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坏人必须刀 > 第十七章 昊特烽火不休

第十七章 昊特烽火不休

    昊特城坐落于塞北草原,距离雁门关五百余里,是朝廷长城以北的最大城池。百余年前,先辈们经过一番血战,赶走的鞑子,在此立地筑城,才有了昊特城百年的繁华。也因为有它的存在,大明也才能控制这万里草原,从而阻绝了游牧民族的祸患,将战乱挡在了长城以外。经过百年生息,这片土地上的外族和本族交相融合,早已成了一家人。

    然而,北国瓦剌却是虎视眈眈,百多年来,从未放下过南下染指中原之野心,可他们想过来,就必须踏过昊特城。近些年来,瓦剌时常派兵袭扰昊特城,但均大败而归。三年前,瓦剌大汗也先茨卡举十五万大军挥师南下,剑指塞北草原,但最终还是败在了于跃手上。

    可是这一次,情况不一样了,也先茨卡变得聪明了。他先是令大将军帖木伯领三万大军袭扰昊特城,昊特城只有一万守军,自是难敌,遂向朝廷求救。朝廷得悉后命于跃甩五万大军北上拒敌。按理说,这种兵力占优的战局,是断然没有输的理由的,三年前,于跃兵力不及尚能大破敌军,更何况现在。

    果然,在于跃到来后,双方变成了拉锯战,互有胜负,却始终赢不下对方。然而,于跃不知的是帖木伯暗中增兵,早就将兵力提得与于跃不想上下。于跃自然也发现了,虽然兵力旗鼓相当,于跃也还是占据了优势。于跃因为多次多瓦剌用兵都是胜势,故而产生了敌弱可破的错觉。一旦产生了这种错觉,败局便已然注定。一招棋错,于跃率大军猛进,试图将敌军一举歼灭,然而却中了埋伏,如果仅仅是兵力相当的埋伏,于跃绝不至于惨败。可怕的是,也先茨卡亲自增兵十万,双方一场血战,于跃损失近半,退守昊特城。

    也先茨卡趁此机会,聚拢二十万大军,围困昊特城,势要将其一举消灭,夺回塞北草原的控制权,从而进兵雁门关,威胁中原。

    八百里加急抵京,朝廷一阵惊乱。皇帝当即召集群臣商议援军抗敌之事,然而经过一番商讨发现,天下将兵近百万,却是屋可用之兵。东南有倭寇作乱,西南暹罗诸国也不安分,西北的东察合台汗国鹰视狼顾,随时可能咬上一口。外敌虎伺,内贼也是江流暗伏,个别王侯暗藏刀锋,随时可能起势。若要调动聚拢全国兵力,至少也要三四个月,可那时昊特城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当然,皇帝其实还有一支军队可用,然而他却不能动也不想动,此刻若动,他的底牌便没了,那是用来扼制内乱的必杀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用。

    所以这一刻,所有人将目光放在了玄鸟军。

    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李非白为骁勇上将军,率玄鸟军全军北出雁门,救援昊特城,即日出发,不得有误,钦此。”

    李非白接过圣旨,知道了昊特城之事的大致情况,他没有多话,送别传令人后,和温环、贺丰、李酷以及一众将领静静地待在主帅大帐。

    他坐在主座上,一手捏着圣旨,脸色铁青,眉目如刀。每个人的脸上都愁云密布,像是有许多委屈无处诉说。

    最后,还是李非白先开了口,他站起身子,狠狠将圣旨甩在了桌上:“这他娘的是哪个王八蛋出的馊主意,脑子被狗啃了吗?一万五千人去救人,他有没有学过算数,瓦剌他大爷的有二十万,二十万,给他们送人头吗?”

    “将军息怒。”温环赶紧过来把圣旨叠正,“将军,您小声点,大人还没走远呢,若是被听到了,恐生是非。”说着望了眼营帐大门的方向。

    “什么是非,要老子命就直说,一刀砍了就是了。玄鸟军现在什么样子,他不知道吗?就现在这样,能打仗吗?他他娘的是潜力驰援的恶仗。真当老子天神下凡吗?就没有其他军队能打仗了吗?全国那么多人,还找不出一支像样的队伍吗?凭什么,凭什么让我们去?”

    听着李非白的怒吼,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了李非白还没有完,他继续大声说道:“都说字越少,事越大。让老子带兵出雁门,补给呢,钱粮呢,有用的东西是一点不给,你一毛不拔是吧?”

    “将军,朝廷可能也有苦衷。”温环劝说道。

    “苦衷?什么狗屁苦衷?有苦衷就得让兄弟们送死?”李非白盛怒。

    “将军,我——”贺丰欲言又止。

    “有话快说,你哑巴啊?”

    “朝廷是不是不要我们了?这么多年了,朝廷都没管过我们,现在有了将军,我们才过上几天好日子,可偏偏这个时候叫我们去打仗,还是这么个恶仗,他们——”

    “行了,别说了。”李非白喝住了他,“下面的话自己知道就好了,再难听的话我说得,你们说不得,都下去整顿吧,今晚吃点好的,睡个好觉,明日出发。”李非白很清楚,军令如下,他没有办法改变,他只有一个选择,除了遵从别无他法。

    这一夜不好过。这一个月来,玄鸟军从原本的穷叫花子,好不容易渐渐像一支军队了,军械盔甲有了,过冬的棉衣足了,厨房伙食好了,原本糟糕的生活好像迎来了曙光,可就在圣旨下来的那一刻,希望全灭了。一万五千人,千里北上去救援一座孤城,他们即将面对的是超过自身十倍的兵力,如蚍蜉撼树,根本就是有去无归。

    李非白没有和大伙儿一起吃这一顿席,他们很多人都清楚,这一顿席兴许就是为自己吃的,李非白没有勇气去见那么多人的喜怒哀乐,他不敢去面对那么人的情绪。他只是简单和几位将领吃了一点,就回自己的大帐了。

    他躺坐在一把睡椅上,乔喃喃如常为他捏肩。过了一会儿,他柔声说道:“喃喃,你就别去了,我在城里买个院子,原本想过几天带你去的,可惜了,我是住不上了,你明天就搬过去吧。”

    “公子,你不要奴家了吗?”乔喃喃立刻停下了手,跪在了李非白跟前,“公子,奴家说过,从今以后,公子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去。”

    “这——多谢。”李非白有些感激,握住了她的手,“可是,你没必要如此,我没的选,你有。”

    “不,公子的选择就是奴家的选择。”乔喃喃的眼神坚定如铁。

    李非白望着他的无双眉眼,忍不住渐渐靠近,直到鼻子将要贴近鼻子,却又突然停了下来,忍不住自顾笑着摇了摇头:“好,答应你了,不过——”

    “公子只要让奴家跟着,什么要求奴家都答应。”乔喃喃深怕他又要反悔。

    “那好,以后不要奴家奴家了,叫我就行了,我也没兴趣让这么漂亮的姑娘当我的奴仆。”

    “是,公子,奴家遵命。不,我——答应公子。”

    “好,你先去休息吧,我也累了。”

    “嗯。”乔喃喃退了出去。

    李非白就这么躺着,他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发生什么,可他想起了很多远古的诗篇,那些诗篇里所描写的场景和感情,或许将会成为照进眼前的现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翌日,巳时三刻,全军整顿完毕,大军向北而行。不料,才离开太平城地界,前面的队伍就忽的停了下来。

    “将军,前方有人拦路。”一名军士骑马跑至中军。

    “什么人,这么大胆子,还不将人赶走?”温环怒斥。

    “他们带头的说要见大将军。”军士说道。

    “大将军是他们相见就见的?”

    “你说说,是些什么样的人?”李非白问道。

    “他们不肯书,但看样貌,像是江湖人士。为首的板着个脸,带了柄剑。”

    “哦?”李非白的脑子快速转过,有个身影立刻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当即提马向前走去,“去看看。”

    大军前部,一支两百多人的马队挡住了行进的去路,马队前方,只见一人灰衣负剑,等着李非白过来。

    李非白远远望着,不是别人,正是莫十二,他正要拍马过去。

    李酷提醒道:“怎么又是他,将军,我去吧。”

    “没事。”李非白笑笑,来到了莫十二跟前,“莫大侠,不知找本将军何事?”

    “听闻将军北上救援昊特城,莫十二与江湖同道赶来相助,望将军允许,让我们随同出征,一起保家卫国。”莫十二如此高的觉悟倒是让李非白吓了一跳,而且,这消息也传得太快了吧。

    李非白有些犹豫:“这——”他举目望了望这些人,一个个如狼似虎,诸葛断、陆青、泰安三杰等也都在,看着都挺能打。可他也有些担心,这帮家伙没多久前还要刺杀他呢,带着他们是福是祸可不好说。这些人嘴上说着保家卫国,天知道是真有觉悟还是包藏祸心。

    莫十二见他为难,忙提马凑近低声说道:“擒龙盟。”

    “什么?”李非白投以怀疑的目光,但他很快就确定了。

    莫十二继续说道:“恳请将军允许,以全我等报效家国之心。”

    “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们要答应我一件事。”李非白故意摆了摆架子。

    “将军但说无妨。”

    “我知你们江湖中人都喜欢率性而为,可一旦入了军营,就必须听从军中号令,若是违反,我必当军法处置,你们可愿遵从?”

    “愿意。”莫十二爽快道。

    “不光是你,还有他们。”李非白指了指后面。

    莫十二转身说道:“李将军答应我们了,不过李将军说了,一旦入了军营,就要听从军中号令,如有违反,军法从事,都明白了吗?”

    “明白。”大伙儿异口同声。

    “好。李护卫,这些江湖好汉就编入你的近卫营,听你号令行事。”

    “是,末将遵命。”

    “入列。”

    李酷招呼莫十二等人进入大军。

    下一站,北上门户——雁门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