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飞扬人生 > 第36章:又见费熙雯

第36章:又见费熙雯

    广播体操,就是体育局专门设计出来,适合推广给全国男女老少锻炼身体的健身操。

    一套下来,即使零下十几摄氏度,也感觉浑身暖洋洋的,蹬自行车疲劳的双腿肌肉也得到舒缓,惬意又舒适。

    林飞扬在此愉快的骑上车,向目的地行去。

    “凯旋路,129号……”

    从常煌街拐进凯旋路,开始沿街寻找门牌号。

    慢悠悠的骑着,林飞扬左右晃动脑袋,前一栋房还是20号,后一栋房就挂着26号门牌,对面25号旁边就是33号。

    继续往前,找到了127号和128号,转头就出现了135号和138号,从东边路口到西边路口,来回三四趟,愣是没找到129号门牌在哪儿。

    “这凯旋路怎么不按照顺序编号呀?”

    真是奇了怪了,林飞扬还是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

    正要拦个行人问路,从127号房和135号房之间的窄巷走出来一个看上去有点熟悉的身影,是个年纪和林飞扬差不多的女同志。

    林飞扬记忆力很好,看一眼,脑海中就蹦出个名字:费熙雯。

    那个在邮电局上班的小姑娘,上司是个特务,被那特务忽悠的差点成为杀人凶手替罪羊。

    姑娘家手上拿着酱油瓶,出了巷口,拐弯背向林飞扬离开。

    “费熙雯同志,你等等!”

    开口唤了人一声,费熙雯转过脑袋,看着骑车向自己行来的男同志,面色稍显疑惑,不过两三秒,脱口而出:“你是那次在天平街遇上的同志?”

    天平街遭遇给费熙雯留下了极大心理阴影,时间才过去两个多月,她记忆犹新。

    只可惜,林飞扬并没有留下姓名。

    他心思明确,两人不过因缘巧合、萍水相逢而已,只是生活中的匆匆过客,他本人又不是看到一个漂亮女人就想谈一场持续一晚恋爱的龌龊牲口,因此完全没必要互通姓名。

    “对,是我,我叫林飞扬。”

    “啊……林飞扬同志,那天太感谢你啦,我几次想要亲自登门感谢,但是在天平街附近打听很久,都没打听出你住哪儿。”

    默默翻个白眼,林飞扬心说,能打听出来才怪了,自己又不住在天平街,而且也从没去过工人俱乐部。

    “不用客气的……对了,向你打听个事,凯旋路129号,你知道在哪吗……巧了嘛,这不是,我找的这户人也姓费。”

    “129号?那是我住的院子,院子里只有我一家姓费。”

    “蛤?你爸难道叫费中权?”

    听闻,费熙雯摇摇头:“那是我大哥……”

    顿时,林飞扬尴尬的脚趾抠地。

    “林飞扬同志,我去前面供销社打一壶酱油,一会儿带你去我家。”

    费熙雯及时开口,缓解了林飞扬的尴尬。

    “费熙雯同志,我陪你走一段路吧,在这傻站着,还不如走走,我骑车带你去也行。”

    供销社距离不远,就在凯旋路西边路口,林飞扬便锁了车,腿着陪费熙雯一起去了。

    “你们这凯旋路可真怪,门牌号不按顺序来。”

    路上,林飞扬问出疑惑。

    费熙雯笑了笑:“和凯旋路一样情况的街道,在京城其实不算少,打仗那些年,东洋鬼子开飞机轰炸过京城好几次,凯旋路就是其中之一。”

    “你看,沿街的房子比较新,是把当初轰炸的不成样子的四合院铲平了,后来建的,还有那些完好的院子,就保留了下来,藏在新房子后面。”

    “你看到的那些不连贯的门牌号,房子和房子之间都有一条三尺巷子,算上巷子里面的四合院,门牌号就是连贯的了。”

    原来如此。

    打好酱油,回到127号和133号,走进两座房子间的三尺巷,巷内昏暗,前行十多米,一眼就能望到尽头,是另一条街道房子的后墙,两侧各有一扇黑色双开木门,分别挂着129号和131号。

    进入左手边129号院,内里别有洞天,是个京城标准的三进四合院。

    “这个院里住着二十多户,一百多口人。”

    绕过影壁,费熙雯介绍着。

    “我家住在中院,东边那间有台阶的就是。”

    沿着鹅软石小径穿过月门,顺着费熙雯手指方向看去,林飞扬望向东屋,按这个院子的规格,正是东厢房。

    这是出了北房、堂屋、正房之外,第四大的屋子,在古代,是给家中嫡子、长子居住所在,以居住舒适度排名,要比给老人长辈居住的北方更佳,仅次于正妻居住的正房。

    至于堂屋……大是大,却不适合起居,这屋建起来本就不考虑起居,而是接人待客的所在。

    “费家丫头,打酱油呢,家里做啥好吃的?把酱油都用光啦?”

    堂屋前一排水龙头,三四个大妈媳妇和小姑娘正在洗衣服,其中一个眼尖,见到费熙雯,立刻抬起头,脱口而出这句话。

    林飞扬听着怪别扭的,这人的语气怎么听怎么像是在阴阳怪气,而不是领里领居打招呼或打趣儿。

    果然,费熙雯张口反唇相讥:“刘大妈,你家顿顿山珍海味,都不要放酱油的!”

    刘大妈被噎了一嘴,不甘示弱:“哟,小丫头片子,带什么野男人回来呢?还怪俊俏的,可惜找了个丧门星,要我说应该配我家筱筱。”

    说着神气的瞥了一眼旁边正洗菜的丫头。

    那姑娘也是十八九岁,一时红了脸:“妈,你说什么呢?”

    女人打嘴仗这事儿,林飞扬本来是不想开口的,到对方这句话冒犯了他,虽然也连带夸了一回,然而心中第一印象就不好,何况国人历来就是帮亲不帮理、帮熟不帮生。

    “这位大妈,我妈说了,我现在是干部,麻杆一样的野鸡不能找,就算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凤凰枝,至少也要读过中专的白天鹅才行。”

    话里不带脏字,但是个人都能听出来,林飞扬这是在骂刘大妈嘴里的筱筱是只想攀凤凰枝的野鸡呢,顺便夸了一下费熙雯,说她是白天鹅。

    林飞扬怎么能确定费熙雯读过中专?若弄错,岂不是尴尬?

    其一,费熙雯说过自己在邮电局工作,其二电报室主任直接吩咐她做事,说明这姑娘一定是电报相关工作的,这工作都是专业岗,至少也要在中专学过专业知识才行胜任。

    这要还不能确认,林飞扬在985局学习那一个月,关于两个多月前那案子的资料全都浏览过一遍,其中就有费熙雯的档案,中专电报学校毕业,岗位是电报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