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村姑玉篱 > 第十八章 母女

第十八章 母女

    玉篱家的菜地在正对玉家大门沿着村东头汇入净湖的小河边。不大不小差不多有一分多地。被分成了整整齐齐的三大三小六块地。

    玉篱到了菜地,只见除了两块小的和一块大的还长着秋茄子和小白菜,其他剩下的大片地上全是老菜桩子和齐膝的杂草枯叶。

    玉篱妈直说让把腾出的一块地整出来,却没说清楚到底是哪块。玉篱站在地头张望了一会儿,

    忽然明白过来。也不再寻思是先收拾靠河的那块大的,好先排新蒜;还是先整最靠后的那块

    小的,好撒上萝卜菠菜。索性就近蹲在田埂边,扯起草来。

    早先,玉篱爸和玉篱妈都是能干肯吃苦的主儿。玉家夫妇俩就得这么个女儿,兼之夫妻俩都没有什么血亲在世,于是就把个女儿看得比性命还重,娇养得,用“十指不沾阳春水”形容,也不为过。玉篱要说再勤快懂事,不外乎书念得好,家务上能主动搭把手而已。比之十八,九岁的同龄人,家务,农活,哪样都不是能拿得出手的。

    玉篱今天头遭一个人到了地里。想着母亲干活的样子,扔了锄头在一旁,只弯腰用手扯草。打算先把地上的杂草扯干净,再用锄头把地翻挖出来。

    种菜那一道程序玉篱是懂的。等到地翻出来控几天水汽,晒死赶尽地里的草根,虫子,又要精耕细作,分畦垄沟,这才施上底肥,播种,栽菜。

    玉篱心里盘算着,手里也一刻不停地扯草,拔菜桩。先时还速度很快,不过大半个小时就扯净了两块大的。剩下最靠里的一块小的,已经觉得气喘嘘嘘,手脚酸痛,腰也好一会儿才挺直了。最要命的是,手上打出了一个大水泡,还挂了好几道口子出来,刺疼刺疼地。

    玉篱咧着嘴在地里站了一会儿,眼前发黑的一片才渐渐清明起来。正是午后太阳最烈的时候,抬头望去,秋日的骄阳无情地射出万道金针,钻得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玉篱挪到一棵快掉光了叶子的柳树下,坐在少得可怜的树荫里,口干欲裂。小河自眼前哗哗地流过,轻快活泼,带着让人舒服无比的凉爽。玉篱终究受不住诱惑,弯腰捧起水来喝了个饱。

    坐了十几分钟,被太阳烤干了的力气又一丝丝回到体内。玉篱望着自己辛苦半天才收拾干净的两块并不算大的地,又重新站了起来。

    这次却汲取了教训。把扔在旁边的锄头捡起来,垫在屁股底下坐着,间或遇到拔不动的老菜桩,还可以用锄头先挖一下,再扯。这样一来,慢虽慢,手却可以少吃很多苦头。

    玉篱正埋头苦干。不防眼前赫然出现一双脚,玉篱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面前。

    玉篱抬起头来,满怀希望地望着母亲。笑容还挂在嘴边,却见玉篱妈黑了脸。

    “有你这么整地的吗?那么长那么深的草根子,老菜桩子,你用手扯。你看看,这土上面的杆子,叶子倒是不见了,那根可不还埋在地里?土里的草根,菜根不清干净,等到种子,菜苗种下去,来年是吃草还是吃菜?”

    玉篱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原本打算先除了这层长长的杂草,再翻地。顺带把还没拔出来的根子一起清理干净,没想到妈妈却先来了。顾不得心里的委屈,赶紧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玉篱妈一听,沉沉的脸色非但没缓过来,反而拉得更长。

    “依你说,先扯草,再翻地,又接着培土施肥,下种栽菜······这一道道做下来,要花多长时间?这才一分地都不到,你从十一点过出来,这都快两点了,不过才扯了两畦地草。根子除尽没除尽先另说。不趁着好天气先把地翻出来晒晒,要等到下雨把土坐实了,才好挖吗?这还只是菜地。要换到庄稼,像你这样种法,你爸和我的不算,就把你自己的那一亩地给你,一季庄稼你要种个个把月才算完。”

    字字铿锵,听得玉篱脸上热辣辣的。

    玉篱手脚无措地看着玉篱妈,说出来的话几不可闻。

    “我看您以前都是这么做的······”

    玉篱妈目光严厉地看着玉篱,好似根本没有听到玉篱说什么。嘴上不停地继续训着。

    “种庄稼是有时有晌的事情。不像念书,头次没学好,还可以翻过来复习。以前忘了的,又可以回去看一遍。错过了节气,长势,收成,就都不一样。遇到老天打个喷嚏,大半年奔死奔活就白白打了水漂。脸朝黄土,背上朝天,这可是看天吃饭的命!”

    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喊出来的。

    玉篱听得心里一突。什么话都不再说。站起来拿起锄头,狠狠地往地里挖了下去。

    手上的水泡磨破了皮,少顷就觉得整个手心火辣辣得难受。偏偏又不能放下锄头看看。玉篱在母亲直视下,硬着头皮一口气不停地翻挖着地。下手出奇地又快又狠又准。只怕母亲又挑出些什么毛病来。

    玉篱妈皱着眉头站了良久。握着的双拳紧了松,松了又紧。最后扯下头上的草帽丢在田坎上,转身快速地走开了。走了一截路,远远地又飘过来一阵喊声:

    “赶紧翻完地回来做晌午饭!”

    玉篱刚刚直起来的背凝了凝,一咬牙又弯身大锄地挖起来。

    玉篱妈端了一簸箕小青菜到门口摘着。摘了两把又烦躁地丢了回去。渐渐西斜的太阳,把院门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门头的翘檐刚好够到门前的一株杏树上。玉篱妈不用看表,也知道时间过了三点。

    这个时候,不管在家或者在外劳作的人,都要停下手里的活,准备晌午饭了。农家一直沿袭古来的习俗,一天两大顿。早上有赶早要做的事,先做完。八,九点做早饭吃。吃完又干活。

    到了中午随便打个尖儿,等到三,四点,才是一天之中最隆重的晌午饭。

    玉篱妈在日影里呆坐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兀自起身打算回灶房先把饭烧起来。和那倔孩子扛是一回事,在丈夫跟前把事情包圆了,也是极要紧的。

    才一转身,就听见王七婶在背后喊自己。玉篱妈一看王七婶带着草帽,背着背篓的样子,就知道王七婶才从塘子里回来。脸上不由多了一分不自在。果然,王七婶开口就问:

    “今天没见你去鱼塘里?我把那油菜秧子并在鱼棚门前阴凉的地方。你扒开鱼食码头那边的草就能找到。那东西不能放久了,抽空赶紧插下去吧。”

    话锋一转又关切地问,

    “是不是有什么事?王德友后几天没再说什么话吧?”

    玉篱妈一听这话茬,脸色暗下来。

    “什么风声也没有。”

    王七婶点点头,语气也有些迟疑。

    “先前我想得也直了些。倒累得你白跑这些日子······”

    这是什么话?不是那个人,谁又肯多句嘴?

    玉篱妈赶紧接上话,

    “这是怎么说的。这些日子你还少帮我们操心了?可多亏了你和大兄弟,要不我这一个人连商量的都没有。多谢的话我也不说,往后你就看着玉篱,让她孝敬你。”

    王七婶唬了一跳,慌忙摆手。虽然收玉篱做了干闺女,自家可不敢托那个大。人家怎么想怎么说是人家的事。玉家的事,几凑几成,都脱不了自家的干系。两家绑紧成这样,一来自己心里好受些,二来合该也是缘分,早就不分彼此。正不知该如何回话。一瞅眼,看见玉篱扛着锄头,手里衔了顶草帽蹒跚着向这边走来,立时惊讶地张开了嘴。

    “玉篱不上学?”

    玉篱妈淡淡地答了句“学校放假”就直盯着玉篱阴沉了脸,不再吭声。

    王七婶满腹狐疑,见玉篱妈这样子,又把要问的话咽进了肚子里。远远地回了声玉篱就说回家做饭,走开去。

    玉篱紧赶慢赶,总算囫囵吞枣把地全翻挖了一遍。来不及休息,又拖着累极了的身子急忙回家做饭。远远看见王七婶和妈妈在门口说话,迟疑了片刻,硬着头皮上去。没想到才招呼了一声人就走了。心里不由暗松口气。

    进了家门,玉篱妈仍旧是早先的严厉样子。玉篱也混不在意,先一屁股坐在水龙头下喝了个饱,又洗了把脸。人也学得精乖了些,升火之前先把要吃的菜,做什么样的饭细细地跟玉篱妈商量清楚,才开始动手。一边切菜,一边有意无意地扫过玉篱妈。见妈妈有火发不出的样子,不由会心一笑。今天一天的郁闷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净净。

    心情好了些,手脚变得更麻利。虽则手上的水泡又多了几个,有的还破了,磨了一天,其实到这时候已经疼过了头,感觉不到多难受。加之做饭是做惯了的活儿,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标准三菜一汤的家常饭就摆上了桌。更是一鼓作气趁势把猪食也煮了出来。

    玉篱招呼着爸妈赶快吃饭,又喜滋滋地用桶装了猪食提去喂猪。跟玉篱妈做得一样样地,一切都妥妥帖帖。

    玉篱妈看着忙里忙外的女儿,这嘴是张了又张,忍了又忍。

    丫头洗菜的时候做母亲的眉头就是拧得紧紧的。手上破皮的地方见了水,特别是这秋天半冷不热时候的水,是很容易感染的。可是见她那灵巧样儿,不好好杀杀那锐气,她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甜。真要张口挑挑刺时,眼瞅着那累了一天都汗湿了的一头乱遭遭的头发,哪有半点往日里的灵秀样子?玉篱妈这心里又由不得是又疼又气又急,脸上的寒霜堆得越来越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