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了必须稳健 > 第二十章:选址

第二十章:选址

    虽说现在是在2006年,小县城的物价、人工和材料等等都不算太高,但想要开一家有规模的大型超市,所需要的资金还是不少的。

    初期场地的租金、装修费用、员工的招聘和工资、以及超市内的商品进货等等,没个大几十万近百万的,估计弄不下来。

    他现在的本金只有4.38万,连零头都不足,哪怕是在5号那场意大利对法国的决赛,他再次梭哈4.38万下去买比分,赢得的钱也还不足够。

    毕竟是0:0的比分,庄家开出的赔率应该不会太高的,顶多5点至6点左右。

    4.38万乘上6点,最多也就26万左右,他至少还要再找到60多万的缺口,不可谓不大。

    一时间,丁雨原本刚拿到买球第一桶金的那点小兴奋和激动心情瞬间被浇灭了。

    他在心里初步的计算了下,趁着前世的那家大型超市还未开始进驻,他必须要趁早的比对方提前开出来,免得自己失去优势,如果能赶在年底春节前夕,2007年的元旦开业,在双重节日的营销下,应该是最好的时候。

    现在是7月初,到明年元旦还有将5个月左右的时间,开一家超市时间是勉强充裕的。

    只是这其中,9月份开始他就要去大学学校里报道,也就是说,他最好要在7月初至9月这一个多月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尽快将超市的资金、场地、装修事宜、人员招聘、商品铺货聚道等等。

    突然间,丁雨只觉得自己不论是金钱还是时间,都有些不够用了。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他早早起了床,简单买了两个玉米肉包跟一杯豆浆,便在平县的几条主街道上转悠起来。

    资金上的这个大缺口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丁雨打算先一边寻找适合开超市的场地,再一边想办法。

    整个平县的县城主城区其实并不大,真正的繁华人流量商业地段更是有限,基本就由纵横县城中心的四条街道划分组成。

    而街道也没有啥特殊的名字,跟每个城市都有一条朝阳街一样,平县也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朝阳街,菜市场、水果摊、一些地摊以及百货店便坐落在这里,昨天他碰上赵雅静出事的地点就是在朝阳街菜市场的街头。

    其余的三条街道,分别是东向的平山街、南向的上城街以及北向的下城街。

    平县东面依山而建,那座山的名字就叫平山,所以下方的主街道便叫做平山街。

    平县的步行街、大小学校、医院、饭店、图书馆、小公园等等基本都规划在这边。

    南向的上城街,是改革开放后,平县扩建出来的县城区域,周边都是一些新建的住宅小区,书香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不久前,新的平县县政府也刚刚搬到了这边来。

    至于剩下的北向的下城街,则是老城区,平县以前的旧单位旧小区、老巷子老房子都在这里。

    丁雨家所在的小巷其实就属于下城街的老城区,不过位置偏靠近上城街,就在上下城街的交接地带。

    花了大半天,将平县四条主街道简单走过了一遍,丁雨最后来到了上城街。

    在他考察下,超市开设的地方最好是南向的上城街街头。

    因为上城街街头右侧转弯过去的便是东面平山街的步行街,又算是在平县的中心区域。

    虽然现在这边看起来并不算太繁华,临边街道的店铺不是在装修就是在重建,装修简陋,并没有多少现代化气息,甚至远不如西面的朝阳街菜市场和地摊百货店热闹,但丁雨知道,再过几年,这边就将成为平县最繁华的商圈地段。

    事实上,前世的那家超市也是开在上城街的,有些偏上城街中间位置。

    巧合的是,就在斜对面不远处,正好就是周宏宾开的月半弯酒吧,不过丁雨并不打算照搬那家超市的原地址。

    那个地方他自然也已经去看过了一遍,如同前世一样,地方实在是小了点。

    前世那家超市的生意的确非常的好,哪怕后面有那些品牌连锁超市进驻的冲击,也依旧屹立不倒,但地方小的局限性也令它想扩大规模、真正做到独占整个平县市场很难很麻烦。

    这其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便是,那个位置很不方便人们的会车和停车。

    丁雨记得,前世每每一到节日,那个超市门前的道路都会堵得水泄不通,拥挤的门前,致使一些原本潜在客户无形中流失掉了。

    而丁雨看中的地点却是不存在这些问题。

    因为他看中的是平县的旧车站!

    1998年之前,平县的汽车客运站就在上城街的街头,随着县城的发展,后来平县的汽车客运站就被重新规划到了上城街街尾的进城大道郊区上。

    随后搁置了几年,等政府处理好一些文件和程序之后,这几年才开始对外开放租赁,甚至,丁雨还知道,过两年后,就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将会把这块地块拍卖出去,被房地产公司开发成了商用和办公一体的大楼。

    当然了,整个旧车站那么大,前前后后占地至少上万多个平方米,丁雨自然不可能全部要完,他只想要旧车站以前临街的售票候车大楼而已。

    售票候车大楼平面占地约600平方米,分上2层和地下1层,这是因为旧车站原来是建在一个地势倾斜低洼的空地上。

    大楼的正前方是原来车站的前广场,连着外面的街道,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有400至500个平方,后面才是旧车站下沉开阔的真正停车场。

    丁雨觉得,平县再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开一家大型超市了!

    这时候的售票候车大楼被租赁给了一家经营着各种装修建材和五金的门店,门店外,左边原先的旧车站落地的破旧卷闸门上正好贴着几个明显的大字“旺铺转租”,下面是联系人的姓氏和联系电话。

    丁雨不敢说自己运气太好,只能怪这个建材和五金店的老板选址太特立。

    仍是那句话,小县城不比大城市,这时候的平县,人们买建材材料和五金的习惯和选择都还停留在老城区和西边的朝阳街上,这边的位置虽然的确不错,但就他独自一家在这边另类的经营,生意多少不温不火。

    再加上这么大一个地方,所承担的租金自然相对也不少,所以也难怪他支持不下去了。

    印象中,这家建材和五金店倒闭后,分别转让给的是一家网吧和服装店,一楼服装,二楼网吧。还别说,这两家经营得倒是不错,甚至撑到了旧车站被拍卖后,商城办公楼开工的前夕。

    丁雨记下了转让的电话号码,然后找了个报刊亭公共电话打了过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