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出征

    谢千羽摇头道:“店铺里的银子很快就交上来了,还有矿场和山庄呢,我这里不会有问题,你把银子都拿着,我心里才踏实。”

    宇文信看着谢千羽认真的眸子,只觉得鼻子发酸。羽娘一直是个冷淡的性子,没想到一朝成亲之后,竟然这样暖人心。他收下了手中的银票,点头道:“那我就都拿着,你在家里放心就是,宇文家的军队不会打败仗的!”

    谢千羽深深吸了一口气,含着泪点头,道:“家里的事情,你也放心,我不会有事情的。”

    宇文信抓紧了妻子的手,妻子流产之后一直身子不妥当,元家派人去了天山寻找可以做雪莲丸的天山雪莲,可那边如今在打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配齐药物。

    谢千羽知道他在担忧什么,脸上挤出来一个笑意,道:“雪莲丸的事情,你别担心,待战事过后,定然能配齐药物的。反正我也年轻,等几年也瞪得。”

    宇文信咬着唇,心无杂念地将妻子拥抱在怀里。

    次日,卯时。

    京城南门,百官穿着朝服,躬身对骑在马上的康王父子行礼,送别保家卫国的康王父子,将南疆战事的胜利全部寄托给他们。

    谢千羽站在貂裘酒楼,看着那穿着银色铠甲的丈夫,只觉得眼前模糊。费承业送她的千里镜她觉得战场上会有用,便让宇文信带走了,她现在特别想用那千里镜看一看丈夫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王乐宣在一旁哭得像是一个泪人,她的丈夫可从没有上过战场呀!

    雅惠郡主捏了捏女儿的手心,劝慰道:“智哥儿是去做谋士的,也就是军师,是不会上战场的,宣姐儿你别太难过。”

    王乐宣擦着泪眼,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元氏轻轻抚着谢千羽的后背,道:“他会安全回来的。”

    谢千羽回眸看母亲坚定的表情,她有一种冲动,想要随着大军前往南疆。可她手无缚鸡之力,即便是去了,也是添乱。此刻,她忽然感觉到了身为女子的无力,看着楼下铁甲银枪的丈夫身披战袍骑马而去,泪珠子就止不住滚了下来。

    元氏叹了口气,她明白这样的感觉,当年父亲出征,她就与母亲这样站在远处看着。那时候,她还不懂母亲的揪心,如今,她懂了。

    一直到飘扬的军旗已然看不到了,楼下恢复了集市的喧嚣,貂裘酒楼上的一行人才离去。

    王乐宣红肿着眼睛,跟着雅惠郡主回去了郡主府,谢千羽拒绝了元氏让她回去谢府的提议,独自回到王府。

    王府如今除了四爷和五爷,所有的主子几乎都不在,往日里热闹的王府冷冷清清。

    这边元氏却是径直去了护国公府去找元子杰说过继的事情。

    元氏与元子杰从小一起长大,她劝说元子杰,若是找个不认识的人来继承护国公府,只怕将来不会对自己和谢千羽多多保护,倒不如让元子杰来袭爵。

    元子杰考虑了几日,最终还是答应了。

    七日之后,元家开宗祠,由许氏和元家宗族长老一起见证,为元子杰上了族谱,定了宗族。由此,元子杰为正式的元家后裔,只等元齐得胜归来,向皇帝上书,册封元子杰为护国公府的世子了。

    而元子杰上族谱的这日,北境正好传来战报,元齐与萧金羽左右联合,夺回了被北凉攻占的剑安城。

    早朝上接连很久的低压气氛终于松快起来,赵潮心情大好,叫户部拨出三万两银子来送去北境犒劳前方将士。

    可户部尚书姚胜云却推脱说国库没有多余银子,并上书请求皇帝赶快册封皇后,以稳固国本。赵潮气得不行,却也只能出了私库银子,命人送去前线。

    回到宫里,赵潮去找太后费氏,将朝中百官催他大婚的事情说了。

    费太后沉吟片刻,问:“皇上觉得,娶哪家的女子为好?若是个母仪天下的性子,不防先订婚。”此刻朝中刚刚稳定,皇帝大婚,是个可以稳定大局的好机会,只是北边和南边都在打仗,其实不是皇帝大婚的好时机,如果先定亲的话,则不妨事。

    赵潮眉宇间带着冷意,淡淡道:“姚胜云急吼吼地上书,自然是想让我娶了他的女儿。”姚胜云有一嫡出幼女,年方十六,尚未婚配。

    费太后沉吟道:“姚家出身江南书香大家,家里还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学堂,近年来朝中文官有不少出自姚家的学堂。此事,皇上要慎重。”南方相对太平,仕子可安心读书,科考放榜的时候,自然就是南方学子比北方学子多,这已然成了朝廷的心病。若是连皇后都出自南方,只怕没有多久,朝野就会被南方学子掌控,到时候,怕是皇帝下个圣旨都得看江南官员的脸色了。

    赵潮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可若是摒弃了姚家,那么谁家的姑娘合适做皇后呢?

    费太后道:“皇上觉得,礼部尚书彭大人家如何?哀家听说,彭大人家的幼女十分妥帖。”彭大人的夫人费氏是她的庶妹,算一算这位彭小姐也是赵潮的表妹,一来可以亲上加亲,二来也是平衡朝局的好法子,可以扭转现在臣强君弱的局面。

    赵潮低头沉思。彭大人出身不高,又非江南人,且与母亲沾亲,如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站起身来,躬身道:“全听母后的。”

    费太后自然不能就这么轻易地定下国母的人选。

    身为太后,若是冷不丁召那些适龄的小姐入宫,未免也太刻意了些,若是没有选上的,岂不是让姑娘们没了脸面?所以费太后想了想,还是决定找个什么不当紧的由头,让那些贵妇们自己带着女儿前来给自己瞧瞧最为稳妥。

    国丧期间,不能举办宴会,费太后思来想去,还是举办了个讲经会。讲经会也没有发绿头签,而是发了帖子,请了几个贵夫人进宫,又让人暗示她们可以带着女儿来。

    京城高官贵妇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这是太后帮着皇帝选后呢,于是纷纷带着家里最得体的女儿前去听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