,直呼好险。

    写诗他不擅长,但勉勉强强可以写出来。

    骈文他没有写过,但是读过不少,东拼西凑,再加上原主的基本功,应该能凑一篇出来。

    《尚书》是基本功,要是现在都还背不出来,就别参加科举了。

    最吓人的是《荀子》,读书人谁没事背这玩意?科举又不考。

    还好上高中时学过一篇《劝学》,不然今天就要收拾收拾东西回家了。

    刘枫环顾四周,果不其然,题目一出,不少人抓耳挠腮,面露难色。

    当然也有一些人早就知道这考试不按常理出牌,私下里准备了一翻,正好押中,在暗自庆幸。

    刘枫深呼一口气,开始答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考场中除了写字和呼吸,没有多余的声音。

    两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刚刚好。

    刘枫小心翼翼地写上最后一个字。

    放下笔,大功告成!

    一下子写这么多字,十分耗费体力。

    再看看周围,所有人都还在奋笔疾书,刘枫顿时感到深深的满足。

    几刻钟之后,考试结束。

    监考者立即示意停笔。

    有几个人不听,被当众撵出去,惹得众人一阵唏嘘。

    答卷被收走之后,安静的考场顿时就嘈杂起来,不少学子开始讨论答案。

    感叹声此起彼伏。

    讨论最多的还是《荀子》,一时有人哀婉叹息,一时有人兴高采烈。

    “刘兄不必担忧,上午这一场,占比不大,就算发挥失常,也还有机会。”

    一出考场,甄永铭就上前来搭话。

    他料定刘枫考得不如意,想来安慰。

    刘枫却说:“这一场虽然有些难度,但也能应付下来,算不得发挥失常。”

    甄永铭惊讶:“难不成这短短的两个时辰,刘兄还真能做一篇赋出来?”

    刘枫十分得意:“只不过是按照对仗格律随意铺排一番,这有什么难的?”

    甄永铭拱手:“不愧是刘兄,在下佩服。那就提前预祝刘兄!”

    刘枫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谈话间,刘文也出来了。

    “还好宋先生家书多,我看过几篇《荀子》,不然今日危矣!”刘文一走过来就发出感叹。

    看样子,他考得也不错。

    甄永铭又是一惊:“难不成刘文兄也全答完了?”

    刘文憨厚地笑了笑:“时间紧急,胡乱填写了一番。只是那篇文章着实不如意,多换了几次韵,显得生硬了。”

    甄永铭听了直摇头,也不知道这两位是真的厉害,还是在虚张声势。

    “小弟怎么还没出来?”为了换个话题,甄永铭自言自语道。

    “再等等吧。我见她早早地就答完了,想来考得也应该不错。”刘枫也附和道。

    又等了片刻,甄云终于出来了。

    “如何?”甄永铭上前问道。

    “马马虎虎吧,这考试也不过如此。”甄云随意答道。

    甄永铭瞬间觉得自己是不是看错题了,于是纠缠着又和他们三人把题目对一遍。

    对完之后,甄永铭长叹一声。

    自取其辱啊!

    “我何必来呢?”甄永铭无奈地说。

    刘枫安慰道:“甄兄不必担忧,你不是说了吗?上午这一场,占比不大,就算发挥失常,也还有机会。”

    刘文也附和着说:“就是就是,诗赋都是小道,文章策论才能纵横考场。还是去吃饭吧!”

    “正有此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